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知

同治皇帝简介(同治帝在位)

发布时间:2023-06-23 07:04责任编辑:游小芳关键词:皇帝,简介

同治皇帝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同治是清朝的第八个皇帝,他的生母是大名鼎鼎的慈禧。同治虽然十九岁就崩逝,但是他在位的时间比他父亲咸丰还要多出两年。他在位时积极采用新政,推行洋务运动,培养了许多人才,不过当时的政权由慈禧太后和恭亲王掌握,所以很有可能是他们的功劳。

同治是哪个皇帝?

同治,清代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慈禧和咸丰帝之子,对应年份为公元1862年至1874年。

慈禧采纳了大学士周祖培的奏议,废止“祺祥”年号,改用“同治”年号。“同治”,表示两宫太后临朝同治之意或者说两宫太后与众大臣共理朝政之意。慈禧太后一听十分高兴,特颁谕旨,以第二年为同治元年,并命停铸“祺祥”钱,改铸“同治”钱币。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军之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历1875年1月12日)崩于北京紫禁城养心殿,终年19岁。庙号穆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同治皇帝简介 历史上清穆宗同治皇帝是怎么死的

同治皇帝1862年-1874年在位,名爱新觉罗·载淳

对于载淳的死因,众说纷纭,有的说载淳是死于天花,有的说是死于梅毒。

据记

载,载淳于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得病卧床。当天下午,太医院判李德立和御医庄守和诊断,结果是:“脉息浮数而细。系风瘟闭来,阴气不足,不能外透之症,以

致发热头眩,胸满烦闷,身酸腿软,皮肤发出疹形未透,有时气堵作厥。”御医只请第一次脉就能做出上述明确诊断,主要是因为载淳之病来势很凶,“疹形”表发

得较显著。御医对此开出了用生地、元参、牛蒡子、芦根等十二味药配制的“益阴清解饮”,进行避风调理。载淳仅服了一次药,效果便显出来了。第二天早上,夹

杂着瘟痘的疹形即透出,也不似昨日那样烦闷堵厥了。但是,疹痘初发,未至出透,致使“瘟热熏蒸肺胃,以致咽喉干痛,胸满作呕,头眩身热,气颤谵言”。御医

议用“清解利咽汤”对此进行调理。巳初三刻服药后,效果明显,是日午刻即“脉息浮洪,头面周身疹中夹杂之痘颗粒透出”。

这样,经御医

们精心医治护理不足两天,痘颗虽然开始表发了,有些症状也有减退的迹象,但是由于瘟热毒滞过盛,以致头面、颈项发出的痘粒很稠密,而且痘颗颜色紫滞,又有

咽痛作呕,身颤口干,便秘溺赤之内症。很明显,痘料透出后过盛的毒滞并没完全随之表发出来,最后用药无效,以致于身亡。

根据这些记载,有人便认为穆宗是死于天花,但这些记载只是宫廷里的片面记载,而民间的大多传闻却说穆宗是死于梅毒。

在一些正规学术著作里都记载着穆宗微服出宫,嬉戏游乐,甚至出入烟馆妓院的故事,如萧一山所著《清代通史》中就有穆宗因出游而患梅毒终致死亡的记载。

据记载,穆宗与皇后阿鲁特氏相亲相爱,但慈禧太后不喜欢阿鲁特氏。慈禧开始常命皇后等人陪她看戏。但皇后文静、不爱热闹,每次看到男女私情,则面壁而

坐。慈禧本来对皇后就不满意,这样就更加不喜欢她了。皇后多次受责怪,依旧我行我素,慈禧便觉皇后故意不给她面子。而皇后对穆宗则是笑脸相迎,慈禧更认为

她狐媚惑主,于是限制穆宗宠爱皇后,强令其移爱慧妃。而穆宗偏偏讨厌慈禧所喜欢的慧妃。于是,穆宗与太监佞臣常常微服外出寻花问柳。但穆宗怕臣下看见,不

敢去京中较大的妓院名楼,专门找隐蔽的小妓院、暗娼等处。起初,人们对他的身份毫无所知,后来知道了也佯装不知。

一些王公大臣注意到穆宗微行纷传于内外,屡次劝谏穆宗而毫无成效。一次,穆宗对醇亲王当面劝谏一再抵赖,醇亲王只好把时间、地点一一指明,穆宗却一再追问他消息的来源。

虽然这些传闻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这些传闻传扬甚广,而穆宗又死得可疑,因此许多人怀疑他死于梅毒也就不奇怪了。

据说,穆宗从烟花巷院染上梅毒,开始时毫无察觉,后来脸面、背部显出斑点,才召太医诊治。御医一见大惊,不知如何是好,因此请命于慈禧。慈禧传旨,向外

界宣布说皇上只是染上天花。于是,御医们按照出痘的医法开药,没有效果。皇帝大怒,责问:“为何不按我的病医治我?”太医回奏:“太后命之。”而且《翁同

龢日记》中记载说:“风声过大,且非两宫圣意。”穆宗愤恨不已。梅毒在当时是绝症,以天花治之,显然是为了掩盖丑闻,以免丢皇家脸面。所以穆宗后来就日益

病重,下部溃烂而死。

穆宗究竟是死于天花还是死于梅毒,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来源,而且都能找出各自的证据,让人难以辨明,遂成清宫又一疑案。

同治什么人物?

“同治”是清朝第十位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八位皇帝。

同治皇帝剧照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3月23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在位13年。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5年)一月十二日崩于皇宫养心殿,终年19岁。庙号穆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同治皇帝剧照

设立总理衙门

全称为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一般称作“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于咸丰十年(1861年)十二月初十日正式批准成立。它的实际职能是总揽新政的中央政府机构,是面对世界局势、完全创新的机构。它不仅掌管清廷与各国间的外交事务,而且包括对外贸易、海关税务、边疆防务、海军建设、新式工矿业,以及建新式学校、兴修铁路、矿务等。

实际上它相当于清廷的内阁兼外交部。这是二千年来第一个专门处理外事的中央机构。总理衙门由亲王一人总领,实为首席大臣,其他大臣从军机大臣、大学士、尚书、侍郎等中指派充任。下设独立公所,计有英、法、俄、美和海防五股等机构。

后设海防股,掌管南北洋海防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主旨是办理同西方关系事务,创办近代化事业,它的出现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标志。随之,设立驻外使领馆。

同治皇帝剧照

培养洋务人才

开办外国语学校、实业学堂、近代军事学校、派遣留学生等。同治朝新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4张)式学校最早者是京师同文馆。从京师八旗子弟中选出10名学生,教员则由英国教士包尔腾担任。同文馆除了聘请洋人教授外语,还请徐树琳教授儒家经典。

同治朝开设的新式学校,还有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机械学堂、福州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等。福州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是同治五年(1866年)由左宗棠主持福州船政局时附设。这所学校是近代较早开设的一所以学习自然科学为主的新式学校,同时又有军事学校的性质,以培养海军和造船人才为目的之一。

同治皇帝剧照

出国考察

西方国家两次破门而入,清朝才被迫开门而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走向中国。清朝向西洋考察,开始于同治五年(1866年)。同治五年(1866年)正月二十一日,斌椿率三名同文馆的学生及自己的儿子广英(为照顾其父同行),离京从上海乘轮船出洋,经过一个月零八天的航程,到达法国马赛。他在欧洲游历110多天,访问了法、英、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挪威、比利时等国,于九月十八日回到北京。

斌椿写出《乘槎(chá)笔记》,第一次记录下亲眼所见诸如火车、轮船、电报、电梯、机器印刷、蒸汽机、摄影、起重机、抽水机、显微镜、幻灯机、纺织厂、兵工厂等。还第一次参观并记述了欧洲博览会、芭蕾舞、大英博物馆、国家议院、近代报社、高等学院,以及法国的凡尔赛宫、凯旋门等。他看到了西方近代的科技与文明。

同治皇帝剧照

军事举措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在上海、南京、福州相继办起了近代军工厂,多聘请洋员充当技术指导。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它包括举办新式军用工业,编练新式军队,加强国防建设等,其宗旨是“求强”与“求富”。奕强调学习“西学”,制造“西器”。

他认为,“采西学”、“制洋器”早在清曾国藩初康熙大帝时就进行过了,如今再搞是发扬光大祖制和传统。 同治三年,清政府才开办大型兵工厂,计有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西安机器局等20余个。而规模大、有典型性的为江南、金陵、福州、天津、汉阳等几个兵工厂。

穆宗冲龄即阼,母后垂帘。国运中兴,十年之间,盗贼划平,中外乂安。非夫宫府一体,将相协和,何以臻兹?泊帝亲裁大政,不自暇逸。遇变修省,至勤也。闻灾蠲恤,至仁也。不言符瑞,至明也。藉使蕲至中寿,日新而光大之,庸讵不与前古媲隆。顾乃奄弃臣民,未竟所施,惜哉!

同治皇帝简介:同治皇帝是谁的儿子

父亲:

爱新觉罗·奕詝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3月23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1875年在位,在位13年。

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剿灭了西、东捻的作乱。并且先后平定陕西、甘肃的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史称“同治中兴”。

同治十二年(1873年)同治帝亲政,同治十三年(1875年)一月十二日崩于皇宫养心殿,终年19岁。庙号穆宗。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葬于河北省遵化清东陵之惠陵。

清朝同治帝的生平简介

载淳,清朝的第十位皇帝,入关后的第八位皇帝,咸丰帝与孝钦显皇后的长子,在位期间年号同治,故又称同治帝。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清朝同治帝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同治皇帝简介

同治是清朝时期有名的皇帝,他的全名叫做爱新觉罗·载淳,是有名的老佛爷慈禧的亲生儿子,也是咸丰皇帝的儿子,是清朝时期最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皇子,他的父亲总共只有两个儿子,另一个还早夭了,所以 自然 而然的他就成为了唯一的合法继承人。

在咸丰去世的时候,因为感到慈禧以后可能会做大,所以特意安排了几个元老级的大臣来辅佐同治,被称为是顾命大臣,但是没想到,这8个顾命大臣居然不到一年的功夫就被慈禧和慈安给打倒了正式开启了垂帘听政,当时同治只有6岁,正是爱玩的时候,又不会处理政事,但是坐在皇位上也不能乱动,亲生母亲不熟悉,从小养大的养母慈安也要注意着点慈禧,又没有什么靠谱的玩伴,所以说同治小时候的生活并不好。

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同治逐渐对于权势产生了 兴趣 ,但是年轻的他怎么和老谋深算的慈禧斗,就经常被慈禧在文武群臣面前批评才能不足,久而久之,同治也明白了自己是斗不过慈禧的,也就更加的自暴自弃,索性整天也不好好学习,到处玩耍,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也治理不了国家大事,所以后来即使是亲政之后权利也还在慈禧那儿。同治皇帝的一生比较短暂,只持续了19年,就因为身患天花不治身亡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皇后在他死后没两个月也绝食而死,据 传说 当时她已经有了同治的孩子。

如何评价同治皇帝

只要一提到同治皇帝,人们就会想到很多不好的词语,比如纨绔子弟、贪图美色,但是如果要评价同治皇帝,必须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起到对 历史 人物的尊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评价同治皇帝呢,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讨论:

1.正面:同治皇帝在执政的时间不长,却也作出了很多的功绩,比如他在社会动荡的时候抓住了可以推行新政策的机遇,与两位太后一起商量推行了新的政策,鼓励中国向西方学习。在这之前中国大部分都是闭关锁国状态,因此他推行的新政促进了国家的开放。

除了在政策上,他在 军事 上也有很多的成就,比如他看到清朝处于危急的状态,就开始想 办法 得以救国。他兴办了洋务,鼓励办理军工厂,在这个时候也诞生了中国最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在之后的日子又有很多的工厂被建立了出来。中国的第一艘轮船也在这个时期诞生。与此同时也有很多洋务的人才被培养出来,增加了很多知识分子。

2.反面:纵观同治皇帝执政的13年,其实能归功于他的政绩的事情很少,而都是属于西太后的。因为同治皇帝贪图美色,所以他常常寻花问柳,为了掩盖自己的身份,他经常去一些隐蔽的妓院,可是还是被人认出来了,在别人知道他是皇帝却假装不知道的情况下同治皇帝变本加厉,出入妓院的次数更加频繁了。正是因为他不洁身自好,才导致后世有他死于 梅毒 的传闻。

同治皇帝去世之后,其实是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可以有实权的皇帝了,可是同治皇帝却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虽然他也有过功绩,可是在他执政的期间他并没有做太多的时事,而是西太后在执政,他在寻欢作乐,于是他遭到了后人的责骂。

同治皇帝怎么死的

一直以来同治皇帝的死因都是一个谜,关于这一点的争论也是非常的多,很多人也都搞不清楚同治到底是怎么死的,官方的说法虽然是说同治死于天花,但是现在民间同治死于梅毒的说法太过流行以至于很多人都混淆了。

那么同治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民间认为同治是因为到处寻花问柳,经常在一些小巷窑子里风流快活,所以一时不慎感染了梅毒,而这种说法又太难听了,所以才对外说是天花,但是其实对于绝大部分不懂医理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根本分不清楚梅毒和天花的区别,再加上当时对于清朝政府已经非常的反感了,所以编出这么一些喜闻乐见的小道消息也是非常正常的。

其实根据当时清朝宫廷的情况来说,一般的人根本不可能随意外出,更何况同治皇帝,他可以说一直是受到慈溪的秘密关注,怎么可能说出去就出去,还在外面玩到了感染梅毒的程度。从当时的《万历爷进药底簿》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同治皇帝的病情、脉象等情况,而且根据当时很多的大臣的记载比如《翁同酥 日记 》等都可以看出来同治应该是死于天花的,毕竟翁同酥的为人还是值得信任的,不会在这种事情上作伪。

综上所述,同治帝应该确实是感染天花而死的,当时甚至慈禧还专门为之祈福,御医也都尽心尽力的医治,但是因为病情来的太过猛烈了,所以最后同治皇帝还是不治身亡。

猜你喜欢:

1. 清朝历史资料

2. 宣统皇帝父亲简介

3. 清朝驻外使节郭嵩焘生平简介

4. 清朝经学家孙诒让生平简介

5. 清代大臣肃顺的生平简介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