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知

元宵节被称为什么节?

发布时间:2023-07-29 18:00责任编辑:陶小雨关键词:元宵,元宵节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元宵节被称为什么节?,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上汤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于如何庆祝元宵节也有着不同的说法。
元宵节始于隋朝,是源于上汤活动的一项祭典,因为这个节日和月圆有关,中国才把此节叫做“元宵节”。当时老百姓会把食物煮成汤,放在场外供人领取,这样就催生出“上汤节”的习俗。由于元宵节发源于隋朝,所以有人称之为“隋汤节”。
元宵节的意思是在月圆的那天,庆祝时节的到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恩。在这天,人们会准备美味的食物,为吉祥如意未来的一年而祝福,也可以让家人团聚,增添一份欢乐气氛。
元宵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当地人民还以此为契机,除夕夜燃放鞭炮,组织戏曲表演,举行舞狮、斗笠、踩高跷等一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在元宵节当天,你可以找些朋友一起走上街头,去花市里面的摊贩贩卖的元宵,探究不同品种的元宵的制作工艺,也可以购买适量的元宵食用,以贴近本地的文化。
元宵节另一个重要活动,就是放灯笼。古代有一种观灯会,将一般普通的灯笼装满中药,因此也称元宵节为药灯节。当时置灯之人站在药灯上,仰望夜空中明晃晃的繁星,以此祝福新春大吉。
也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如“赛龙舟”、“灯谜”、“猜灯谜”等等,都可以在元宵节的日子里体验到。此外,在元宵节的第15天,一般会有一些活动为此举行,如“礼驾游”、“挂莲”、“乞巧”等,让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元宵节的含义。
总之,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一项重要节日,它不仅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更是喜庆的时刻。在每年的此刻,人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元宵节,表达心中情怀,祈求新的一年里好运不断、吉祥如意。

元宵节又被称为什么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又叫什么节呢?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为什么节

元宵节,在古代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和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以及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