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知

张献忠沉银遗址

发布时间:2023-05-17 19:09责任编辑:蒋小新关键词:张献忠,遗址

张献忠宝藏之谜:张献忠千船宝银藏身究竟在何处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张献忠千船沉银的传说,一直为人津津乐道,而这首一直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成为无数人追求张献忠财宝的“寻银诀”。

去年底,国内10余名权威专家齐聚彭山,并宣布: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经考证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流传数百年的童谣,终被证实。

3月1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彭山区文管所了解到,经四川省文物管理部门批准,石龙保护工程于14日当天全面动工,石龙将进行全面清淤,被掩埋的龙头和龙身将现世,3个月内石龙将有“出头之日”。

石/龙/破/土高浮雕摩崖造像保存完美,全国少见

57岁的赵尚春,是地地道道的彭山江口人,目前是彭山文管所文物保管员。3月14日上午,走在江口镇石龙村泥泞的山路上,老赵有点喘,“石龙石虎就在这山腰的竹林里,等路修通了就好走了。”

这是赵尚春今天第六次走这条路,石龙保护工程今天开始全面动工,作为曾经历过石龙修复的当地人,老赵很关心这条千年石龙。

在老赵的记忆中,这条路曾是当地村民通往场镇赶集的必经之路。“你看这石砖,起码都是上百年了。”上世纪70年代,彭山区开建红光支渠,这条道路已从此封闭。但在建设过程中,石龙村一处悬崖,大量泥沙滑落,一条石龙破土而出。

在山腰竹林深处,一条石龙出现在崖壁上,身子倒立,只能看见龙身龙爪,不见龙头。据测量,石龙长17.4米,宽0.7米,鳞爪披露,张牙舞爪,曲折盘环。

都说神龙见首不见尾,为何石龙见尾不见首?赵尚春指着脚下一堆泥土,“这儿就是龙头。”

1984年,赵尚春曾参与过清理工作,见过龙头真容。“这里有个一米见方的池子,龙在这里喝水。现在水池被泥草盖了,龙也看不见了。”赵尚春说,“水从池边往外流,游龙戏水,好看得很!”在他的指引下,果然在杂草丛中找到了池壁,池壁上巧妙地设有孔,静心屏息,还能隐隐听到杂草下咕咕的泉水声。

彭山文管所所长吴天文介绍,2002年12月,江口石龙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龙是全国少见的、保存完整的高浮雕摩崖造像。它完美的造形、精湛的雕刻,是古代工匠的的智慧结晶,为我们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直观的视觉形象,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吴天文说,整个工程将持续3个月,将为石龙清淤建池,整治环境。

沉/银/传/说

张献忠江口沉宝

派将军匿藏守护

据彭山县编志局原局长徐原烈1944年的考证,石龙石虎凿造于宋代伏虎寺(今不存)山门外,并题词“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中华宝藏兴,民族昭千古。”可惜的是,石虎于“文革”中被毁,石龙由于被泥沙覆盖而得以幸免。

1984年,当地按照原型,重修了石虎,并将其移到了距离石龙只有二十米的地方。

“石龙对石虎,金银萃山薮”是什么意思?难道山中真的藏有金银?在距石龙不远处,吴天文指着悬崖上的石碑说,诗就刻在石碑上,但是除了诗词和署名外,并没有更多记载。

赵尚春说,由于年代久远,当地人也说不清诗词的寓意了,至于宝藏,也没听说谁发现过。倒是当地一直流传着“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的顺口溜。

这首古老的童谣,雷前银早已烂熟于心。83岁的雷前银是土生土长的江口人,他曾听祖辈说起过一个传说:当年张献忠在江口沉宝后,派一名将军在此匿藏起来,守护江底宝物。将军去世后,变成石虎雄踞此处,与河中的石龙遥遥相望。之后,这位将军的后人也混作当地村民长居此地。

“小时后,我就听父亲说起过那段传说,但那都是零星半点的。”雷前银说,一代代传下来的核心内容就是,这一带河心有宝,都是张献忠沉船留下来的。“不是2005年,有人在这里捡到宝,我都不打算把这些传说传下去了。”

专/家/确/认

出土大量相关文物

“江口沉银”记载可信

在老人心中,这只是童年的记忆,而在10多名全国专家看来,这更像是破译张献忠宝藏的密码。

2005年、2011年在岷江河道建设过程中,彭山江口地区两次出土大量文物,均与张献忠联系紧密。12月25日,10余名国内考古、历史专家齐聚彭山江口,实地考察江口沉银遗址,参观出土文物。

当天下午,10余名专家共同签字,形成《意见书》认为,2005和2011年,在当地工程建设中发现了大量文物,文物出水地点与文献记载张献忠“江口沉银”地点一致,出水文物中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通过与历史文献相比较,基本可以确定“江口沉银”的记载可信,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即为历史记载的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沿着山路往上,视野逐渐开阔,赵尚春伸出右手:“你看,右手边就是石龙所在的位置,左手边就是石虎原来所在的位置,从中间看过去,刚好是两江交汇处,正好是张献忠沉银的地方。”

江口沉银三大谜题

1

财宝为何沉入彭山江口?

巴蜀文化专家、《张献忠传论》作者袁庭栋说,张献忠作为流寇,一路杀烧抢掠,并靠沿路所夺,作为后勤储备,因此将财宝主动埋入江中,可能性不大。“当年传言成都锦江埋有宝藏,挖过一次,一无所获,也证明主动埋入江底不可信。”他认为,张献忠战败后,财宝落入江中一说更为可信。“彭山江口是川西地区最大的渡口,也是历代水战主要战场,最后一次水战,就是张献忠大战杨展。”袁庭栋还特别提醒彭山方面注意,“江底可能藏有当年掉落的兵器。”

2

沉入江中宝物到底有多少?

相传1646年,张献忠的部将刘进像吴三桂一样弃关,把清兵引进了四川,张献忠见势不妙,决定弃都,“携历年所抢”的千船金银财宝率部10万向川西突围。但转移途中猝遇地主武装杨展,张献忠的运宝船队被杨展大败,千船金银也在争战中沉入江底。

国家博物馆(微博)综合考古部主任杨林认为,千艘金银比较夸张,实际可能没有这么多。“几艘是有可能的,但也是海量的,个人比较肯定的是,还在江里的宝物,肯定比已经出土的多。”

3

抢救性挖掘能挖出什么?

300多年来,垂涎张献忠这笔巨额财富的大有人在,连清朝 *** 也费过一番脑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毛佩琦认为,“沉银”远不止财富意义。“从目前出水的‘江口沉银’实物来看,涉及了明末清初广阔的社会层面。”毛佩琦说,“沉银”面目的揭开,有助于了解张献忠的行军路线、征饷方式与地方官府的关系,乃至从一个侧面反映明末的社会经济、社会生活和经济制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张献忠的沉银事件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2010年被公布为眉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布面积100万平方米,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曾沉银于此。 2016年12月26日,“江口沉银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2017年1月5日,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动。 2017年4月13日,发掘面积2万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万余件,西王赏功币数以百计,金器数以千计,银器数以万计。[1]2017年5月12日,考古所有工作全部结束,考古发掘面积20000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0000余件,初步发现直接与张献忠大西国相关的文物上千件。[2]2017年10到11月,新一轮发掘开展,前期规划5年内建成博物馆,成都市民或可乘船“江战”。2018年4月,考古发掘再次出水各类文物12000余件。[3]

张献忠的沉银在哪里?

张献忠沉银的故事一直流传世间,这个未解之谜在2016年揭开了,没想到正如流传的那样,河底藏宝数量居亚洲第一……

张献忠出生于陕西,灾难祸乱不断,为了生存,24岁时他参与了农民起义。

因他性格直爽,精明能干,没过多久就当起了队伍的领头羊。

为了壮大队伍,他带领队伍攻打四川成都,取得胜利后,他便在成都建立了大西国。

但是好景不长,张献忠终究抵不过强大的清军,在屡次败退之后,不得已开始逃亡之旅。

在逃亡过程中,从四川各地抢夺来的繁重的财宝无疑成了一个难题。

但是为了逃命,张献忠迫不得已放弃这些财宝,他命令部下把携带的财宝一部分丢入江里,一部分藏在山里。

减轻负担之后,张献忠加快了逃亡进程,但最后也难逃一死。最终他还是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

由于史料中对张献忠抛下财宝的地点记录甚少,因此很难确定财宝的位置。

直至1794年冬,当地渔民在岷江捕鱼时捞上来了一具刀鞘,经过鉴定,确实是张献忠那个年代的宝物。

此后的几百年里,陆陆续续有人发现张献忠当年的沉银。但是大多数时候,即使经过专业打捞,捞上来的也很少是宝物。

这又为张献忠沉银的故事蒙上了一层离奇的色彩。

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张献忠根本没有宝物,有人认为宝物或许不是藏在河底……

直到2005年,彭山饮水工程正式启动,在场工人在挖河床时挖出了七枚银锭。

这一事件引起了考古学界的注意,经过辨认鉴定,确定了这些银锭就是张献忠年间的银锭。

当时,考古学家建议先保护起来而并非先进行挖掘。

但让考古学家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项处于保护的建议竟然引发了一系列不可收拾的局面。

当河底有宝藏的消息流传的时候,想要走捷径致富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河面上还出现了“瞎逛”的一些人。

而且,当时的政府并不限制人们在河上捕鱼,因此总有人假借捕鱼名义对河底进行打捞。

人们牟取暴利的行为越发厉害,即使有专人在河面看管,也总有些知法犯法的“渔民”存在。

他们放着正经的工作不干,在夜晚时悄悄潜入河面进行打捞,只为捞出宝物后转手变卖到黑市换钱。

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捞出一样值钱的东西,下半辈子就不需要辛辛苦苦地谋生计了。

就这样,由刚开始的个人捕捞逐渐发展到了团体盗窃作案。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随着捞宝物的行为愈发猖狂,2015年,警方成立专门小组,对此行为进行逮捕。

进行了长达两年的排查,警方终于抓住了盗取财宝的犯罪团伙。他们也受到了相应的惩罚。

经过此次事件之后,考古学家们意识到必须对宝物进行挖掘,尽可能地减少流失。

但是江河如此广阔,这给挖掘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考古专家们对此焦头烂额。

最终,经过专家们的多次讨论,大家一致同意用金属探测仪先对银锭最密集区域进行打捞。

确定了方案之后,挖掘队员们立即展开行动。

经过连续三个月的勘探,最终确定了宝物沉落的位置。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位置竟然与在民间流传的位置完全吻合。

但是打捞范围仍然很广,这又增加了发掘文物的困难性。专家们十分苦恼,不知如何下手。

2016年,考古专家们顶着巨大的压力,决定采取抽干江水来挖掘河底的宝物。

在二十台机器的不断运转下,十天之后,江水终于被抽干了,看到河床底部的宝物,考古学家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总计一年多的挖掘,沉淀的宝物相继出土,数量之多震惊世人。

这些宝物都极具研究价值,十分珍稀罕见,因此确定了江口沉银遗址为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这次事件之后,政府部门也加强了文物保护的工作,让这些珍宝重见天日,继续发挥着它的价值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看完以上内容,相信你对张献忠沉银遗址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哦。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