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昌红著粉的咬子做法
主料
面粉
300g
酵母粉
1g
精盐
2g
色拉油
15g
温水
190g
韭菜
100g
干粉丝
35g
辅料
油
适量
盐
适量
白砂糖
适量
十三香
适量
步骤
1.面粉300克加入1克酵母粉和2克盐拌均,再倒入190克温水拌均,最后加油15克,揉成这样湿软的面团,蒙上保鲜膜,发酵。注:可常温下发酵过夜,面粉与水的比例大约是1:0.63。
2.这就是过夜发酵好的面团,体积增大了两倍还要多。
3.韭菜切碎,干粉丝泡开也切碎。
4.将切碎的韭菜和粉丝放大料理盆中加盐、糖、十三香、油适量拌均。
5.手上抹点油,将发好的面搓成长条分割成10个小生坯,,约50克一个。
6.取一份放入馅料包起来,再按扁。
7.平底锅倒些油,烧热,放入油合子。注:合子生坯易回缩,入锅前再按按,让它更加扁薄。
8.中火将一面完全煎黄,翻面煎另一面,保持中火煎到焦黄熟透。。
9.你也可以多放些油,煎的更加焦黄,不过煎好后最好用厨房纸吸掉一些油。注:外面卖的油合子都是这种油汪汪的、特别的焦香。
咬子的拼音和词语怎么读和zhu词
咬jiāo:鸟鸣叫的声音。
咬yǎo:
1、上下牙对住,压碎或夹住东西:咬紧牙关
2、钳子等夹住或螺丝齿轮等卡住:咬合
3、
喻话说定了不再改变,亦指受责难或审讯时拉扯不相关的人:一口咬定
4、
狗叫:鸡叫狗咬。
5、
正确地读字音,亦指过分地计较字句的意义:咬文嚼字
6、追赶进逼:双方比分咬得很紧。
谁能介绍下咬人比较厉害的"小咬子"???最好又图片
小咬子又叫蠛蠓,蠓子
蠓(midge)属于双翅目、蠓科(Ceratopogonidae)的昆虫,俗称“墨蚊”、“人咬”。种类繁多。全世界已知4,000余种,我国仅吸血蠓约有200种,其中主要有库蠓属(ulicoldes)、蠛蠓属(Lasiohelea)和细檬属(Leptoconops)中的一些种类,除叮咬吸血外,还能传播疾病和作为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
一、形态特征
成虫体型细小,体长1一4毫米,呈黑色或褐色。头部近球形,复眼一对,雄蠓两眼相邻接,雌蠓则相距稍远,单眼无或不明显。触角细长呈丝状, 13一15节,长于胸部,口器短,为刺吸式。
胸部微隆起,翅短宽,翅上常有自斑或暗斑,翅上微毛为分类依据,翅在静止时重叠覆盖于腹部之上,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足3对、细长。
腹部10节,雌蠓有尾须一对,雄蠓的第9、10腹节转化为外生殖器。
卵 长纺锤形,长0.5一0.7 毫米,初产卵色淡,而后逐渐变深,表面具纵列小结节。
幼虫 体细长,四龄幼虫长达5一6毫米,头部深褐色,其余部分呈白色或略呈黄色。各体节皆有短毛,未节毛较长,无运动器官
蛹 分头胸部及腹部,体长2一5毫米初期呈淡黄色成熟呈暗褐色或黑色,头部前端有眼一对,头胸部背面有一对呼吸管。腹部未节有两个尖突。
二、生活史与生活习性
蠓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其生活上过程有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除成虫外,卵、幼虫、蛹均在水中生活。其孳生地很广泛,多为潮湿有水的地方(稻田、洼地、沼泽、树洞和富于有机物的土壤)。雌蠓产卵在潮湿土或植物表面。上每次可产卵百余个,卵在20℃左右5天孵出幼虫。幼虫常集结在腐烂植物的积水或潮湿沃土中,约经2周即变为蛹,蛹不活动,垂直悬浮在水面下,经3一5天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约一月余。蠓仅雌虫吸血,有的吸人和禽畜血,有的种类嗜吸人血,成虫常栖息于温湿的洞穴、杂草及树丛等避光处。吸血蠓多数在交配时具有群舞现免它们的活动时间一般在黎明或中午、黄昏,在夜间则多有趋光性。
三、对人的危害
蠓对人的危害主要是雌檬叮刺吸血,常可致皮肤丘疹,奇痒难忍或继发感染。尤其在部队战士站岗放哨。战时潜伏时骚扰,严重影响战情。·人类疾病中由蟑为堤介而传播的病原体有二类,即丝虫和病毒,蠓媒性丝虫病有常见盖头线虫、链尾盖头线虫、欧氏曼森线虫和旋盘尾线虫,等广泛分布于非洲、拉丁美洲、蠓类携带的病毒有乙型脑炎病毒、辛布组病毒,国内仅有乙脑病毒报告,但檬的媒介作用尚未经实验研究最后证实。畜、禽的蠓媒性疾病,包括寄生虫病和病毒性疾病:原虫病12种,蠕虫病12种,病毒病22种以上。以上有一些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由此可见,檬对人的危害是很大的。
四、防制原则
蠓的防制与蚊相似。搞好环境卫生,用杀虫剂喷洒处理可疑的孳生地。防蠓叮刺,如涂擦蠓避剂、戴上防蠓头网。出现丘疹时擦拭驱蠓清凉油等。
鱼咬子是什么
鱼咬籽其是是鱼繁殖后代的生理反映,动物为繁殖所做的一些努力与牺牲,鱼咬仔多发生在浅滩,很多鱼如聚会般聚集一块,穷尽力气,翻起污浊的浪花,去孕育一个个鲜活的小小生命,世上万物都必须经历这一神圣过程,来维持生命的持续的延续。意思是指鱼儿咬住了鱼籽。
被蚂蚁咬子之后又红又肿怎么办?
人被蚂蚁咬后伤口当场就会起小红丘疹。病情轻者将于几个小时内自然消退。被咬情况严重的,小红丘疹将变为小水泡,然后变为脓包,周围红肿,经数日后干脱。而患者全身可能会有发热、肢体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因过敏出现休克。
提醒市民:夏天比较炎热,人体皮肤暴露过多,易被毒虫叮咬,家中要注意灭蚊灭虫;下雨前或黄昏时,是蚂蚁出没频繁的时间,出外旅游或散步时要格外注意安全;若被蚁类或其它毒虫咬伤后有不适症状,千万不要马虎大意,应尽早去医院治疗,以免造成恶果。
附个解救办法,参考资料:
被跳蚤、蚊子、毛虫、蚂蚁叮咬后,涂点牙膏、食醋、柠檬汁、捣碎的大葱叶、大蒜、卫生球、洋葱等均可止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