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卡罗琳海山(卡罗琳海山的图文介绍)

发布时间:2023-06-05 08:08责任编辑:冯大明关键词:

大家最近是不是在找关于卡罗琳海山或者(卡罗琳海山的图文介绍)这类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的同事,沟通了很长一段时间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卡罗琳海山(卡罗琳海山的图文介绍)的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对“卡罗琳海山(卡罗琳海山的图文介绍)”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摘要:

海山又称海底山,是指从海底计高度超过1000米,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隆起。卡罗琳海山位于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南侧,雅浦海沟东侧。1、首次探索中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2017年8月14日在西太平洋下……

本文标题:

卡罗琳海山(卡罗琳海山的图文介绍)

正文内容:

海山又称海底山,是指从海底计高度超过1000米,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隆起。卡罗琳海山位于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南侧,雅浦海沟东侧。

1、首次探索

中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2017年8月14日在西太平洋下潜考察卡罗琳海山。航次首席科学家徐奎栋介绍,这是人类首次对这座海山进行科学考察。

2、考察意义

据2017年8月12日至13日“科学”号获得的最新地形扫描数据,按50米等深线计算,这座海山南北向长约15海里(27.78千米),东西向长约5海里(9.26千米),实际面积是海图测算面积的5倍多。海山最高处距海平面约28米,山顶部是一个椭圆形盆地。

徐奎栋说,“发现”号首次下潜的位置在海山南麓,位于水下约1500米处,这里地势相对平缓,以确保“发现”号安全下潜。

“首次下潜,‘发现’号将对海山南侧1500米至500米深的区域进行调查,了解海山的精细地形、底质类型和生物多样性等信息并获取生物和地质样品,”徐奎栋说,“在这个区域的海面上,我们看到了成群的海鸥、飞鱼等,这预示卡罗琳海山区可能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将利用‘发现’号从不同方向对这座海山进行剖析。”

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支持下,科研人员此前已对雅浦-马里亚纳岛弧的两座海山进行了调查,这两座海山距离只有180公里,但共有物种的比例只有12%左右,其他生物均不相同。

卡罗琳海山和上述两座海山形成一个三角区,此次科学家就是要通过对卡罗琳海山的环境与生物生态调查,探秘三个海山生态系统的共性、特性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典型的海山由死火山形成,且以硬底为主,有些海山形成以有孔虫砂或珊瑚砂为主的软底沉积。全球海洋中估计有逾3万座海山,其中60%以上分布在太平洋。

海山最主要的特点是生物资源丰富,这是因为洋流遇到海山会向上走,即形成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盐带到海山上方,吸引生物在这里聚集。同时,上升流会改变海山上方流场,形成特定环境将生物吸引在海山周边。

3、2017年考察成果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2017年8月14日对人类从未探索过的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进行首次科学考察,采集到丰富的生物和地质样品,其中包括一株罕见的淡黄色海绵以及有永恒爱情象征的偕老同穴海绵。

海绵是多细胞动物中最原始而简单的一个类群,虽然经历几亿年的进化,组织器官仍然没有分化,没有口和消化腔,一般呈瓶状、圆柱状或高脚杯状,体壁表面有很多进水孔。一些海洋生物喜欢在海绵内栖居。

记者在采样篮内看到,一株约80厘米高的淡黄色海绵最为引人注意。科考队员表示,这么大且有颜色的海绵非常少见,一般海绵都是白色。

采集到的一株偕老同穴海绵高约50厘米,拥有精致的白色网络状形体,表面有晶体的刺。偕老同穴这一名称的由来和一种名为“俪虾”的小虾有关。这种小而纤弱的虾在很小时,常一雌一雄从海绵小孔中钻入,生活在海绵中既安全又能得到食物,随着小虾长大,它们在海绵体内再也出不来,成对相伴生活,直至寿终,因此人们把这种海绵称为偕老同穴。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偕老同穴海绵是永恒爱情的象征,其干制标本也被作为定情信物送给心上人。

本次下潜中,“发现”号还采集到了海胆、铠甲虾、海葵和珊瑚等生物样品。

科考队员介绍说,“科学”号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对卡罗琳海山南麓的部分区域进行了精细考察,最初下潜深度约1500米,随后逐渐向上爬,发现的生物也越来越多。在7个多小时的作业中,“发现”号采集到了20多个生物样品、两块岩石样品和深海水体样品等。

据“科学”号获得的最新地形扫描数据,按50米等深线计算,这座海山南北向长约15海里(27.78千米),东西向长约5海里(9.26千米),实际面积是海图测算面积的5倍多。海山最高处距海平面约28米,山顶部是一个椭圆形盆地。

“科学”号正在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热带西太平洋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中的2017年卡罗琳海山航次,于2017年8月7日从深圳起航,计划9月3日返回国内。

结束语:

以上内容就是卡罗琳海山的图文介绍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卡罗琳海山的相关知识,请收藏本网站!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