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原产地是哪里?何时传入中国?
玉米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没有具体传入中国的时间,在我国的栽培历史大约有470多年。据考古发现,早在1万多年前,这里就有了野生玉米,而印第安人种植玉米的历史也已有3500年。
考古学家已经在普埃布拉州特瓦坎谷地发现了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1540年之间玉米文化的遗迹,表明古印第安人如何在狩猎活动日渐稀少的同时,逐渐开始采摘野果并过渡到人工种植玉米的过程。
扩展资料
玉米生态特征: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玉米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止发芽。苗期能耐短期-2--3℃的依温。
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不同玉米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我国早熟品种要求积温2000-2200℃。
中熟品种2300-2600℃;晚熟品和2500-2800(3000)℃。世界玉米产区多数集中在7月份等温线为21-27℃,无霜期为120-180天的范围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苞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米
玉米的原产地是:
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
它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分布于美国、中国、巴西和其他国家,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全世界热带和温带地区广泛种植,为一重要谷物。
玉米在中国粮食作物中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极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优良的粮食作物。
扩展资料
玉米的营养价值
1、钙: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
2、谷胱甘肽:玉米中的谷胱甘肽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长寿因子,它在硒的参与下,可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这是一种抗老防衰、延缓衰老的成分。
3、胡萝卜素: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而玉米中的植物纤维素则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
4、维生素E:玉米中天然的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
5、黄体素等:老年黄斑性病变(AMD)是眼睛老化所造成的疾病,严重时会造成视力缺损。摄取较高量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能降低43%罹患老年黄斑性病变的几率。因此食用玉米可以对抗眼睛老化,预防老年黄斑性病变的产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哪些人不能吃玉米?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原产地有哪些呢?
玉米原产地是中美洲和南美洲。?
玉米的故乡在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鲁,玉米以北美为盛,据说是墨西哥的古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墨西哥也因此被誉为“玉米的故乡”。玉米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十六世纪中后期。在明朝末年,栽培玉米的省份只有十余个,现已扩展到三十一个省区市。
玉米的特点
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人口以玉米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
玉米走出美洲后,对传统的谷物形成“降维打击”。玉米的产量高,远超小麦和水稻;适应性强,能种植在从热带到亚寒带的广泛地区;营养还比传统谷物更丰富均衡,用玉米胚芽榨油,出油率比中国传统的大豆高得多。
玉米原产地是哪里
玉米的原产地是墨西哥或中美洲,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玉米,以后直到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吉林、 浙江、福建、云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