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雄的故事
一、出类拔萃的吴健雄
吴健雄生于1912年间,祖籍是苏州,在上海长大。吴健雄是吴家的长女,长得眉清目秀的。小时候就十分的讨喜。小时候的吴健雄和其他孩子一样,学习的是诗文还有识字跟算术,这样一步步来的。但是,在这方面,吴健雄已经展示出了异于常人的智力。
从小到大的吴健雄,在学校里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要说受其影响最深的恩师,就是施士元。当时全班一共12位学生,只有一位女生。而这位女生就是吴健雄。让施士元第一次注意到吴健雄的,是她写的一手好字。到了后来,施士元才慢慢发现,这孩子不仅字写的好,其他个方面也很不错。
要说施士元最得意的弟子,那就是吴健雄了。而且每一次的考试,吴健雄从来没让老师失望过。一个用心的教学,一个用心的倾听。在教学过程中,慢慢的,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吴健雄的故事大多与他有关,吴健雄说,自己之所以进入到物理研究,还是施老师的功劳。
二、施士元和吴健雄的故事
1、从事光谱研究
吴健雄毕业之后,施士元就立马给她铺好了路。他亲自写了推荐信给自己的在清华大学教书的老师,并且也详细介绍了吴健雄的具体情况。所以,后来的吴健雄就一直在上海的一个物理研究所内工作。而她从事的是,光谱研究。
2、在报纸上看到学生的消息
后来,吴健雄出国留学。战争爆发之后,师生之间便失去了联系。而施士元再次得到吴健雄的消息,竟然是在报纸上。当时,吴健雄的“字称不守恒”实验震惊世界。在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施士元热泪盈眶,他为这个学生自豪!
3、不忘师恩
离开祖国几十年的时间,经历种种磨难的祖国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吴健雄回来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施士元老师的家中,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虽说吴健雄事情繁多,但是每一年他都会抽空回来看恩师。
三、物理学第一夫人吴健雄
对于吴健雄的称号有很多,比如东方居里夫人啦,物理学女王等等。而吴健雄为物理学做出的杰出贡献,更是历历在目。比如说在她读博期间,就参加了关于原子弹制造的“曼哈顿计划”,最终是她解决了一个重大难题,那就是连锁反应无法延续等等,总而言之,她就是名副其实的物理学女王。
蜀山区语文老师吴健雄是本科学历吗
是。吴健雄,中共党员,合肥市骨干教师,蜀山区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曾获全国中小学创新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是大学本科学历。
“原子弹之母”吴健雄,被誉为“世界物理女王”的华裔女科学家,认识吗?
2020年2月16日,这天是吴健雄女士去世23周年纪念日,她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女人,被人们称为“世界物理女王”。
1957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分别是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教授,但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质疑和不满,因为他们觉得这并不公平,这个诺贝尔奖应该再添上一个人的名字——吴健雄。
吴健雄女士
“英雄豪杰”,女儿亦可为人杰
吴健雄1912年出生于江苏太仓,她的名字磅薄大气,听起来很像男孩子,但其实吴健雄是一位气质婉约容貌秀美的女孩子。
吴健雄出生后,她的父亲乐坏了,按照族谱吴健雄属“健”字辈,族人按照“英雄豪杰”次序取名,吴健雄上面还有一位哥哥,父亲便她取了雄字,小名“薇薇”。
吴健雄的父亲吴仲裔是一位思想开明的人,他曾经满怀一腔热血投入军营,学习各种军事知识,后来还多次参加革命。
吴仲裔(右一)
后来吴仲裔回到家乡,发现这里土匪作乱,民不聊生,他便组织了一支队伍开始剿匪,经过一番血战,太仓的匪祸基本得到解决,百姓们可以过上安定的日子。
吴仲裔接受过先进思想,他提倡男女平等,对自己的女儿吴健雄的教育也十分重视,他鼓励女儿读书学习,接触各种先进思想,告诉女儿女人亦可做人杰,希望她能够像自己的名字一样,积健成雄。
在吴仲裔的教育和影响下,吴健雄虽是女儿身,却有着不输男儿的学识和志向。
所谓“女子读书是乱象”
喜好读书,毕生偶像是胡适
吴仲裔接受过西方先进思想,认为男女平等,让吴健雄和家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在学堂读书。
但是由于太仓地处偏僻,人们的思想还是比较落后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还在当地广泛存在。
后来吴仲裔上门说服当地的乡绅豪杰,将本地的一座火神庙拆建为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这所学校在改变当地风气,转变人们思想观念,传播新思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当初年幼的吴健雄就是在这里接受教育,学习小学课程,这里在她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太仓旧照
1923年吴健雄参加了苏州第二女子师范的入学考试,当时苏州有近万人报考,年仅11岁的吴健雄从中脱颖而出,以第九名的成绩成功考入这所学校。
吴健雄在闲暇之余很喜欢阅读各种书籍报刊,其中就有《新青年》,她十分喜欢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
就这样,胡适成了吴健雄心中的偶像,一次偶然机会,江苏第二女子师范邀请胡适到他们学校演讲,学校安排她做演讲记录,这是吴健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自己的偶像。
胡适先生
名师与挚友
吴健雄从江苏第二女子师范毕业后,被保送到了中央大学,原本按照规定她应该要先教书服务一年,但是当时各种制度都没有那么严格,吴健雄并没有去教书,而是进入了上海公学,一方面补习一下自己薄弱的知识,另一方面她的偶像胡适在这里当校长,每周还有一次讲课。
当时的胡适已经是全国知名的学者,丰富的学识加上儒雅谦和的风采,他的粉丝遍布各地。
胡适最初在授课的时候并不认识吴健雄,但是一次考试,胡适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学生中竟然有对清朝三百年的思想史如此熟悉的,立刻给了一百分。
中央大学旧址
后来,胡适先生在与杨鸿烈、马君武两位教授交谈后得知,这位小姑娘的其他学科也十分优秀,文理兼通,便起了爱才之心,这位小姑娘正是吴健雄。
胡适对吴健雄十分照顾,吴健雄进入中央大学学习后,胡适经常与她通信,在吴健雄决定去美国求学的时候还专门看望她,两人一起交流了好久。
之后,胡适去美国做演讲的时候,也会去美国看望她,在旅行时看到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书信集,知道吴健雄肯定喜欢,还专门买下来寄到美国。
与胡适的相交,对吴健雄影响深远,在吴健雄的求学路上,胡适对她的教导和指引影响深远,对于吴健雄来说胡适是良师是挚友,胡适也曾经在公开场合表示与吴健雄的师生经历是他平生最得意,也是最值得自豪之事。
胡适与吴健雄合照
穿着旗袍做实验
1930年,吴健雄进入中央大学数学系学习,但是后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她发现自己对物理十分感兴趣,便申请转到了物理系进行学习,师从著名教授施士元先生,1934年从中央大学毕业,受邀在浙江大学担任物理系助教。
后来,吴健雄逐渐意识到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可当时我国的物理学还不过完善,为了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她决定去美国留学。
1936年,吴健雄进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跟随当时物理学“巨头”欧内斯特·劳伦斯、赛格瑞等人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在这里求学时,她还结识了自己未来的丈夫袁家。袁家骝同样是物理系的学生,两人志趣相投,相处之间有许多共同语言。
在柏克莱求学期间,成绩优异,容貌秀美,气质高雅的吴健雄从来不缺乏追求者,但是她最终还是选择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袁家作为自己丈夫。
从1938年开始,吴健雄就开始进行原子核物理实验,1939年的时候开始铀原子核分裂物的研究,甚至加入了当年美国制造原子弹的试验队伍当中,成为主要领导者中的唯一外国人。
当时中国的留学生来到美国后,一般都会入乡随俗,接受美国的饮食、服饰等习惯,但是吴健雄不同。
她到美国后,对这里的生活十分不适应,她坚持吃中餐,穿旗袍。
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外出,亦或是做实验,甚至是后来在造原子弹的时候都穿着旗袍,青春靓丽的吴健雄每天穿着旗袍,行走在柏克莱的校园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向当地的人们展示着东方的服饰之美。
有人说民国最美的女子不是林徽因,而是吴健雄,她一身旗袍,气质高贵,比清丽婉约的林徽因气质更优雅大方。
爱穿旗袍的吴女士
世界欠她一个诺贝尔奖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先生引发了物理学界的一次大爆炸,他们认为几百年来物理学家们奉为金科玉律的“宇宙守恒定律”是错误的,并提出了自己的“宇宙不守恒定律”。
但是,由于当时两人的能力有限,无法用实验证明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而不能够有效的说服当时的物理学家们。
当初吴健雄每天几乎住在了实验室,饿了啃面包,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在忙碌了几个月后,终于证明了宇宙不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之后她将相关的实验数据整理成论文发表在《物理评论》上,轰动了国际物理学界,一时间吴健雄成为许多物理学家们心中的女神。
1957年,当时的国人都无比激动,因为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获得了诺贝尔奖,此时这两人还是中国公民,没有加入美国国籍。
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打破了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嘲讽。
但是在国外其他科学家们听说了以后确实十分不满和愤怒,甚至有科学家对诺贝尔奖的公平性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吴健雄应该和杨振宁一起获得诺贝尔奖。
杨振宁与李政道
杨振宁、李政道两人凭借“宇宙不守恒”定律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证明这一理论的吴健雄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获奖。
因此有科学家质疑此次诺奖颁发的公平性,但是吴健雄本人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她说:“我爱的是我的事业,而不是诺奖”。
爱情事业双丰收
吴健雄为原子弹的成功制造做出了巨大贡献,被当时的人们称作“原子弹之母”。
原子弹之母
即便与诺奖擦肩而过,但是吴健雄先生的一生获奖无数,被人们誉为“世界物理女王”“东方的居里夫人”,她的一生为物理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别人眼中的传奇。
吴健雄对我国有贡献吗
有。
吴健雄(1912—1997年),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美籍华人,核物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女王”、“物理学第一夫人”。吴健雄是美国物理学会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曾参与过曼哈顿计划,是世界最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
吴健雄主要学术工作是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即用实验证明了核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结合μ子、介子和反质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从而验证“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
该成果奠定了吴健雄作为世界一流实验物理学家的地位,许多著名科学家都为她没有因该项成就同杨振宁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疑惑不平,但吴健雄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美国永久纪念邮票上第一个中国女人吴健雄,她为何能获此殊荣?
因为吴健雄堪称进入世界一流物理学家行列的中国女性第一人,她是20世纪华人妇女的杰出代表,吴健雄奋进不息的科学生涯,勇于创新的大师风范,情系桑梓的爱国情怀,给当代的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对吴健雄先生的最好缅怀,就是要学习和发扬她的科学精神,继承她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科学激情。
吴健雄简介
1957年1月15日,吴健雄的实验多次证实了杨振宁、李政道的设想,她将实验报告整理成论文,寄到了《物理评论》。同日,哥伦比亚大学为这项新的发现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记者会。第二天,《纽约时报》以头版报道了吴健雄实验的结果。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都奔往吴健雄所在的实验室。
吴健雄也接到无数大学和实验机构的邀请,要她去讲述她的实验结果。但由于某些原因,吴健雄未能与杨李二人共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很多人为她感到不公,但她本人从未作出任何回应。只是在给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贺信上写道:“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1958年,晋升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同时获选为普林斯顿大学创校百年来第一位女荣誉博士,同一年她还当选为第一位华裔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被列入《美国科学名人录》。
1972年,起提任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
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的国家科学勋章,这是美国最高科学荣誉,1978年在以色列获得沃尔夫奖。
1975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82年,受聘为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
1982年,在南京大学开办系统讲座,论述了β衰变、宇称不守恒、穆斯堡尔效应等方面的课题。
1984年10月,吴健雄第一次回到阔别40多年的故乡,参加母校明德学校恢复校名暨明德楼落成典礼,独资捐建明德学校紫薇楼。
1986年获得南京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吴健雄生前多次探访南京大学及南京大学物理系,并与导师南京大学教授施士元交流。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
1994年,吴健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纽约病逝,终年85岁。遵照本人遗愿,袁家骝亲自护送吴健雄的骨灰回大陆,安葬于苏州太仓浏河。吴健雄的墓地在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紫薇阁旁,墓体设计由贝聿铭任设计顾问。明德学校的科技楼被命名为“吴健雄楼”,袁家骝捐赠25万美元作为基建费。他表示,他是浏河的女婿。浏河是他的第二故乡。作为一个科学家,他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但他可请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来做学校的顾问,推动明德学校的发展。
合肥蜀山区吴健雄老师的年龄
合肥蜀山区吴健雄老师的年龄是85岁。吴健雄生于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美籍华人,著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王、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居里夫人、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