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山东农村女孩到两次登陆太空,女航天员王亚平到底有多飒?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而此次王亚平也将成为中国首位实施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其实,在此之前王亚平已经登陆过太空,但时作为一名航天员,她一直期盼着可以再次为了祖国去太空出征。
如今,王亚平的梦想就要实现了。但其实从一名普通人走到可以登上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王亚平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1980年1月,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她的父母都是朴实的庄稼人,一家人靠着种植樱桃树维持生计。
像大多数农村孩子那样,小时候的王亚平没有玩具也没有公主裙,唯一的玩具就是奶奶缝制的有着红色头发的布娃娃。
虽然生活清苦,但王亚平却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主动帮父母做家务,还会干农活。
有一次,到了收玉米的季节,小小的王亚平竟然一个人背着很大的背篓,将掰下来的玉米都地扔进了背篓,她小小的身躯也被压弯了腰。
邻居看见都说: “咋能让亚平干重活,别压坏了身体啊! ”父亲一脸无奈地说: “不让她干,这孩子不听啊!”
上学后的王亚平,干家务和农活更是成了家常便饭,只要放学或者休息,她就成了父母的小帮手,母亲总是骄傲地说: “他们都羡慕我养活了一个贴心的闺女 。”
也正是这段吃苦的经历,锻炼了王亚平的毅力,也锻炼了她的身体,更让她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除了替父母分担家务和农活外,王亚平还有一个特长,就是长跑。有一次,学校举办长跑比赛,很多同学都掉队了,但王亚平却咬牙坚持着,她不断地对只说:“ 不能服输,坚持一会就到终点了。”
性格倔强的王亚平,喜欢用跑步的方式不断地超越自己,从而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力。学生时代的王亚平参加过无数次长跑比赛。
她时常告诫自己:“ 不到终点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坚持。 ”正是凭借着“能争第一绝不要第二”的劲头,她一次次战胜自我,从小学跑到了高中。
其实,王亚平在读高中时还遇到了一个小插曲,父母希望她报考师范学校,因为学龄短,可以早点工作,减轻家里的压力。
那会王亚平家除了她以外,还有一个妹妹也在读书,对于普通农民而言,供养两个孩子读书确实不容易。
但一向懂事的王亚平,这次却选择自己做主,她偷偷报考了高中,并被成功录取,父母知道后也选择支持女儿的决定。
如果那会王亚平选择师范学校,或许就没有如今的女航天员了。但其实那会王亚平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读大学,将来走出大山,过上更好的生活。
也正是这个私下的决定,改变了王亚平的命运。
从小到大,王亚平在学习上从未让父母操心过,到高中依然如此。甚至读书机会来之不易的王亚平,将所有精力都放到了学习上,她也是班级里的尖子生。
1996年,在王亚平全力备战高考的之际,传来了也给让人振奋的消息,空军部队要来烟台招收女飞行员,这在以往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当然,虽然整个消息让人振奋,但同学们都知道希望很渺茫,一是名额少,二是要求高。但最终老师和同学都把目光落到了王亚平身上,她不但文化课优秀,个人身体素质也是无可挑剔。
起初,王亚平也不自信,直言 :“太难了,想都不敢想 。”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劝说下,她决定试一试。
这一试,就让王亚平和蓝天结缘了。
经过文化课和个体身体素质等方方面面的考验,王亚平顺利地收到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消息传到村里后,引发了不小的轰动,不但父母高兴,村民们也如此。
但其实,王亚平能够成功被收录,是她以往努力的结果。要不是自幼刻苦学习,不停地练习长跑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或许就没有现在的王亚平了。
1997年8月底,带着父母和老师、同学们的美好嘱托,王亚平只身来到了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报道,她的军旅生涯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然而,真正入校后王亚平才知道,考进来只是第一步,之后要面临太多的考验。军校的生活和其他大学生活有着云泥之别。
在这里,王亚平不但剪去了心爱的长发,每天还要面对严格的管理和训练,繁重的学习更是超乎她的想象,她每天忙得就像陀螺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有段时间,王亚平深感焦虑,看着其他高中同学在大学过得轻松自在,她甚至和父母表示自己萌生了退学的想法。
父亲则严肃地说:“ 你选上女飞行员,多少人羡慕你,羡慕咱家,只能往前走,不能给自己留退路。父亲还说:你每天流的汗、吃得苦、受得罪,不就是为了以后成为一个合格的飞行员吗?”
父亲的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让王亚平瞬间找回了那股吃苦、不服输的劲头,从此后她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亚平和同学们接受的训练越来越难,长跑、游泳、拉练等等,还有就是跳伞。
第一次跳伞时,王亚平甚至还觉得很有挑战,可到了第二次她突然有些恐惧,平安落地那一刻她甚至有种想哭的冲动。
1999年4月,王亚平和其他29名女学员转入驻地在哈尔滨的第一飞行学院,开始了真正的飞行生涯。
哈尔滨的夏天还好,当时冬天则异常寒冷。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夹杂着大学,每次王亚平跑步的时候,汗水都会打湿头发,转瞬间汗水就冻成了小冰花,就连睫毛上也挂着颗颗冰晶。
在这样及其苛刻的环境下,王亚平用强大的意志力不断迎接挑战,她平感觉自己内心变得越来越强大,离自己的蓝天梦越来越近。
当第一次正式飞向天空后,王亚平兴奋得就像一个孩子,在心中高喊:“ 终于自己飞了 !”以往的所有努力都值得了。
当然,兴奋之余也有点紧张,直到飞机落地那一刻,王亚平的心才彻底平静,她终于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经过几年的训练和学习,王亚平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并驾驶过四种机型,已经是团里的飞行骨干。
值得一提的是,王亚平也经历过实战的考验,她参与过汶川抗震救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消云减雨,以及完成无数次的战备演习等重要任务,安全飞行高达1600小时。
从农民女孩到一名优秀的飞行员,王亚平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完成了人生的逆袭,当然这并不是她事业的终点,不然也不会有今天备受瞩目的女航天员。
和许多人一样,王亚平跟杨利伟有关。当时,23岁的王亚平通过电视机看到杨利伟顺利着陆时,兴奋地为他鼓掌庆祝。
同时,王亚平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总有一天也会有女航天员吧,若是那样也许自己也会成为一份子。
果然,2009年王亚平等到了女航天员选拔这一天。航天员比飞行员的选拔还要苛刻。每当感觉自己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王亚平都会咬牙坚持着,她不停地对只说:“ 我一定可以的,我可不想掉队。”
努力终有回报,最终,王亚平和刘洋两人通过了考验,顺利地进入了航天员的行列。那年王亚平29岁,人生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
起初,王亚平一位航天员和飞行员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别,但这次她又想错了,原来从飞行员到航天员的这条道路上,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艰辛与考验。
首先就是知识的筹备,王亚平开始系统地学习空气动力学、天文学、航天医学等等十几门科目。
为了不掉丢,王亚平必须全力以赴,白天她专心听课、晚上也不舍得睡觉,整整两年时间,她几乎没有晚上12点前睡过觉,就是春节放假也不轻易放过。
除了理论学习外,最大的挑战还是训练,每次跑步王亚平都坚持比别人多跑三圈,野外求生训练中,无论是10公里强行军,还是搭建营地,她都坚持与男航天员一个标准。
最难得还是重力训练,随着离心机渐渐启动,速度越来越快,王亚平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越来越快,胸部产生压抑感,呼吸变得困难起来….身体产生的一系列反应让她感到十分痛苦。
这项突破身体承受力的训练,最考验宇航员的意志力,有种半死不活的感觉,然而虽然痛苦,但王亚平依然咬牙坚持,她知道不经历魔鬼训练,就不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宇航员。
终于,王亚平等到了登陆太空的那一刻。2013年6月11日,她以及另两名宇航员随着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入了太空
在发射那一刻,王亚平的脑海中没有丝毫的恐惧,多年的训练已经让她具备了非常强的心理素质,她的心情非常平静,脑海中冒出六个字: 责任、使命、圆梦。
而这次登陆太空,王亚平还顺利地完成了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太空为全国8万多所的中小学上授课,最终她不负众望,成功完成任务。
如今,时隔8年,王亚平将再次登陆太空,为祖国出征,她说:“ 相信这次的自己,也一定会顺利完成任务。
而在出征前,王亚平对女儿说:“妈妈去太空给你摘星星。”说这句话时,王亚平眼含泪光,那一刻她不仅仅是宇航员,更是一位普通的母亲。
今年的王亚平已经41岁,享大校军衔,但她依然心怀梦想,坚定前行,工作中的她一直保持努力的姿态,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进发….
文末 : 祝福我们的三位宇航员可以顺利完成任务,期待他们成功归来,向所有的航天人致敬!!!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王亚平,究竟有什么背景?
2022年4月16日,神舟13号载人飞船顺利的完成了被富有的全部使命,带着翟志刚,叶光富,以及王亚平三名宇航员回到了地球。而王亚平,这位首位太空漫步的女宇航员也在度引起了关注。她是我国首位实现了太空漫步的女航天员、也是我国第一个进入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还是在太空中时间最长的中国航天员,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国家的栋梁之才。
那么这位女宇航员有何背景,让她如此的优秀。随着人们对她的关注逐渐加大,这位优秀的女宇航员的家庭背景也逐渐暴露出来。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王亚平并没有十分优越的家境,她的家境可以说是十分普普通通。
王亚平出生于山东省烟台市,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依靠着樱桃树的收入将王亚平送入了大学,父母希望王亚平能够成为一名老师,报考师范类学校,但是王亚平对于自己的未来却有自己的想法,她在高中时就展露出了过人的运动天赋,不仅成绩十分优秀,身体素质更是超出大部分人,于是在国家第七次招收飞行员时成功的脱颖而出,成为了我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中的一个。但是并不是成为宇航员便可以放松,在之后王亚平面临时巨大的训练压力,但是她凭借着自己坚定的信念,不怕吃苦的毅力,坚持到了最后。
最后在2013年6月11日,王亚平坐着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到达了太空,在天空中讲课,有了“中国首位太空讲师”的名称,也被人们称赞为最美女宇航员。所以,王亚平的成功主要是她对于自己梦想的坚持以及她愿意付出的奋斗于努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王亚平航天员简历
王亚平同志简历
王亚平,女,汉族,籍贯山东烟台,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80年1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一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副大队长,安全飞行1567小时,被评为空军二级飞行员。
2010年5月,入选我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同年7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三级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12月,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乘组。
工作经历
2008年,王亚平曾驾机参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此前也参加过多次战备演习。
2010年,王亚平在中国新一轮的航天员选拔中被选为女预备宇航员。
2012年,因为其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经过重重选拔,确定为神舟十号飞船首飞女航天员乘组。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和聂海胜、张晓光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6月13日,世界第一位在太空授课的美国女教师、前美国航天局宇航员芭芭拉·摩根通过新华社记者致信即将在“天宫”上授课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提醒她记得遥望地球,并代表全球师生向她表达祝愿。
王亚平是第一个女宇航员吗
是。
作为我国航天史上两个著名的女航天员,刘洋和王亚平都创造了两个第一,刘洋是我国第一个女航天员,而王亚平则是我国登上太空次数最多的女航天员,在登太空的次数上创造了第一。
随着天宫空间站第一批乘客安全返回地面,神舟13号载着第二批乘客,入驻到天宫空间站之中,王亚平随着翟志刚和叶光富一起,在空间站中开展为期6个月的太空工作。
简介:
在世界航天史上,已经有50多位女性航天员参与太空探索,分别是美国、苏联、加拿大、法国、英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的航天员,她们共同创造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
在她们当中,有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苏联的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还有首位在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苏联的斯韦特兰娜·萨维茨卡娅;也有在太空飞行和空间站停留时间最长的女宇航员、美国的香农·卢西德,为188天4小时14秒;也有世界上第一位黑人女宇航员、美国的梅·杰米森;还有世界首位女太空游客、伊朗裔美国女企业家阿努谢赫·安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