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ner的归因理论
1972年,Weiner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认为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是人们在进行归因时所考虑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互相独立,人们如何归因会影响今后的成就行为。
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会使个体感到自豪,觉得自己聪明导致了成功。相反把成功归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则会对未来类似活动上的成功不敢肯定,产生担心的情绪情感体验;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引起无助忧郁的情绪情感体验。
相反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则会对未来类似活动的成功期望不至于过低,会继续努力,这将有助于保持乐观的情绪情感体验。
Weiner于1982年又提出了归因的第三的维度-可控制性,即事件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
在Weiner看来,这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制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以发生变化。他认为,当归因对象是自己时,把成功的结果归因于可控制的原因,如努力,会充满自信。归因于不可控的原因,如能力、任务难度、运气等,则产生惊异的感觉。若把失败的结果归因于可控制的原因,会感到内疚。
归因于不可控的原因,则会感到无奈。(
韦纳的主要观点是:
1。人类行为的归因不单由饥、渴、性等驱力或需要所驱使,而且也由其认识(尤其是思维)所控制。
2。从产生不用结果(成败)的原因中确定几种可觉察的主要原因,分析原因的构成成分,并探讨它们与行为和情绪的关系。
韦纳提出了归因的三个基本成分,即部位(内部对外部)、稳定性(稳定对不稳定)和控制性(可控制性对不可控制)。据此韦纳创立了归因的三因素模式——部位×稳定性×控制性。用这三成分可构成8种不同原因成分的分类组合。从这里可以找出归因与行为和情感相互作用的规律。
韦纳发现原因的稳定性影响人的期望,原因的部位和控制性影响人的情感等等。
3。学生成就结果的归因基本上有四种:即能力、努力程度、任务难度和机遇。他们在部位上和稳定性上是不同的。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要求归因时不仅从行为上进行分析,而且从认知(特别是思维)情感和人际关系中来分析。
他从大量的实验中总结出成败的原因主要是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四个方面,为改变差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维纳归因理论的六个因素是哪些
发布时间:2023-07-29 18:00责任编辑:游小芳关键词:维纳
知识推荐
- 最新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内容全文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古罗马数字(古罗马数字1到10)
- 1-5分纸币回收价表2023?(1953年的纸币回收价是多少)
- 初代吸血鬼第五季两兄弟为何赴死了 初代吸血鬼第五季两兄弟为何赴死是第几集
- 偷星九月天中的十号是谁啊,是不是还有群一号到十二号的人开发了第七?
- 蓄电池的容量指的是什么?
- 肠粉怎么做(顶级肠粉酱汁的配方是什么 广东肠粉怎么做才好吃大全图解)
- 索尼m3最新固件(索尼a7m3有10bit吗)
- 失忆症游戏(外媒高分评价,这款经典恐怖游戏《失忆症》的正统续作怎么样?)
- 中庭地白树栖鸦的意思是什么
- http协议是什?http协议是什么
- 黑桃女王什么意思 qos黑桃女王
- 洋芋是土豆吗 土豆和马铃薯的区别
- change是什么意思(change什么意思)
- 闲梦江南梅熟日下一句 梅的诗词对联
- 电流互感器的参数介绍图片_电流互感器的参数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