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国家法定假日春节放几天

发布时间:2023-09-17 03:59责任编辑:吕小小关键词:春节,国家

国家法定节假日(过年)放几天假?

多年来,春节(中国新年)的全国性假期固定为三天:除夕、初一和初二。但是,为了老百姓过春节,春节假期又暂停了十天。

2022年春节假期为1月31日至2月6日(后四天周末休息)。

春节几天法定节假日

春节3天法定节假日。

春节的法定节假日是3天,这三天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初一、正月初二、正月初三,现在春节一般是调休放假7天。节假日一般都是根据国家和民俗的风俗习惯决定的,我国的节假日时间一般都是固定的,没有特殊情况不会改变。

春节来历已久,承载了文化历史底蕴,一般在春节的时候都会进行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等风俗。同时,全国各地对待春节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不同地区有着属于文化的特点,在细节上也会有所差异。

春节习俗

1、拜年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亲朋好友、邻里间互相祝贺新春,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大年初一早晨,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在家中给长辈拜完年后,再向左右邻居、亲朋好友相互登门拜年,说吉祥话。

2、放开门炮仗

大年初一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在劈里啪啦的爆竹声中,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新的一年就开始了。

春节法定假日是几天

法定假日春节是放假3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

2018年其余法定假日放假安排如下:

元旦放假安排:12月30日至1日放假调休,共3天。1月2日(星期二)正常上班。

2018年春节放假安排:2月15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7天。

2018年清明放假安排:4月5日(清明节)4月6日(星期五)4月7日(星期六)放假,共3天。4月8日(星期日)上班。

2018年4月29日至5月1日放假,共3天,28日(星期六)上班。

2018年端午放假安排: 2018年6月16日至6月18日放假,共3天。

2018年中秋节放假安排:2018年9月22日至9月24日放假,共3天。

2018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10月1日(星期一)、10月2日(星期二)、10月3日(星期三)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9月29号(星期六)、9月30号(星期天)公休调至10月4号(星期四),10月5号(星期五)。

扩展资料: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法定节假日的休假安排,为居民出行、购物和休闲提供了时间上的便利,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资料:

法定假日_百度百科

春节法定假日几天?

春节的法定节假日是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春节放假安排:2018年2月15日至21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1日(星期日)、2月24日(星期六)上班。

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第二项,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各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或纪念要求,由国家法律统一规定的用以进行庆祝及度假的休息时间。法定节假日制度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经济社会的多个方面,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扩展资料:

法定节假日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法定节假日)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我国节假日包括三类,其中有两类为法定节假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644号;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

2013年12月11日。

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

国务院决定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作如下修改:

将第二条第二项修改为:“(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本决定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 

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根据2013年12月1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三次修订。)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法定节假日分类:

各国对法定节假日的规定不太一样。

第一类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  (四)劳动节,放假1天  (五)端午节,放假1天  (六)中秋节,放假1天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

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地方性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其他特定群体的节日限于特定群体或局部地区。

第二类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三类

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