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瑾妃(瑾妃为什么不帮珍妃)

发布时间:2023-06-10 22:17责任编辑:冯大明关键词:瑾妃

光绪帝瑾妃生平简介 瑾妃是怎么死的

端康皇贵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是光绪帝仅有三位后妃之一。瑾妃有一妹,同为光绪帝妃,即珍妃。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个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分入宫。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妹妹(珍妃)被入选宫中,初封为瑾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妃,光绪二十年因珍妃忤逆太后而受株连,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

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尊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宣统帝逊位后,小朝廷为之上徽号“端康皇贵太妃"。

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24日),瑾妃病逝于永和宫中,年51岁,并以端康皇贵妃的身份葬于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

瑾妃不得慈禧喜爱,为何后来在溥仪面前很有威风?

瑾妃虽不得慈禧喜爱。但是她后来能在溥仪面前耍威风,那是因为瑾妃活的比慈禧久,也比隆裕太后久,而且后来还得到了袁世凯的支持,也算是熬出了头。

瑾妃是光绪帝的女人,她和光绪最喜欢的女人珍妃是亲姐妹,当初瑾妃和珍妃,还有隆裕太后,一起被慈禧安排到了光绪帝那里,但是光绪帝只喜欢珍妃一个人,对于隆裕太后,还有瑾妃都不搭理,隆裕太后是慈禧的娘家侄女,也正是因为有这一层关系,她才能成为皇后,后来又变成隆裕太后。再看瑾妃,虽然她们都是一起进宫,但是瑾妃知道自己长得没有珍妃漂亮,又不如珍妃聪明,所以她一直也不争不抢,就算慈禧针对她,她也没有怨言,所以后来八国联军来的时候,珍妃被填了井,而瑾妃却跟着慈禧太后一起逃了。

直到慈禧和光绪都去世以后,溥仪继位,隆裕成为了太后,而瑾妃也成为了太妃。因为以前瑾妃没有和隆裕太后做对过,所以隆裕太后掌权,也没有针对瑾妃,瑾妃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反观隆裕太后,又要操持国事,又要照顾溥仪,难免脾气就大了,所以溥仪也跟她不亲近,反而跟瑾妃走得比较近。所以隆裕太后去世以后,瑾妃得到了袁世凯的支持,抚养溥仪,成为了太妃之首,这个时候,没有慈禧了,也没有隆裕太后了,瑾妃的春天来了。

以前的她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现在虽说时势不同了,但是他们还在紫禁城,还有个小清廷。而瑾妃这个时候是小清廷里权力最高的那个人,所以瑾妃变了,不再是唯唯诺诺的,她开始处处管制溥仪,管制其他太妃,甚至对宫女太监也很苛刻,一时间大家都对她怨声载道。

中国历史上最丑的妃嫔瑾妃,为何13年尸体不腐?

个人认为,古代时候的许多科技并不落后,甚至有些比现在还要先进。古人对于保护尸体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法,首先用很独特的方法制作防腐材料,具有稳定永久性,其次对入殓的棺材的材质进行精选,具有一定的防腐驱虫效果,最后入棺后进行了密封,放棺材的地方干燥通风。从而具备了存尸千年而不腐的条件。

瑾妃虽然没有皇帝的宠爱,但她自己还是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时常写字、下棋,同时还尝遍了人间美味,属于典型的“吃货”。她的最爱是酱肘子,隔三差五就要吃一次。因为她贪吃,所以身体特别丰满,人们送她外号叫做“月饼”。民间开玩笑说她吃酱肘子吃多了,导致不腐烂的。这当然没有啥依据,以讹传讹罢了。

瑾妃是礼部左侍郎长叙之女,在家中排行第四。她因长相一生都没有获得光绪皇帝的宠幸。民间传说处子之身或许也是导致不符的一大原因。

瑾妃在1925年病逝,棺椁安葬在清西陵,也就是崇陵妃墓园内,她也因此成为清西陵内最后一位入葬的皇妃。其一生的命运和漂亮的姐姐珍妃天差地别,令人唏嘘不已。

民间的捕风捉影的说法认为:吃肘子和处子之身导致的不腐。我们更应该相信如今的科学解释:用的天然防腐药水浸泡了尸体,同时用了上等防腐棺木,密闭后,放的位置正好保持了通风干燥的地方所致。

瑾妃在光绪年间和姐姐珍妃不睦,逼死溥仪生母,如何评价她的一生?

瑾妃和珍妃是亲姐妹,瑾妃是姐姐,都是光绪皇帝的妃子。后人了解珍妃比瑾妃多,前期瑾妃是个非常低调的妃子。但是再低调,也不代表没有脾气,后期就变得很专权。想把自己变成慈禧。

(瑾妃,珍妃亲姐妹俩,看起来不像啊?)

瑾妃是个身体不好的胖子(得了大脖子病)

1913年2月,隆裕太后去世后,同年3月,溥仪随即尊她为“端康皇贵太妃”。我们现在看到的瑾妃照片,长相比妹妹差,体型肥胖,其实,她是得了病,她40岁以后,就患上了甲状腺肥大症,俗称“大脖子病”。所以照片上的她,脖子粗大,眼睛凸起。

(瑾妃真像)

成了后宫之首,开始效仿慈禧,瑾妃是个专权的女人

自从隆裕皇太后1913年去世后,瑾妃就觉得自己的好日子要来了。此时的后宫中,再也没有了慈禧皇太后,再也没有了隆裕皇太后,幸存的只有4位妃子:敬懿皇贵妃、庄和皇贵妃、荣惠皇贵妃,和她自己。而前3个都是先皇的先皇同治帝的妃子,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利,只是养老等死而已。瑾妃成了后宫之首!

(左一瑾妃,中间慈禧太后,右一隆裕皇后)

此时的瑾妃独断专行,掌权后宫。她于是效法慈禧皇太后,开始变得专权。经常命令溥仪称她为“皇额娘”,时常不把溥仪放在眼里。虽然此时民国已经成立,但是紫禁城还算是一个小朝廷,溥仪还算是紫禁城里的皇帝。

溥仪面子上过不去,终于有一天,在众人的怂恿下,公开与瑾妃大吵一场。

(瑾妃和小溥仪)

瑾妃很记仇

瑾妃不服气,要说这瑾妃也是够狠的,为了出这口气,她将溥仪的母亲瓜尔佳氏、溥仪的奶奶刘佳氏一同宣召入宫,对她们进行威逼恐吓。这可把奶奶和母亲吓坏了,婆媳俩下跪苦苦哀求,并且向瑾妃保证:让溥仪当面向瑾妃道歉。

溥仪迫于无奈,撂下皇帝的脸面,向瑾妃赔礼道歉。可是没想到,经此一事,溥仪的母亲回家后吃了一肚子火,个性刚强的她从未蒙此羞辱,到家后竟然口服鸦片自杀身亡了。

瑾妃听闻这事后,也是非常害怕溥仪追究责任。从此改变了对待溥仪的态度。直到老死。

(瑾妃墓)

瑾妃墓被盗!

1924年10月20日,51岁的瑾妃因病而死。同年11月5日,紫禁城小朝廷的皇帝溥仪就被冯玉祥驱逐出去。直到11月19日才将瑾妃灵柩迁葬到广化寺暂放了1年。1925年10月29日才正式葬入光绪帝崇陵妃园寝东边。

1931年秋,清崇陵光绪帝以及隆裕太后棺椁内随葬品被盗;

1938年底,以关友仁为首的8名盗匪盗掘了崇陵瑾妃墓,掳走了墓里所有的随葬宝贝。

瑾妃晚年终于熬出了头,溥仪为什么说她是另一个慈禧?

光绪帝的两个妃子——瑾妃和珍妃,两人是同胞姐妹。这对姐妹中,以妹妹珍妃最为有名,而姐姐瑾妃则默默无闻。今天,就来说说这个瑾妃,以及她的结局。

光绪十四年(1888年),15岁的姐姐和13岁的妹妹同时入宫,姐妹都被封为嫔,姐姐叫瑾嫔,妹妹叫珍嫔。瑾嫔长相普通,体态略胖,性格沉稳;珍嫔姿容俏丽,聪明伶俐,活泼开朗。孤独苦闷的光绪帝对妹妹珍嫔一见倾心,宠爱有加,而姐姐瑾嫔则相形见绌,如同妹妹身边的丑小鸭,备受冷落,只能选择与世无争。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姐妹二人被晋封为妃。没过多久,因妹妹珍妃忤逆慈禧,瑾妃也受到牵连,被降为了贵人。第二年,才恢复妃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珍妃被慈禧害死,瑾妃随着慈禧和光绪帝出逃,一年多后返回皇宫。

光绪帝死后,即位的溥仪尊瑾妃为皇考瑾贵妃。隆裕太后去世之后,溥仪又尊他为端康皇贵太妃。到了这时,瑾妃总算是熬出了头,成为了宫中四妃之首(另有同治帝的瑜妃、珣妃、瑨妃)。

瑾妃患有甲状腺肥大症,脖子粗大,眼睛外凸,脾气也不像从前那样温和了。可能是压抑太久了,此时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瑾妃变得很专横,飞扬跋扈,把自己视作皇太后,俨然就是这个皇宫小朝廷里的主宰。她作威作福,任意打骂宫女、太监,将看不顺眼的人逐出宫去。她还处处干涉溥仪,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强迫溥仪称呼她为皇额娘。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说瑾妃以慈禧为榜样,一心一意地模仿慈禧。

后来,宫中的很多人都对瑾妃不满。溥仪在身边人的怂恿之下,公开与瑾妃大吵了一架,使瑾妃很没有面子,溥仪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瑾妃为了出这口气,把溥仪的祖母刘佳氏、母亲瓜尔佳氏召进宫中,对她们施加压力,厉声训斥。她们吓得跪地磕头,苦苦哀求,答应劝溥仪给瑾妃赔礼道歉。最后溥仪经不住祖母和母亲的苦劝,被迫给瑾妃道了歉。

但是溥仪的母亲性格刚烈,之前从未受过别人的侮辱,回去之后就吞鸦片自杀了。瑾妃知道后,非常恐惧,害怕溥仪追究此事,于是改变了对待溥仪的态度,再也不敢干涉溥仪了,两人的关系才逐渐缓和。

1924年,瑾妃病死,享年51岁,溥仪赐谥为温靖皇贵妃。半个月后,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当时瑾妃的棺材还停放在宫中,又过了半个月才从宫中移出。1925年,遗体葬在了光绪帝陵墓旁边的妃园陵中。

瑾妃其貌不扬,关于她的事迹也很少。不过,与妹妹珍妃相比,她结局要幸运很多。

瑾妃漂亮的和族人照片 历史上瑾妃和珍妃是什么关系

瑾妃与珍妃是姐妹。

光绪帝瑾妃,他他拉氏,是珍妃的姊姊。瑾妃从入宫后一直住在永和宫,直到民国十三年亡故。瑾妃一生,持守唯谨,与世无争,心忠厚而福泰,宫中称为「胖娘娘」。作为光绪皇帝的女眷,瑾妃和隆裕皇后一样,是徒有虚名的;但她与妹妹珍妃的情谊很深,封于珍妃的专号,她也能安然处之。

姐妹俩都喜爱读书,也喜欢《红楼梦》,曾召请画师到长春宫绘制红楼壁画。珍妃因触怒慈禧被降为贵人之时,瑾妃也受到牵连,同时降为贵人,又同在那年冬天恢复妃子名号。不同的是,瑾妃没有失去自由。瑾妃和她的妹妹珍妃,都素爱丹青,也十分讲究生活品味。瑾妃晚年所作的书画尚有存世者。(图中左为瑾妃,右为珍妃)

扩展资料

珍妃与瑾妃

珍妃与其姐瑾妃自幼随伯父长善在广州长大。广州将军长善虽为武将,却喜揽交文人墨客,他曾聘文廷式教习两位侄女读书。文廷式乃一代名士,后连榜高中得为榜眼。广州是五口通商的最主要口岸城市,开放最早,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接触最早最多,受影响也最大,思想较内地开放许多。

加之长善本人广交名人雅士,其中多具有先进思想的著名人物,这些都对珍妃的思想和个性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再者,他的两位长兄志锐、志钧也都是思想比较开明的人物,她的母亲也很开通,整个家庭对她的熏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珍妃十岁那年,长善卸任广州将军,她与姊姊随同北返北京。珍妃白皙无瑕,五官清秀俊美,而且聪明伶俐,性格开朗。瑾妃稍逊于其妹,但也称得上美人。

光绪十四年(1889年)十月初五,珍妃两姊妹被入选宫中,慈禧太后选定其弟(副都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为光绪帝之后,同时封13岁的她为珍嫔,15岁的姐姐封为瑾嫔(嫔为八等后妃中的第五等,次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端康皇贵妃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