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考“中外合作办学”是什么?
填报高考志愿中外合作办学是什么意思?
华龙。com 5月23日12点。近年来,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总会看到“中外合作办学”的字样。但是你知道它是什么吗?昨日,重庆教育考试院邀请了重庆科技大学的陈海洋、罗劲松、杨军三位老师,就“中外合作办学”问题进行解答。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是指经教育部批准,由外国大学与中国境内的大学联合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例如:
Xi安交利物浦大学、昆山、unnc杜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密西根联合学院、上海大学、悉尼商学院、北京大学、西南大学西塔学院、莫斯科大学(由西南大学和澳洲塔斯马尼亚大学合办)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中外合作办学者不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是直接在某一大学的某一学科或专业进行合作。例如:
重庆科技大学和韩国科技学院联合举办了中韩本科生和研究生合作项目。复旦大学与法国里尔第二大学合作举办管理学本科教育项目。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吕贝克大学合作开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教育项目。重庆交通大学与英国鲁森比亚大学合作。这些就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任何一所大学都不是实质性地引进国外教育资源,只是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与国外大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一般的校际交流项目、国外大学预科班、双学位项目、双语教学项目、引进国外大学的部分课程等。,这些都不属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范畴。
“计划内投保”和“计划外投保”的区别
“计划外招生”是指学校通过自主招生方式招收的学生。比如通过电话联系考生和家长,学生不需要填报高考志愿,只参加学校自己举办的入学考试(有的会参考高考成绩和英语单科成绩)。先是在中文学校拿到了相应的学分,通过了语言测试,然后被合作学校录取。毕业后拿到了外校颁发的毕业证。
“计划外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只能颁发国外大学的学位证书。选择“计划招生”计划最简单、最保险的方法就是查看重庆市招生计划编报年度特刊中的“招生专业目录”。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的四种培养模式
1、“2+2”分段培养模式
高考通过后,学生在国内高校一、二年级就读,最后两年可自主选择国内院校或国外合作院校就读,专业相同。
2、“3+1”分段培养模式
学生通过高考后,前三年在国内高校学习,最后一年可自主选择在国内高校或国外合作高校学习,专业不变。
3、“4+0”分段培养模式
考生被录取后,学生将在国内上课四年,而不是出国,只是采用国外的教学计划和考试方式,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和教授。教学模式与这家国外合作机构一致。比如重庆理工大学的中韩合作办学就属于这种模式。
4、混合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