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24 14:34责任编辑:陶小雨关键词:网络
  关于网络对学生影响的调查报告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网络在给我们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为了深层次调查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学工处学生工作信息中心进行了此次调研。本次共发放问卷2250份,回收2183份,回收率为97%,现将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一、基本情况调查
1、您每周上网的平均次数为多少?
A、两次以内       B 、三至五次  C、基本每天都上     D、基本不上 
  
2、一般情况下,您每次上网的时间大约为多少?
A、2小时以内            B、2—5小时               
C、5—8小时             D、8小时以上      
3、您平时上网主要做什么?
A、查资料学习        B、看电影            C、聊天         
D、打游戏            E、浏览网页打发时间  F、其他           
调查表明,有部分学生可以有效的控制上网时间和上次数,而且上网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搜集学习资料,不可否认,网络以其高容量和高效率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很多同学的得力助手。
  但是更多的同学喜欢上网聊天、看电影、玩游戏等,网络娱乐无疑成为同学们课外网络生活的主题曲,同学们普遍认为上网聊天可以任意倾吐心里的感受,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甚至找到感情的寄托。但沉迷于网络上势必减少同学正常的学习时间,这不但不利于学习,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聊天、看电影是校园网的主流,打游戏可以说在校外网吧蔚然成风。有些同学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以至荒废学业。这样的同学大一居多,大一新生刚接触网络,对其充满好奇,再加上自制力不是很强,不善于支配时间。而高年级的同学自制力较强,再加上大二面临考四级,大三面临考研,大四面临就业,也就没多少时间上网娱乐了,更多的是上网查资料和网上求职。
  下面笔者就网络主要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控制网络的负面影响做进一步探究。 二、网络主要的负面影响 3、您认为迷恋于虚拟网络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什么? A、影响睡眠障碍,体力透支 B、人际关系的淡化 C、产生消极的道德和价值观念 D、成绩下降,学业荒废 E、心理健康受到了影响 F、其他 通过以上问题可以发现网络对于学生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影响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是身心健康、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 影响学习成绩。
   学生的本职工作就是学习,而在现实的校园中有部分同学却不愿意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产生了很强烈的厌学情绪,网络作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学习气氛与学习环境,在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且有13%的同学认为网络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很严重的下降;有80%的学生承认自己抄袭过网络上的论文等资料,这不利于独立思维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反而会使学生养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一遇到问题就求救于网络,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强化了学生“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了学生“想”的思维方式。
  这都说明了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校学生的学习,有悖于我校建设优良学风和迎接百年校庆的大环境。 影响身心健康成长。大学时代是一个人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至关重要。迷恋网络世界,一方面挤占了课余体育煅练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不利于养成健康的体魄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也不利于学习。
  另一方面,长时间的上网,也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弱,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身体健康。在调查中,有近80%的学生认为自己周围的学生曾经浏览过不健康网站,并且近一半的同学承认自己的心理健康情况受到了网络的不良影响。 5、对于前一段时间大学生上网猝死的报道,您有什么看法? A、上网对身体有很大损伤,自己以后要减少上网时间 B、偶然现象,跟上网无关 C、上网也许会对身体有损伤,但自己不会减少上网时间 由上题可以看出,仍有23%的同学执迷不悟,认识不到长时间上网对于身体的损害。
  这都说明了我们很多学生对网络的不良影响的抵制力还有所欠缺。 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 大量的网络信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但是这些信息都是没有加工筛选的原始信息,良莠不齐。在各种信息观点自由表达的网络上,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追求奢侈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注重感官刺激的庸俗情趣,乘信息大潮汹涌而来。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不够成熟,还没构成一个很完整的体系。大量的接受这类信息,势必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在调查中有15。8%的学生认为网络上不需要讲道德或者对于需不需要讲道德持无所谓态度,说明我们有一部分同学的道德观受到了冲击与影响。
  并且有65。8%的同学认为自己周围的一些同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了网络的冲击。 影响现实人际交往。 大学生刚刚步入成年,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渴望获得更多与成年人身份匹配的自由。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了自由交友的天地。这种交友是以网络为中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化的交流角色为主体的交友方式,具有间接、虚拟、平等、自由的特点。
  这种特点使得中学生可以在网上宣泄自己内心真实感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过上网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而且网上交流是虚拟的平等交流,可以自由选择交流对象。正是大学生内心渴望的一种交往方式,极具吸引力。大学生的性格尚未最终定型,长期迷恋网上交友,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他们与真实世界的交往能力,严重的还能导致心理疾病。
  我校有部分外省学生,若不能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由于不适应新环境,缺乏朋友,很多同学都会产生孤独感,这时就有部分同学就通过上网来弥补自己的孤独感,长时间沉迷于虚幻的世界,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更强烈的孤独感,感到不再适应——不愿再与他人交往,这样的恶性循环继续下去将产生严重的后果。
   三、应对措施 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网上世界的精彩丰富和网络文化的简单快捷,对于大学生具有极大吸引力,因而也极易沉迷上“瘾”。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上网会对人的心理产生障碍而禁止或阻止学生上网。但对因上网而导致心理障碍的学生应积极疏导。
  首先,是防患于未然。学校辅导员老师和班主任应在学生迷恋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是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同学、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学校辅导员老师和班主任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树立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在西方的价值观和腐朽生活方式、黄色信息面前,能够辨别是非好坏,能够自觉地抵制诱惑。
   加强对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目前还没有成熟和有效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来约束上网行为。上网人只是按照自己在信息网络中的需要来活动,这就对现实社会中主导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使其约束力明显下降。当前,我们应该加强学生的上网道德规范教育,使他们从一开始就能按照一定的规范参与网络活动,以免等到以后问题大量出现后再回头来矫正。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与管理。这需要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干预,面对网络上良莠参杂的信息流,有必要建立有关的监控机制,可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特别是有关技术部门,应承担起保护学生的重大职责,及早研制出能“过滤”有害信息,为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信息的软件。
   加快教育网络的建设。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计算机网络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各种教育网络也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提供的内容明显缺乏对学生学习功能的开发,且趣味性、信息量等却远不及互联网。在加快建设步伐的同时,有必要对已建的教育网络进行改造,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访问,使之成为学生喜爱的网络。
  学校设有多个电子阅览室,但是周边的网吧的生意却依旧很红火,原因是学校的机器陈旧,网速慢,不能满足同学的需求,倘若可以提高学校的计算机及其应用网络,则可以有减少学生外出上网的人数,便于集中加强管理。 与地方政府协调合作。国家法律明令禁止学校附近一定范围内禁止设立网吧,但可以看到,有很多网吧离我们学校仅一街之隔,甚至有些网吧就开设在学校的门口。
  学校应该协商有关机构取消这些网吧,消除校外网吧对我校学生的不良影响。 总之,网络对学生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使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