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立体快巴的外形特点?读《立体快巴》有感300字

发布时间:2023-05-11 02:32责任编辑:游小芳关键词:特点,300字

立体快巴的外形特点

1、立体快巴上层用来运送人群,共有四节,车厢宽6米,高度在4.5米左右。按照设计,其一趟运送人数可达1200人至1400人。按40辆40公里线路往返计算,日可载客约40万人次,规模与地铁相差无几。2、立体快巴下面是空的,真正所占的空间只是两条车道两边的车道线的宽度。只要高度不超过2米的车辆均可以在其下方行驶,如同穿梭在移动隧道里一样。3、立体快巴最高时速60到80公里,平均时速40至50公里,而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城市普通公交大巴平均时速约15至20公里左右。“立体快巴”承载的人数是普通大巴的几十倍,而其造价更只有地铁的10%。4、外形与地铁或城铁列车有些相似,横跨道路两边,上层用来运送乘客,下层则是空的,可以通行2米以下的小汽车。以此避免公交车和小汽车争路的现状

读《立体快巴》有感300字

  我在《我们爱科学》里看到一种奇趣无比的东西——立体快巴。 ?  立体快巴又被称为踩高跷的公交车。它有六米多宽,四米多高,下面是空的,高两米以下的车辆可以从它下面穿过,就像通过一个移动的隧道。听起来有点像在科幻电影里面吧?其实它用起来非常简单,只要马路宽度在三车道以上,而且在两条行车道上铺好供巴士行驶的钢轨就行了。大家一定还不知道它的成本吧?它的成本合起来只有地铁的10%,而它的乘客运载数一点也不比地铁少。立体快巴的速度要比一般的公交车要快,无论是开动还是停开,都不影响下面汽车通行,节省了下面的路面时间。要转弯时,方向灯会提醒下面的车辆暂时停下来,等立体快巴转好了弯再通行。另外,它还装有雷达,会对超出高度的车辆发出警告。 ?  乘客坐在立体快巴上,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别怕,立体快巴装备了先进的逃生系统,遇到意外会自动打开逃生梯,让乘客滑到地上,又快又安全。立体快巴使用的能源是电和太阳能,可以保护环境。 ?  相信立体快巴会在将来广泛使用。

立体快巴的主要意义

“立体快巴”的发明是全世界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及所有公共交通领域的一次革命, 开创了城市交通道路上空空间再利用的新模式。“立体快巴”的创新点主要是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交通干道立体的空间,达到减少公共交通道路资源的占用量。“立体快巴”,采用完全的电力驱动,利用超级电容实现快速充电,彻底实现零排放。另外建设中在站台顶面以及天桥顶盖都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为车辆及站台提供有效的清洁能源电力补充来减少碳排放及减少空气污染。低碳经济要低廉投入,节能减排,低碳交通更需要创新,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参与。“立体快巴”的问世充分体现了低碳交通解决方案社会化、实施模式多元化、资金投入市场化、利用空间集节化、实施建设现代化、设施使用人性化。

空中巴士(巴铁/立体快巴)是否为骗局能否实际应用

我记得这玩意2010年叫立体快巴来着。它看上去只是对现有道路和轨道交通进行了改进。一般人仅凭直觉判断的话,会认为有问题但都能解决。然而它的每个改动都不小,每个都需要投入时间、资金和专业力量去论证和试验。轨道交通是一个专业高度细分的行业,短时间内绝对是做不出来的。这个东西下面的净空,据他自己说,下方净空只有2.2m。要保证超高的车辆不进入相关车道,必须有很严格的限制措施,他自己是这么说的“巴铁”行驶线路是半封闭的,小汽车通行需要有专门的入口和口,该出入口设在“巴铁”站点,机动车可在站点驶入“巴铁”内,即“巴铁”下边的车道。然而很明显他还在说平交路口的问题“巴铁”适用于在主要交通干道通行,完全参照快速公交(BRT)优先的法规。所谓BRT优先就是在平交路口上通过控制信号灯来优先通行。所以平交路口是有的。那么怎么防止超高的车辆从平交路口进入相关车道?他完全没说。想要自洽的唯一办法是每个平交路口都装一堆限高杆。但这意味着所有垂直道路都只能通过不超过2.1m的小客车了。要么搞一些比列车下方洞口小一圈的限高杆,真是个美丽的风景。(由于车下净空只有2.2m,这个方案不太可行。)在我看来,这已经只能是构造一个只限高度不及2.1m的小客车通行的全封闭快速路了。notes:这个快速路的出入口并不是永远都能通行(因为列车开过来的时候是会遮挡住出入口的);而且因为在站里,列车要加速减速上下客,出入口不能出入的时间比想象的还要长一点。如果利用既有快速路,所有的桥都要加宽(他自己说的)。

北京立体快巴明年试运行,何谓立体快巴

立体快巴,这种车辆采取有人看管的自动驾驶方式,有紧急情况时,踩刹车即可,既解决了地铁的造价高,又解决了快速公交占道拥堵的问题,立体快巴上层用来运送人群,共有四节,车厢宽6米,高度在4.5米左右,按照设计其一趟运送人数可达1200人至1400人。2010年8月24日,上层载客下层通车的“立体快巴”项目进入制造环节——快巴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交给南车集团,由该集团进行首辆车的设计和制造。此前,快巴已通过专业机构的安全性评审。明年年底,立体快巴将在北京门头沟载客运营。

立体快巴是否是一个好的创业机会

不是。立体快巴利用既有城市道路设施的可操作性很低。立体快巴载客1200人,加上自重,几乎和整列地铁重量相当,这就需要特殊的桥梁和路基来支撑,也需要特殊的地基处理,否则用不了多久,城市道路必定被碾压得千疮百孔。车厢下面预留的空间约为2米,那些净高超过2米的大型车辆,只能跟在立体快巴后面亦步亦趋或被迫改行其他线路,会严重影响行车效率,增加城市道路的负担。立体快巴的保养维护必须单独选址修建专用的维修停车场地,配置必要的检修设备和人员。立体快巴采用太阳能或市政电网来供电,可如今太阳能的应用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存在很多技术瓶颈。而采用市政电网供电,就需要修建成套的牵引供电和变电设备,不论是采用第三轨供电还是架空线路供电,都难以实现。立体快巴是宽体高架电车,介于大巴与有轨电车之间,行驶于轻轨铁路而成为巴铁即快巴铁路,上层运送人群,下层空空有窗有灯而通行车辆,多车厢以便转弯。

立体快巴的优势介绍

“路上最多的车是私家车,但最矮的车也是私家车,城市立交桥底的高度大约是4.5至5.5米,‘立体快巴’就是利用了2米以上、4.5米以下的空间。”发明“立体快巴”的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宋有洲说,一般巴士和快速公交系统(BRT)污染大、噪音多,且占用路面资源,而地铁投资成本高、建设时间长,“立体快巴”刚好能避免以上缺点,并能令塞车情减少20%至30%。 这种巴士以城市公用电力和太阳能为动力,亦可用超能电容充电,“碳排放”为零。四节车厢共宽6米,约相当于2条行车线的宽度,行驶在两边各0.6米宽的轻型轨道上,高度在4.5米左右。宋有洲说,若立交桥底刚好是4.5米,可以掘低路面迁就。巴士最多可载约1400人,如遇紧急情况,可由紧急通道逃生,原理与飞机的逃生气垫类似。“立体快巴”行驶速度约60至80公里,较一般巴士快。它可与设在路边的“巴士站”对接,无论是直行、停站,都不会影响底下汽车的通过。巴士底部和后方还设有感应警报,提醒超高车辆不要驶入,或提醒“车底”的车不要太贴近两侧,在其转弯之前亦会发出警报,提醒底下司机停车等候。此外,夜间不使用时,“立体快巴”可停泊车站,不需另占停车场,亦不影响下方车辆继续通过。 “立体快巴”在5月份的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上海世博会亦有介绍。北京门头沟区准备铺设187公里的“立体快巴”轨道,预料今年底动工,每公里造价约5000万人民币,较地铁每公里造价5亿至8亿低得多,一年可建40公里,而建40公里地铁则需3年。宋有洲说,“菲律宾、印度、墨西哥等几个国家,也要跟我们买这一技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道路堵塞严重,北京更被称为“首堵(谐音“首都”)”,当局虽以低票价吸引市民多搭地铁、减少驾车,但塞车情况有增无减。

立体快巴是什么

立体快巴:介于有轨电车和大巴之间,行驶于轻轨铁路而成为巴铁即快巴铁路,上层运送人群,下层空空有窗有灯而通行车辆,多车厢以便转弯。它不影响旧有交通,且提高城市繁忙道路的空间利用率,既解决了地铁的造价高、又解决了快速公交占道拥堵的问题。2016年7月19日,周口港区巴铁项目暨未来家园安置区四期、车站北路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举行。巴铁项目发明人总工程师宋有洲说:“巴铁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00亿元人民币,2020年将全部建成投入运营。”

立体快巴的简介

在北京西郊的门头沟区,不久之后有望见到一种“立体快巴”(straddling bus),它沿轨道行驶,上方可载客1400人,悬空的下方可让高2米以下的汽车照常通过,令塞车情况减少20%至30%,造价仅是地铁的一成。在科博会现场,正在展示立体快巴交通系统立体快巴,这种车辆可以按照地铁的运营模式,采取有人看管的自动驾驶方式,有紧急情况时,踩刹车即可,既解决了地铁的造价高,又解决了BRT(快速公交)占道拥堵的问题,立体快巴在北京科博会上全球首亮相。研发设计这种新型交通工具的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表示,门头沟区科委已经在和他们接洽这个项目,“立体快巴”有望在门头沟内使用。另据报道,门头沟区科委主任张文波表示,“立体快巴”只是“中芬生态谷”绿色交通体系中的一部分,仅是备选方案之一,可能用,也可能不用。张文波强调,“立体快巴”只是一个规划设想,离立项还远着呢,因为它连产品都没有,各种产品的技术说明也没有,这是不可能立项的。“立体快巴”要走进门头沟,首先要把车生产出来,然后进行各种测试,涉及如车辆设计、性能、道路设置等可行性、安全性问题。张文波表示,“只要有一项测试指标不合格,立体快巴就不可能出现在门头沟。如果连车都生产不出来,那就啥都不是了。” 张文波称,如果车能生产出来,而且达标,那么,今年年底,门头沟区的轨道就有望开建,预计明年7月份,首辆车将上线试运行。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海在2010年6月接受采访时介绍:“立体快巴要走上马路,真正成为老百姓出行的交通工具,预计还需3年左右的时间。”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