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王铮的王诤同志生平

发布时间:2023-06-09 19:36责任编辑:姜先生关键词:王诤

王铮的王诤同志生平

王诤,原名吴人鉴,1909年5月16日出生于江苏武进县。1928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通信科,1930年12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是毛主席、朱总司令亲自任命的我军第一个无线电台的队长,继而出任红军无线电大队大队长、红军无线电总队总队长、军委总司令部第四局(通信联络局)局长等。解放后,历任中央军委第三局局长(后改为通信部部长)兼国家电信总局局长,邮电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主任兼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等。1955年授中将军衔。

王诤同志是中央苏区和我军无线电通信事业的创立者,是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他对我军的无线电侦察事业、通信事业、电子对抗事业、机要保密事业等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毛泽东同志曾亲切赞誉说:王诤同志是有功的,他是我军通信工作的开山鼻祖。李先念同志对王诤同志评价:半部电台起家,一生征战为民。真实而形象地说明了王诤同志的一生。1978年8月13日,王诤因患癌症,医治无效,病逝于北京。

解放前,王铮同志“为中共中央、为工农红军立下了大功(毛主席语)”,解放后,更是为中国电子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王铮同志在解放前后曾三次出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一职。2006年5月30日,总参通信部杨文俊副部长在王诤中将位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园内的铜像落成仪式上说,王诤同志开创了我军无线电通信、无线电侦察和红色政权的新闻广播事业、气象事业,创建了中国电子工业和人民邮电事业,在雷达、电子对抗等诸多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说,直到今天,国家信息产业部、中电集团以及航空航天、遥感遥测、广播电视领域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等各产业集团、各大运营商,都始终不忘王诤是电子行业的奠基人、开拓者。

196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组建第四机械工业部。3月25日,王诤被任命为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王诤立即组织专门班子研究制定电子工业的发展战略和方针。在他主持下,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逐个走访海、陆、空三军,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调查研究之后,经过多次讨论修改,拟就《关于现代无线电电子工业的作用和中国无线电电子工业发展建设问题的报告》,正式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这个报告系统地论证了现代电子技术同“四个现代化”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提出电子工业要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方针。

为了试制出中国半导体化的400瓦短波单边带航空电台,王诤亲自组织、督促检查。他指示该厂:“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不要死搬硬套,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充分利用中国的技术成果和元器件条件;整机厂要与元器件厂、研究所相结合,实行基础先行,以整机带基础,推动全行业的技术进步;在时间上要分秒必争;要号召全厂职工学大庆、学铁人,为改变国家落后面貌而苦干、实干、巧干。” 除第十研究所和714厂承担解析和试制任务外,还有几十个工厂和研究所参加协作,负责有关技术和配套元器件的研制攻关。在四机部机关则成立了专门的试制协调组,负责组织协调和调度工作。结果,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试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全半导体化的400瓦短波单边带航空电台。

在此基础上,王诤要求把这一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其他产品。先后派生出200瓦、50瓦、15瓦、10瓦以及800瓦、1.6千瓦、5千瓦、10千瓦、30千瓦等全系列的单边带短波电台,使中国的短波无线电通信设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种电台除部队装备外,还推广应用到有关国民经济部门。南极长城站所用的1.6千瓦短波单边电台,与北京等地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通信联络。

中国人民解放军李而炳少将当年如此评价王铮中将:“我有幸在王诤同志身边工作,他使我看到了一个忠诚党的事业、忠诚电子事业、忠诚通信事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典范,使我看到了一个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关心、爱护、保护科技工作者而他本人又是科技工作者这样一个知识分子的典型,使我看到了一个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榜样,使我看到了一个坚持原则、刚正不阿,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宁死不屈的光辉典范。王诤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8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品质、风范一直在激励着我、教育着我,使我象他那样为人民服务。”

电子工业开拓者王诤的生平简介

王诤,原名吴人鉴,字凤岗,号雨峰,曾用名王铮。1931年2月任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军委无线电 通信学 校校长。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无线电通讯事业创建者、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和卓越领导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电子工业开拓者王诤的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王诤的生平简介

王诤是我国老一辈革命家,他没有持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但他在革命事业的无线电通信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我国人民军队无线电技术的的重要奠基人。

王诤的原名叫吴人鉴,出生于一九零九年江苏的一个小农村里,一九二八年,十九岁的王诤考入黄埔军校进修无线电专业。第一次反围剿中被共产党俘虏,后来加入工农红军,改命王诤,不再使用吴人鉴这个名字。随后王诤参加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在反围剿中截获敌人的电报,帮助红军走出包围,并跟随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王诤在无线电上的突出成就直接影响了战斗的胜败。

在 抗日战争 中王诤的带领众人研究日军所用电报密码,最后 成功 破获,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如此的屡建奇功使得王诤在无线电事业成为当仁不让的领导人。

虽然王诤做出了很多贡献,但是在文革时期依然受到的林彪和_的迫害,但是王诤一边忍受批斗,一边在无线电事业上坚持工作,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十年文革过去后,王诤一如既往的工作的,过度劳累,于一九七八年在北京病逝。

王诤的子女

王苏民是王诤的长子, 毕业 于清华大学的无线电子系,精通雷达专业。身为王诤的子女,王苏民继承了王诤的衣钵,从学校毕业后,利用学习的无线电专业为我国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苏民讲述自己的父亲王诤自1928年离开家乡后,到去世那天都没有回过洛阳老家的村庄,由此可以想象到,王诤老先生光鲜的背后那一段曲折而令人落泪的一面。在王苏民的印象中,家乡的概念既模糊又清晰。王苏民将军很少回到家乡,一心投身于无线电雷达事业,一生的拼搏创下了无数辉煌,王苏民历任总参某部副部长、中央警卫局副局长、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副院长等职位;被授予少将军衔,无愧于王诤的子女身份。

有一次在记者采访之前,双方约定好采访地点,时间快要到了,记者到门口迎接;在下楼的时后,发现了一位老人,身材敦实、衣着朴素,打眼看去跟普通的退休老人并无区别,所以记者并未认出来,在几乎擦肩而过的同时,记者手中响起了来自那位退休老人的电话,谁也没想到这位平凡的退休老人竟然就是王苏民,曾历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副院长的王苏民少将。

王诤故居

王诤,我国无线电通讯事业的创始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电子工业的重要奠基人领导人。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出生于一九零九年的王诤参与了革命事业中的诸多大事,如第二、三、四、五次的反围剿,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这其中王诤的无线电技术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王诤也被称为军队的顺风耳千里眼,一九七八年王诤在北京逝世。王诤故居也因此长久时失修,房屋老化。2008年人们对王诤故居进行原地翻修,并建立王诤纪念馆以此缅怀王诤。

王诤故居坐落在江苏常州的武进区洛阳镇,王诤故居是其祖父在清末置办的房产。重新翻修后,王诤故居基本还原了固有的建筑格局。就连木漆颜色,日常的工具,王诤幼年时使用的桌椅等都保持原有的风貌。并于同年,王诤故居被列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说起王诤故居,就不得不说一下王诤的生平 事迹 ,抗日战争期间王诤数次破获日军电报密码,屡立奇功,帮助我国人民军队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权,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在提醒我国关注无线电事业的重要性。一九四零年,王诤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无线电广播站,及时发布消息,让广大民众第一时间接听到举国振奋的消息。

虽然王诤老前辈在一九七八年就去世了,但王诤故居还在,我国的无线电事业还在,英雄永远活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猜你喜欢:

1. 电子工程师简历

2. 计算机在机械和电子控制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3. 科技局局长就职表态讲话

4. 中国生产力发展历史阶段是怎么划分

5. 马云的互联网思维

此人被俘虏之后竟然主动参军,而且用了25年时间成为了开国将军,这个人是谁?

他就是王诤。他曾经是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毕业之后参加了对红军的一次围剿,战斗中被红军俘获。被俘之后,他主动要求参加红军,而在25年之后,他成为了我国的开国将军。

王诤是江苏人,20世纪初生人。初中毕业之后他就报考了当时有名的军事类学校,也就是黄埔军校,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他是一名优秀的无线电报务员。他被红军俘获之后,通过在红军队伍中的观察,他对红军这支队伍的认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在他的坚持之下,他由国民党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变成了红军中无线电的技术主要人员。

在此之后他跟随自己所参加的这支红军部队南征北战,并且一直积极为所在队伍建立有效的无线电队伍,积极培训无线人员和维修无线电设备。当时毛主席听了他的事迹后,还很开心的接见了他们,并且在当时就鼓励他们,要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为更多的人民群众做贡献。之后鉴于王诤同志在部队中所作出的贡献,他成功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我党人员。

就这样,王铮一直在部队中成长,一直在部队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之后抗战胜利,迎来了我们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之后,王诤也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而是担任了当时最高机关的通讯部的部长。在他参军25年之后,王征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了我国的开国将军。

王诤是什么时候死

王诤1978年病逝。

王诤(1909-1978),江苏省武进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王诤历史上是做什么的

王诤,1928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通信科,1929年春分配到国民党军第九师任无线电台报务员。1930年9月调第十八师张辉瓒部任中尉报务员。12月龙岗战斗被俘后加入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他是毛主席、朱总司令亲自任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个无线电台的队长,继而出任红军无线电大队大队长、红军无线电总队总队长、军委总司令部第四局(通信联络局)局长等。解放后,历任中央军委第三局局长(后改为通信部部长)兼国家电信总局局长,邮电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主任兼军事电子科学研究院院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第四机械工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总参谋部四部部长等。1955年授中将军衔。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