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棣的皇后 叫什么名字
皇后:明成祖仁孝皇后。
相关故事:燕王内助
洪武九年(1376年),徐氏被册封为燕王妃,徐氏待人处事,体贴谨慎,深受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喜爱。徐氏跟随燕王朱棣前往藩地,为孝慈高皇后守丧三年,她按照礼制素食淡饭。高皇后遗言中可以诵读的部分,徐氏都能将其一一列举不遗。
靖难兵起后,朱棣率军前去袭击大宁,李景隆乘机进围北平。当时朱高炽以世子的身份留守北平,凡是部署防御之事,大多受命于徐氏。李景隆猛烈攻城,而城中兵力缺乏,徐氏便激励将校、士兵、百姓的妻子,发给她们铠甲,让她们都登城拒守,北平城这才得以保全。
扩展资料
病重去世:
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徐皇后病重,她仍不忘劝告朱棣爱惜百姓,广求贤才,对宗室要以恩礼相待,不要骄养外戚。又告诫皇太子朱高炽说:“以往北平将校之妻为我负戈守城,我很遗憾没有机会随皇帝北巡,去对她们一一加以慰劳了。”当月初四,徐皇后去世,年仅四十六岁。
朱棣十分悲痛,在灵谷、天禧二寺为她举行大斋,接受群臣的祭祀,由光禄寺准备祭奠物品。十月十四日,朱棣封其谥号为仁孝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成祖仁孝皇后
明成祖朱棣的皇后叫什么?
1、明成祖的皇后是徐皇后。也是唯一的一位皇后。
2、明成祖生平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 、永乐皇帝等。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 。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同时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 ,疏浚大运河 。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3、主要成就
发展经济,浚通大运河,开创永乐盛世。
平定交趾,五征漠北。
派郑和下西洋,开创万国来朝局面。
4、史书评价
《明史·成祖本纪》中评价明成祖:文皇少长习兵,据幽燕形胜之地,乘建文孱弱,长驱内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后,躬行节俭,水旱朝告夕振,无有壅蔽。知人善任,表里洞达,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际,倒行逆施,惭德亦曷可掩哉。
朱棣一生唯一的皇后,仁孝徐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
仁孝徐皇后是明成祖朱棣的妻子,因其个人才华出众品德高尚,历史评价极高,被后世之人所景仰,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位皇后的一生。
出身将门
徐皇后出身将门,她的父亲是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为明朝的丰功伟绩贡献了极大的力量,配享太庙。徐皇后从小在这样的武将世家长大,得到了父母的悉心教诲,不仅了解各种军事知识,对治国安邦的大道理也有所耳闻,比一般的世家小姐要显得大方许多。与此同时,小小的徐皇后从小记忆力非凡,据传说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并且博览群书,深得古人传统美德的熏陶,被当时的人们誉为女诸生。
燕王妃时期
徐氏的婚姻是朱元璋亲自决定的,这其中也有许多政治因素,朱棣作为朱元璋最受宠的儿子,娶徐氏是众人意料之中的事情。徐氏在成亲之后,与朱棣感情深厚,朱棣被派往驻守北地边陲时,徐氏就挑起了管理偌大的北平燕王府的责任,这时,她就已经初露未来国母锋芒。徐氏的才华让朱棣对她情有独钟,两个人在精神上也有高度共鸣,因此朱棣对于这位妻子非常喜爱。
皇后时期
在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徐氏就顺理成章成为了皇后。她成为皇后之后,成为了朱棣的左膀右臂,既帮他管理好了后宫,照顾好了孩子,又能够为他前朝的政事分忧,作为一个皇后,她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历史上,朱棣对于皇后的疼爱并不是假的,徐皇后与朱棣生了许多孩子,这些孩子也很受宠,在徐皇后因病去世之后,朱棣就再也没有立过新的皇后,这足以见得,朱棣对皇后的爱之深切。
关于这个话题,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朱棣的老婆是谁?
仁孝文皇后徐氏(1362年-1407年),生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成祖朱棣原配皇后,明朝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的长女,生母谢氏。她天资聪颖,幼年时便贞洁娴静,喜欢读书,人称“女诸生”。徐氏自幼入宫,选在燕王朱棣之侧,洪武九年(1377年)被册封为燕王妃,深得孝慈高皇后喜爱;洪武十三年,随朱棣就藩北平,夫妻情深,王府内政肃然;建文元年,靖难之役爆发,徐氏镇守北平参与军务,使朱棣无后顾之忧;建文四年(1402年)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谥号“仁孝”。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徐氏于长陵。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明仁宗上尊仁孝皇后谥号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升祔太庙。
徐妙云历史原型
徐妙云历史原型是明成祖仁孝皇后,徐达之女。
仁孝文皇后徐氏(1362年3月5日—1407年8月6日),生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明成祖朱棣原配皇后,明朝开国功臣、中山武宁王徐达长女,她天资聪颖,幼年时便贞洁娴静,喜欢读书,有“女诸生”的美誉。
徐氏自幼入宫,选在燕王朱棣之侧,洪武九年(1377年)正月被册封为燕王妃,深得孝慈高皇后喜爱;洪武十三年三月,随朱棣就藩北平,夫妻情深,王府内政肃然;建文元年七月,靖难之役爆发,徐氏镇守北平参与军务,使朱棣无后顾之忧。
建文四年十一月(1402年)被册立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崩于南京,十月上谥号曰“仁孝皇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葬于长陵。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九月,明仁宗上仁孝皇后尊谥曰:“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升祔太庙。
皇后徐氏的贡献:
徐氏的确是个合格的妻子,靖难成功后,徐氏被封皇后,作为皇后的她极为称职,多次告诫朱棣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仁政治国。
徐氏在后宫多次召见朝中重臣家眷,赐给她们服饰和钱币,劝导她们一定要充当贤内助,将自己所做的《内训》赐给她们,希望通过这种手段缓解靖难之后天下对朱棣篡位的指责。
徐氏虽出生于魏国公徐达(死后封王)这种大权贵之家,还是长女,但她不骄奢,反而阅读经史,并摘录其间有关烈女、孝悌、节俭、友睦的例子,做成《劝善书》颁行天下。
徐氏懂大义,她一母所生的亲弟弟徐增寿,靖难时身在江南,因私通燕军,被建文帝处死。靖难成功后,朱棣几次想追封死去的小舅子,但徐皇后认为弟弟没什么大功绩,坚决不从。
直到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不顾徐皇后阻拦,追封徐增寿为定国公,而徐氏认为功不配封,也没有谢恩。
永乐五年(1407年),徐皇后去世,临终前仍告诫朱棣要“爱惜百姓,广求贤才”,要好好对待宗室亲属,但不要过分宠幸外戚;嘱咐太子朱高炽一定要好好对待当时和自己一起守护北平的军人家眷。
朱棣给其谥号“仁孝皇后”,到她的儿子朱高炽当皇帝(仁宗)时,才给其加了一长串谥号“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