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得无厌下一句是什么
对应的俗语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贪得无厌:
原指贪婪到无法满足的地步,现指贪图名利或金钱之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白话文:“贪得无厌,对某种事物的欲望得不到满足。”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人的贪婪。
扩展资料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一个汉语短语。比喻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做出蛇去吞象的事情,指人贪心,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
出处
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白话文:“一条蛇吞象,它的身子又有多大?”
语法
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得无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心不足蛇吞象
贪得无厌的歇后语
歇后语:
吃了五味想六味——贪得无厌。
当了皇帝想成仙——贪得无厌。
贪得无厌?
【拼音】: tān dé wú yàn
【解释】: 厌:满足。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贪婪无厌,忿类无期。”
【拼音代码】: tdwy
【近义词】:?得寸进尺、贪心不足
【反义词】:?一尘不染、知足常乐
【歇后语】: 吃了五味想六味;当了皇帝想成仙
【灯谜】: 考上秀才想当官,登上泰山想升天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人的贪婪
【英文】: hog it
【故事】: 春秋末年,晋国内部六个上卿相互吞并扩充实力。智伯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总是处心积虑想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他想吞并赵襄子,将他围困在晋阳城。赵襄子派人去向韩康子和魏桓子求援。他们都知道智伯贪得无厌就联合出兵攻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