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元炒成4亿 中国股市缔造了一代股神 ——————“股神”林园 中国版巴菲特 股市“神话” 在历经股市五年熊市之劫后,一位名叫林园的深圳股民几乎一夜间暴得大名,因为据他声称,自己仅花了16年时间,就从8000元起步炒到了4亿元的身价。
林园讲述的“股市神话”令人震惊,但同时也令人难以置信,而其讲述“股市神话”时出语之惊人亦令人印象深刻。16年时间,把8000元变成4亿元,林园将如何向公众演绎其巴菲特式故事的中国版本? 林园经历 “你是说当年有名的杨百万是吧,他当年是给我跑腿的。
”坐在记者对面的林园因为逆光,面孔显得有点黑,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出语惊人。似乎是为了加强可信度,他甚至主动请来了他的“追随者”———北大毕业的博士生王洪和一位10年前从事售楼职业的女士,他们自称是自觉自愿跟着他炒股的专业股民。 接过林园的名片,个人头衔却成了“无锡锡东汽车广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
说起赚钱,林园的眼睛亮了起来,“现在是我有史以来最苦的时候,大市不好没办法,即使这样我也能做到3年翻两番。如果是牛市,那得翻12倍!” “周围很多人都说要卖房卖车跟着他炒股呢。”一直微笑的王洪为林园做了一个注脚,“我就是关了广告公司跟着他的。
投身股市的人没办法再做其他生意了,因为赚钱的速度和收益率都不可同日而语。” 林园是陕西人,之前学医,1984年分配到深圳某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989年投身股市。这是林园愿意透露给外界的股市以外的关于他的个人信息。“我的老师说,按照我的投资思路和投资方法,10亿美元的目标离我已经不远了。
”话题一转到股市,林园就显得特别兴奋,周围几个人也都不断发出爽朗的笑声,他们甚至自顾自地讨论起某人因为没有听劝,擅自抛售某只股票而少赚钱的“笑话”。在他们身上,股市风险给股民带来的焦虑似乎自动消失了。 “我买的企业有很多共性,零库存、现金流好、利润额大。
”“那些每年只赚几百万、几千万的公司你都不要买,因为它们大多属于竞争行业,拼到最后就是价格战,赚钱太累,股东又能分享到什么呢?”林园称,要买就买能赚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才“硬朗”。 林园炒股路线图 ■1989年底据林园自述,他在88。
45元买入深发展股票,之后反复买卖此只股票,几个月后赢利12万元。 ■1990年—1992年林园称自己收集大量原野、锦兴、琼民源、深华新等原始股,上市后均翻了十几倍,到1992年其股票市值已超过1000万元。 ■1993年—1994年上证指数在跌到300多点的谷底后开始反复盘升,林园称自己此时以1000万入市。
■1995年—1998年林园称自己在此期间的主力品种为深发展和四川长虹,几年下来,盈利水平一直在9倍左右。 ■1999年—2001年林园称自己在股市边打边撤,当2001年初上证指数到2100点的时候,他已经全线撤离A股市场。
■2003年—2005年2003年底,林园重回A股市场,据称,截至去年底,其市值已超过4亿。 对话林园 ■“我炒股不怎么看大盘” 记者:听说你是一个特别小气的人,尤其不愿意请别人吃饭。 林园:对,而且我的“抠门”在圈子里很有名———飞机下来只坐大巴,酒店只住二、三星级的,买部手机也要跑遍全城找最便宜的,就算30块的东西我也要讲价。
在证券公司我是贵宾,都是他们请我吃饭。这是我消费的原则,也是我投资的原则,就是只买性价比最优的东西。换句话说,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 记者:你近期为媒体写文章,介绍你的投资组合,分享你的投资经验,不怕股民们跟风,影响你的收益吗? 林园:我的投资组合是公开的,大家都可以跟,也可以模仿,但是我要说的是,即使是完全照搬我的方法,他也不可能有我这样的收益率,现在就有几百人在跟我,但是我的心态是他们不可复制的。
我骨子里就不是赔钱的人,这一点没人能模仿。 记者:圈子里的人说,你既不懂财务也不看专业投资书,就是靠两条腿跑公司,能赚钱是运气好,但终究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林园:我确实不怎么看大盘,也不看报表,更不太关心宏观经济,但是我对股市特别有信心———这年头,还到哪找这么便宜的股票呀。
虽然真正好的公司并不多,但有那么几十只就够我赚的了。只要是重仓的公司,我差不多每个月都要去调研,有时候是去总部,有时候是它的竞争对手,有时候是经销商和市场。 神话疑点 和大家谈到林园的时候,一般人的反应都是首先惊呼,“天啊,人家是这样赚钱的,那我们不是白活一生了?”接下来便是满脸疑惑,“这可能是真的吗?”总结众人的疑虑,不外乎以下几点:第一,潜水16年,为何现在浮出水面,还高调接受各种媒体专访?第二,8000元开始投资股市,采取了什么交易手法挣到4个亿?他的股票年增值最高达到140%,这有可能吗?第三,他在股市的交割单都是用别人的名字开户(林园说一共有40多人的名字,唯独没有他本人),这让人如何调查?如何证明他挣了4个亿?第四,已经有了4个亿的身家,为什么还要借钱?还说有多少借多少,如果仅仅是为了投资股市,似乎犯不上;如果是代人理财挣取佣金,好像也不值得。
以上两种设想都不合理,那么,难免使人产生揣测,或许他是想成立具有其投资风格的私募基金。 生意经 “复合增长”创造神奇 “假如你每年能拿出1。5万元做投资,年回报为20%,那么40年后你的资产就是1。08亿元。”林园声称,如果年回报从20%变成98%,40年后你的资产又将是多少?“我投资股市的16年间,年均复合增长就是98%。
”林园强调说,“因此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最神奇的事莫过于复合增长了。” 据林园自述,他选择股票的“铁律”是:要买跟踪了3年以上的企业;选自己熟悉的行业;选未来3年“账好算”的企业,不买未来盈利不确定的公司。因此在林园看来,能买的股票总共不超过30只,而每年新增加跟踪的公司股票也就是5只。
“2003年4月到12月,我发现股市里有一批PE(市盈率)在20倍以内、未来前景也非常好的公司,当时市场的平均PE还在40倍以上,我选择了伊利股份、贵州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进行调研。”林园介绍说,当时他去内蒙古伊利和蒙牛调研后发现,它们都是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而且市场前景也非常好,因为喝牛奶的人会越来越多。
“但是当我发现伊利和蒙牛这两家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是液态奶,而液态奶的销售价格并不稳定,未来3年的账不容易算清楚。”林园说,“最终我还是决定放弃买入伊利股份,我坚持我的铁律。” “而我选择买入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则是因为它们的销售价格稳定,账好算。
”林园说,贵州茅台当时股价26元,2003年它的每股收益近2元,PE在15倍以内,按其未来3年的复合增长18%计算,到2006年PE应降到10倍以内;五粮液的财务指标没有贵州茅台好,但考虑到喝五粮液酒的人多,二者又是竞争对手,二者必有一个能跑出来。
“因此我最终决定采取的组合方式是70%买贵州茅台,30%买五粮液。”林园强调说,“但是也有遗憾,就是这两个企业本身已经做得相当大了,不能让我分享企业由小变大带来的巨大收益。” 这些资料不知你是否满意?? 。
作者林园的出身、家境等资料
发布时间:2023-05-11 02:39责任编辑:何小强关键词:作者,家境
知识推荐
- 1080ti相当于20系列什么卡
- 标牌定制(标牌定制厂家)
- 蒲公英和菊花能一起泡水喝吗?有何功效? 菊花和蒲公英能一起泡水喝吗
- ps怎么找回自动保存的文件(文件怎么自动备份)
- excel数字下拉递增不了怎么办(excel数字怎么改成正常数字并保留两位小数)
- g1002高铁时刻表(武广高铁车次是多少)
- 农村喜剧老电影70年代80年代
- 苹果手机怎么下载软件商店以外的软件(怎么下载苹果商店以外的软件)
- 奇迹MU符文法师技能
- 索尼爱立信p1手机(索尼爱立信 P1好用么)
- 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中国面积最大的10个岛屿,看看你知道哪几个:)
- 大熊猫有没有冬眠
- 哈佛h6下雨天后尾箱打不开
- 联想2023年一体机(lenovoc电脑一体机有没有2023年11月出厂的型号)
- 雷击木是什么木头
- 6步教你追回被骗的钱(6步教你追回被骗的钱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