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水龙吟寄陆放翁(水龙吟寄陆放翁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23-05-21 18:49责任编辑:郑果果关键词:答案,阅读

水龙吟寄陆放翁

这是化用刘过词《水龙吟》中句子。

“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故人全非。任工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水龙吟(寄陆放翁)

?刘过

谪仙狂客何如,看来毕竟归田好。玉堂无比,三山海上,虚无缥缈。读罢《离骚》,酒香犹在,故人全非。任工菜花葵麦,刘郎去后,桃开处、春多少。

一夜雪迷兰棹。傍寒溪、欲寻安道。而今纵有,新诗冰柱,有知音否。想见鸾飞,如椽健笔,檄书亲草。算平生、白传风流,未可向、香山老。

《水龙吟·寄陆放翁》是南宋刘过创作的一首词。

刘过是陆游的晚辈,他比陆游小近三十岁,但是“整顿乾坤”、“誓斩楼兰”的英雄气质和“身在江湖,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怀将他们的心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这首词是陆游归隐山阴后刘过寄给他的一首赠答词,词中细致地铺叙了陆游归隐生活逍遥闲适,表达了作者对陆翁的殷殷思慕之情,同时又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为国家建立一番功勋事业。

这首词笔势纵横跌宕,语言深沉明快,构思新奇,寓意深微,确如刘熙载《艺概》所说:“刘改之词,狂逸之中自饶俊致。”

类似句子:

“此酒香犹在,故人事已非”

意思:我们刚喝过的酒香味还没有消尽,但是一起同饮过酒的友人却已经变的陌生。

这两句主要是用来感慨世事的,有物是人非,沧海桑田之意。

水龙吟寄陆放翁阅读答案

词中细致地描绘了陆游归隐生活逍遥闲适,表达了作者对陆放翁的思慕之情,同时希望他能够重新出山,为国家建立一番功勋事业。

水龙吟寄陆放翁翻译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龙吟原文: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翻译:

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着情思。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闲。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我不怨杨花落尽,只怨那西园,落花难重缀。早晨一阵风雨,杨花踪迹何处寻?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满园春色分三成,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细细看,不是杨花,点点全是分离人的泪。

水龙吟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开头一韵,非同凡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际遇。看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艺术手法上显得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

苏轼《水龙吟》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作者: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词家一-向以咏物为难,张炎《词源》曰:“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

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

章质夫的柳花词已经以其摹写物态的精妙成为一时传诵的名作。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

苏轼却举重若轻,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 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两不能别”。

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面。此词- -出,赞誉不绝,名声很快超过章的原作,成为咏物词史上“压倒古今”的名作。

大凡诗词,“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

因此,只做到形神兼备还不够,必须做到“有境界”。观章质夫的“原唱”,虽然描写细腻生动、气质神韵不凡、“潇洒喜人”,但终归是“织绣功夫”,“喜人”并不感人,因而较之“和词”在“境界”上就大为逊色。

苏东坡的“和词”“先乎情”,“以性灵语咏物,以沉著之笔达出”,不仅写了杨花的形、神,而且写景“言情”,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

扩展资料:

1、译文: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2、创作背景: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楶,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

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

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有人认为这首词作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时苏轼与章楶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定为元丰四年更为妥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三个典故

好用典故是辛词的显性风格.在其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他在词作的下片一连用了三个典故:张翰闻西风而起莼鲈之思、许汜求田问舍为刘备不齿、桓温流年易逝之叹.对这三个典故,论者多孤立论之或干脆揉作一团取其大意.我则以为,其内在的“情感流”值得细细琢磨.

第一个典故——“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作者对闻西风而起莼鲈之思的季鹰是怎样的态度呢?论者一般抓住“休说”二字阐发,以为表达了对这种为鲈鱼之美而还乡的行为的否定.辛弃疾固然是一个胸怀利器,积极出世,希望建功立业的人,但是,我觉得他用这个典故的最主要目的恐怕不在此,

“伤心人”当“别有怀抱”.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如果读一读辛词中的那些写于赋闲时期的清新小令,就可以看出,虽然在很多作品之中笼罩着挥之难去的忧愤,但是不乏抒写乡思,赞颂平淡生活之作.联系全词,作者恐怕是拿张翰(季鹰)和自己作对比——季鹰有乡可归,而自己纵然乡思无限,却有乡难归,因为故乡仍在金人的铁蹄蹂躏之下呻吟.这个典故所抒发的主要就是这种有乡难归的苦痛.

第二个典故——“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先说“怕应”二字.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是“恐怕应该”的意思,是一种较为婉转的价值判断.那么到底是谁“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呢?是许汜还是“我”?很多文章对此争论不休,其实二者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因为说到底,表达的是“我”的一种人生态度.因此,绝大多数文章都认为作者用这个典故是批评不肯背负匹夫之责只求个人安逸享乐的人,表达了作者欲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北伐抗金为第一要务的高尚品质.我认为鉴赏到这里,应该是有足够的深度了,不过,如果联系上面的那个典故,我觉得此处同时表达了这样一种苦痛:不仅有乡难归,而且难以做到随遇而安,就此终老.苏轼被贬却能“此心安处是吾乡”,所以他在黄州时还想过在沙湖买田终老.相比之下,辛弃疾就没法子这样“洒脱”——如何能放弃自己的远大抱负和匹夫之责,也来个“求田问舍”呢?如果这样做,岂不是将令雄才大略的刘备们所不齿?有乡归不得,就此终老又难以“心安”,这种矛盾怎不愁煞人呢?

愁情集聚至此,作者仍未煞住,又推向了另外一层,这就是第三个典故——“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尤如此”.当迷局难以破解的时候,当苦痛难以申抒的时候,时间或许是唯一的良方.可是,岁月不居,流年易逝,“人生几何”呢?写作这首词时,辛弃疾当是三十五岁,按理当是壮年,不致有“逝者如斯”之叹,但是因为此时他已南渡十二载,一直未得到北伐抗金的机会,所以,逝去的十余年对于一个文武双全抱负远大的英雄来说,怎么不让人伤感呢?

大好时光白白虚度,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来日依旧模糊不可期,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啊!今天,有乡不能回,有土不能居;在如流水般滑过的青春岁月里,自己只能“醉里挑灯看剑”,此去经年,是否仍只能“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找不到答案,心中只有难以止息的矛盾如水般汹涌奔袭、无法排遣,所以,在末尾,他只能一声长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与岳飞的“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何其相似!壮年英雄的末路之叹,难道不也催臓人心么?

三个典故,将作者的愁情逐层剥开,递相展示出来,极尽沉郁雄浑之美,堪称辛词中的精品.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