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最近是不是在找关于桥圩镇或者(桥圩镇的图文介绍)这类相关内容吧?为了整理这篇内容,我特意和朋友,还有公司的同事,沟通了很长一段时间久,也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总结了一些关于桥圩镇(桥圩镇的图文介绍)的相关知识点,希望通过对“桥圩镇(桥圩镇的图文介绍)”的相关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接下来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摘要:
桥圩镇是贵港市东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港南区中心镇。桥圩镇距市区仅29公里,镇内有324国道一级公路和黎湛铁路通过全境。距南广高速公路13公里,已通行的贵梧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另外正在建设一条一级环镇路和一条民兴商贸大街。地理优越,交通便……
本文标题:
桥圩镇(桥圩镇的图文介绍)
正文内容:
桥圩镇是贵港市东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港南区中心镇。桥圩镇距市区仅29公里,镇内有324国道一级公路和黎湛铁路通过全境。距南广高速公路13公里,已通行的贵梧高速公路贯穿全镇,另外正在建设一条一级环镇路和一条民兴商贸大街。地理优越,交通便捷。全镇总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现辖25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总人口12.1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5万人(2016年)。有党组织129个,党员2000多人。全镇耕地面积6万亩,其中水田4.61万亩。2005年被评为贵港市经济发展“十佳乡镇”。而后被列为自治区小康示范镇,自治区工贸强镇,中国羽绒之乡,全国重点镇。桥圩镇坚持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富镇、城建美镇、商业活镇、以德治镇、科教兴镇”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党建经济一起抓,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强镇富民之路。工业发展迅速。
中文名:桥圩镇
行政代码:450803100
身份证前6位:450803
长途区号:0775
邮政编码:537000
隶属政区:港南区
行政级别:镇
车牌号码:桂R
辖区面积:121km2
人口数量:约10万人
人口密度:826人/km2
1、地方简介桥圩镇位于郁江平原南部,贵港市东南面,距离贵港城区29公里。素有“贵县四大圩镇”和“桂东南商贸重镇”美称。全镇辖区面积为1241平方公里,总人口数为100221人。设有2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有党组织84个,党员2068人。耕地面积4022公顷,其中水田3092公顷,旱地930公顷。桥圩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极其便利,黎湛铁路、324国道横贯全镇。这里人杰地灵,客商云集,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迅猛,是港南区人口第一大镇,经济总量第一大镇,同时也是港南区的中心乡镇。先后荣获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中国羽绒之乡”、“全国农产品加工基地”、“首届中国乡镇投资环境300佳”和“全国乡镇企业合作示范区”、“广西乡镇之星”、“全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广西文明乡镇”、“广西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等荣誉称号。
2、行政区划桥圩镇区划
450803100001121桥圩街社区
450803100201122桥圩村
450803100202122新庆村
450803100203122何平村
450803100204220兴华村
450803100205220徐村
450803100206220蒙垌村
450803100207220大垌心村
450803100208220长塘村
450803100209220下李村
450803100210220青塘村
450803100211220锦垌村
450803100212220南兴村
450803100213220振南村
450803100214220新垌村
450803100215220良塘村
450803100216220杨村
450803100217220南溪桥村
450803100218220铜鼓岭村
450803100219220东井塘村
450803100220220永梧村
450803100221220姚平村
450803100222220震华村
450803100223220新华村
450803100224220新兴村
450803100225220松马村
3、地方人口桥圩镇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79445
男41324
女38121
家庭户户数22118
家庭户总人口(总)78766
家庭户男40989
家庭户女37777
0-14岁(总)25387
0-14岁男14420
0-14岁女10967
15-64岁(总)47282
15-64岁男23953
15-64岁女23329
65岁及以上(总)6776
65岁及以上男2951
65岁及以上女382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75571
4、农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优质谷、穿心莲、蚕桑、泽泻、甘蔗、水果、马碲七大农业基地。其中,全镇优质谷种植面积占水田面积的95%,甘蔗8500多亩,蚕桑5000亩,穿心莲8000亩,泽泻10000亩,荔枝、龙眼16000亩,马蹄3000亩,畜牧水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生猪年存栏3.8万多头,羽鸽年产43万羽,水产养殖4600亩。
5、工业发展工业方面主要以羽绒、塑编、化工、建材、麻绳为主要产业。其中羽绒作为全镇工业的支柱和龙头,羽绒加工有20多年的历史,大大小小的羽绒厂有100多家,2010年羽绒产值达14亿元,上缴税收22.7多万元,占全镇税收的55.9%。2010年,有贵港市亨利来羽绒有限公司、贵港市金弘羽绒有限公司、贵港市乔飞羽绒有限公司等6家超千万元以上的羽绒投资项目,在市江南工业园落户,开工建设。以松达、朝阳、新兴为代表的10家编织厂年产值达3600万元;精细米加工厂有14家;化工厂行业有贵港市南风化肥厂,2010年实现总收入8820万元,利润71.21万元,上缴税金530.18万元;麻绳加工厂1000多户,年加工麻绳1000多吨,年产值800万元。
6、经济羽绒产业是港南区桥圩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14年该镇羽绒产业实现生产总值约36.8亿元,上缴税金约600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1.1亿元的54.5%。
羽绒税收占财税半壁江山。据该镇党委书记覃露介绍,经过多年的发展,桥圩羽绒产业不断壮大,羽绒产销量约占全国的28%,占世界的18%。与浙江萧山、广东吴川并称“全国三大羽绒基地”,港南区2007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羽绒之乡”称号,2013年底获得复评。全镇共有大小羽绒公司、加工厂、个体户共90多家(户)。记者从该镇统计站了解到,2013年桥圩镇羽绒产业实现生产总值35.2亿元,上缴税金5670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1.05亿元的54%。2014年实现产值36.8亿元,占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69.9%。2014年羽绒行业税收达6000万元,占全镇税收的54.5%,为财税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
出口创汇。记者到贵港市金弘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该公司副总经理许福明告诉记者,公司于2009年投产,产品常年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一般每年出口100多万美元,多的时候达400多万美元。桥圩羽绒产品有的是半成品直接出口,有的是经过加工后制成衣服、被子等销往世界各地,为我市出口创汇做出了贡献。
羽绒产业为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贡献。该镇镇长殷崇勇告诉记者,羽绒产业涉及生产环节的各个方面,从鸭鹅养殖、屠宰加工、羽绒收购、加工到羽绒服装、制布、纺织、印染、包装、运输等,既直接增加财税收入,又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就业机会。
与羽绒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塑编、麻绳、物流等产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桥圩镇现有新兴、杨兴等6家大型编织厂,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人,年产塑编袋2.1亿条,产品除供应本地及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在羽绒产业的带动下,麻绳加工业不断发展,全镇已有15家初具规模的麻绳加工厂,拥有中型电动编麻绳机近100台,年产麻绳1500多吨,总产值1000多万元。记者在该镇采访时看到,桥圩街上拉着羽绒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大小货车来来往往,十分热闹。开长途车的罗师傅说,他就是看中了桥圩货源多才买了货车,平时主要是从桥圩运羽绒产品到浙江、苏州、福建等地,再从当地拉货回到广西,一年收入不下20万元。
服务业等其它事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建设、乡村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新农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曲艺社、夕阳红群艺队、醒狮队等民间文化社团十分活跃,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和“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城镇规划发展
贵港日报讯(记者苏少珍)广西自治区政府公布了全区13个“工贸型名镇”建设名单,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榜上有名,成为全市唯一入围的乡镇。
据了解,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通过政府扶持资金建设的形式,用3到5年的时间,把列入全区“工贸型名镇”的13个重点镇打造成全区工业强镇、商业旺镇、流通富镇、环境美镇的示范镇。日前,桥圩镇已获自治区政府下拨“工贸型名镇”第一批街道拓宽和道路绿化、改造经费1400万元,还获得中央、自治区建设粮食储备中心专项经费1200万元。桥圩镇“工贸型名镇”的规划已报自治区批准,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整个项目于9月底正式开工建设。
根据桥圩工贸型名镇规划,桥圩镇“工贸型名镇”的建设重点是,投资10亿元,规划建设一个占地3000亩的桥圩工业集中区,主要承接羽绒、中药材等桥圩原先的支柱产业,新增制鞋、电子这两个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项目。同时,按县域镇的标准,改造和建设桥圩小城镇,全面整治镇容、镇貌,对现有街道进行拓宽改造和硬化、绿化、美化、亮化,美化324国道两旁房屋立面;新建一条6公里长的环镇一级公路,形成三横八纵的街道路网;搞小区开发,建设高端商住区,满足工业集中区工人和管理人员的住、购、娱乐需求;建设一个占地400亩、可容纳30家粮食加工企业的中央、自治区级粮食储备中心。
特色名镇建设需要特色产业支撑。该镇大刀阔斧进行特色名镇建设,推动了辖区经济社会发展。
优势特色产业迅速崛起。该镇因地制宜规划3000亩土地作为工业集中区,第一期已入驻羽绒、木业等优势特色企业120多家。全区共有大米加工厂20多家,年销售量达4万吨,产值达2.24亿元。恒源木业发展成为规模企业,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2013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财政收入达1.07亿元,分别比开展特色名镇建设前的2010年增长34.4%、42.2%和270.9%。
特色农业发展壮大。该镇中药材、马铃薯等特色农业加快发展,泽泻、荷兰豆、大头菜等示范种植基地渐成规模。2013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99元,比2010年增长50.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3万元,超出全市平均水平。
民生工程惠及民生。2013年,该镇共发放低保金、五保供养金抚恤金、倒房重建补助和医疗救助金874.91万元,发放救灾物资2560件、大米19.5吨,受益对象3021户共5922人;全镇新农合参合人数9.8万人,参保率达99.8%;投资1350多万元夯实办学基础设施;投资110万元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个。
长效管理形成机制。该镇2013年累计投入“清洁乡村”活动资金113万多元,新建垃圾池304个,购置垃圾桶180个、便民垃圾收集箱3000个、垃圾运输电动车22辆,清理垃圾5000多吨,真正实行了“村收集、镇清运、区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下一步,桥圩镇将重点建设占地约3000亩的布局合理的羽绒产业园二期工程、占地150亩的宜居宜企的教育商住小区和街心花园、设施齐全的铜鼓湾温泉度假区、占地约450亩的综合性强的农副产品贸易中心、桥圩至湛江约6公里交通便捷的环镇路,致力打造一个名符其实的广西特色名镇、贵港市副中心。”港南区委副调研员、桥圩镇党委书记陆延山给笔者描绘了该镇特色名镇建设的宏伟蓝图。
贵港桥圩镇铜鼓湾温泉总体规划公示
2013-08-12
来源:贵港市住建委
《贵港市铜鼓湾温泉总体规划》草案已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现将规划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2013年8月9日~9月8日
贵港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
《贵港市铜鼓湾温泉总体规划》
(征求意见稿)简介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根据矿产探矿权范围,面积29.6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以主题温泉度假为核心,集游憩休闲观光,生态文化养生,商务会议度假,高端生活居住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区。
三、规划结构
根据贵港铜鼓湾温泉度假区的地形条件特征,可以将其概括为“三心、四区”空间布局结构
三心——桥圩镇核心,湛江镇核心和温泉度假核心;
四区——温泉度假核心区,田园风光区,农业发展区和园林观光区;
四、用地布局
此次总体规划用地面积约29.6平方公里。
主题温泉区,位于度假区用地南部的区域,占地面积2.75平方公里。本区作为度假区主体酒店住宿区域和交通集散中心,主要为游客提供接待、餐饮、购物、住宿、会议等服务,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度假酒店、主题温泉度假区、别墅区、停车场、购物及餐饮中心,形成度假区的中心服务区域。
生态发展区,位于马英江以北,沿马英江带状区域内。规划设置高尔夫球场及练习场、会所、酒店及配套别墅区。
休闲娱乐区,位于生态发展区北,与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间的地带。本区用地条件良好,以度假温泉为依托,高起点、高标准开发休闲娱乐项目,主要规划运动休闲场地、篮球、网球场和羽毛球场地,以及自驾游、休闲运动拓展等项目。体育休闲俱乐部成为该区的主要建筑,内设置更衣淋浴室、室内乒乓球、桌球、健身、棋牌等,满足游客的运动休闲需求。
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核心区北部。利用原有农田,开发蔬菜、林果采摘,现代农业展示等项目。
配套区,位于马英江北,生态发展区以西。为满足高端市场、商务接待规划的高档VIP别墅区,以高端客户为目标,针对VIP顾客量身定做而设计的个性化服务产品,体现对VIP顾客的尊重和价值的体现。
田园风光区、农田发展区及林地观光区,规划范围内除核心区以外的区域,在此区域内严禁除本项目以外的其他温泉度假项目开发。该区域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现状自然资源形成开发隔离带,防止镇区及开发项目的过度开发。
六、景观系统规划
广西铜鼓湾温泉度假区形成“一轴、三片、多点”的景观结构。
1)一轴:指度假区滨水景观轴;
2)三片:包括温泉主题度假片区、生态发展及现代农业示范片区以及田园风光片区;
3)多点:包括主题温泉区、生态发展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休闲娱乐区、田园风管区等多个重要景点。
七、绿地系统规划
1、温泉区域绿化景观规划以以原有植被为基础,结合各功能景区的特点,形成具有局部特色和整体风格的绿化模式。
2、保留整理原有自然的植被景观,改造地形,创造休闲的生态绿化景观。
3、使绿化景观系统点、线、面三者相结合,环境空间上乔木、灌木、草本三类相配置。
在总体上遵循“师法自然,高于自然”的绿化景观系统设计手法,在区域内营造一片清新休闲气息的绿化景观。
在增加不同植物群落和林下地被植物的同时,并注重生态群落空间布局,通过上木(乔木)、中木(灌木)、下木(地被、草坪)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使空间环境达到休闲、清新、艺术的视觉感受。
通过常绿-落叶、花树-果树乔木;常绿-落叶、赏叶-造型、观果-赏花灌木;木本—草本花卉季相的合理科学配置,再现生机、丰富良好的生态景观画。
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公共服务设施遵循等级分布、方便使用和公平共享的原则,根据规划的整体要求、功能定位以及地段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合理布置。规划区公共服务设施根据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的不同,分成配套区、主题温泉区、生态发展区、休闲娱乐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不同的内容。
1、配套区公共设施
主要配套公共厕所、垃圾回收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2、主题温泉区的公共设施
分布于主题温泉区的组团内,主要功能是为游客提供全面、便捷的服务。针对度假区的功能,在其服务区配置停车场、垃圾回收点、医疗站、市场、服务接待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加油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接待和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塑造主要的开放空间景观。
3、生态发展区的公共设施
生态发展区主要配备垃圾回收点、公共厕所、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4、休闲娱乐区的公共设施
休闲娱乐区主要配备垃圾回收点、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要求,为游客服务。
5、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公共设施
现代农业示范区主要配备公共厕所、垃圾回收点等公共服务设施。
九.综合防灾规划
1.防洪规划
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有关规定及广西区防洪标准,结合铜鼓湾温泉发展规划确定,考虑到园区规模及重要性,区内水系防洪标准采用20年一遇的标准设防。
2.消防规划
1)消防给水
消防给水以自来水为主,天然水源为辅,采用多水源供水方式。消防给水管网建设结合规划区各给水管网规划进行,布置成环状。
2)消防车通道
规划区内道路最小宽度不低于2.5m。满足消防车辆的转弯半径,消防通道采用尽端式道路方式设置回车场。
3)消防通讯
消防通讯应采用有线、无线和计算机通讯相结合的报警、接警和指挥调度系统,采用“集中接警与责任中队监听相结合”的方式,按每万门电话应调拨2条119火警专线与指挥中心连接,消防保卫重点单位至消防指挥中心或责任区消防中队设有线或无线火灾报警设备,消防指挥中心与城市供水、供电、供气、急救、交通、环保等部门之间设专线通讯。
4)消防规划
根据消防站的服务半径要求、出警便捷性及取水的便利性,将消防站设置在规划区西南部沿河边,建议选在抢险应急通道上,避开大量的人流,保证消防车5min出警的要求,按间距120m的要求布置消防栓。
3.人防规划
根据铜鼓湾温泉自然地理特征,有计划按阶段地发展人防工程体系;结合战时疏散和平时抗震防灾和消防的要求,合理布置、广场、绿地;结合道路、大型绿地设置疏散通道和地下人防空间。
4.抗震规划
结合铜鼓湾温泉的生态廊道、集中绿地、广场、停车场等人防工程设置人员避难疏散场地。避震场地要求为:疏散半径300-500m,人均疏散面积2-4m2。
5.地面沉降控制规划
科学制定地面沉降控制目标,合理开采地下水,综合制定控制地面沉降对策,是地面沉降控制规划的核心。
6.危险品控制
规划区内各类危险品的各生产环节:装卸、存储、运输、使用及处置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设在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做到安全设计和安全生产管理。
7.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机制
规划区应建立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风险预防和应急策略,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管理机构,防范生化袭击、恐怖袭击、污染事故、重大火灾、地震、爆炸等突发安全事件及其衍生灾害,保证办公机构、生命线工程、基础设施脆弱区、人员高密集区等部门、设施和区域的安全。加强交通、供电、供水、供气以及危险品仓库等企业和设施的安全,增强保护力度,在建设中增强其稳定性、隐蔽性和抗破坏性,防止其遭受恐怖袭击及产生的次生、衍生灾害。
7、附近景点达开湖旅游风景区
达开湖是一个以湖泊山水风光为特色的大型人工湖,又称达开水库,因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故居而得名。水库位于贵港市港北区奇石乡境内,距城区30公里,柏油公路直达湖边。1958年建坝储水,截断北流的马来江,高峡出平湖,湖区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20平方公里,为杭州西湖的3倍多,水深数十米至百米以上,储水3.91亿立方米。达开湖岛多、弯多、湖叉多,以水美、山秀、泉奇、人杰而闻名遐迩,其湖中有山,山外有湖,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的景色,堪称“一湖百岛千山秀”。
达开湖有大小200多个岛屿,千姿百态,似一颗颗翠玉镶嵌在碧水蓝天之中,别具神韵。形似奔狮、卧龙、笨牛、昂首骏马、齐飞双燕的大小岛屿中,最美的要数“情人岛”。两个卧身湖中的岛屿,形态各异,酷似人形,远远望去,犹如一对情意缠绵的热恋人开怀拥的姿态。传说这是天上的金童玉女被这里的美景迷住,不愿意离去,着意化身而成。
“满湖烟雨拨清波,干山秀色关不住。”这是达开湖又一道独特的风景。清晨,湖面升腾的烟云雾霭,让万千奇峰秀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隐隐约约出没在雾海之中,娇媚而淡远。雾散云收之时,秀丽的山峰清晰地呈现在游人面前,近似绿珠,远如蓝屏,有的直插云霄,有的翩跹起舞,有的峰峦间还有虹桥悬空接水,栈道飞架,蔚为壮观。
七十二烈士纪念塔
七十二烈士纪念塔是1938年-驻守大圩镇170师第1020团陈炯团长倡仪建成,目的是为了纪念七七抗日阵亡将士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该塔于今年春季重修。
中秋起义纪念碑
1946年,中央派贵港人廖联原回广西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破坏敌人后方,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作战,为解放广西做好准备。廖联原回到家乡后,立即在贵县达开、中里、庆丰、棉村等乡村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党团组织、贫雇农小组和反“三征”小组,并于1947年9月29日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达开纵队”,举行武装起义。因那天刚好是中秋节,所以称为“中秋起义”。
8、地方特产浔江鱼
浔江水产资源丰富。浔江鱼与合浦珍珠、容县沙田柚齐名,并称为“广西三宝”。鲥鱼是浔江鱼中最负盛名的。在浔江沿岸一带,人们多称之为“三来鱼”,取其每年农历三月必来之意。鱼肉中多细刺,但厨师切割得法,能烹调出独具特色的美妙佳肴。
银鱼,是浔江鱼中的佼佼者。又称“面条鱼”。银鱼长约二寸,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二然二寸鱼”的佳句,银鱼可煎可炒,可作汤,味道鲜美。
莲藕
贵港莲藕专产于贵港县城内500多亩深水藕塘里,尤以小江街汶头塘、南涧井和三合所产的井塘藕最佳。其根茎肥大粗长、质嫩松脆,煮后汤、色清亮透红,味鲜香可口。具有精热凉血的功效。
桂油
以桂叶蒸制而成,美味芳香,深琥珀色,含桂醛80~85%,用途很广,可制高级化装品、糕点、糖果、饮料,医药上可作肠胃兴奋剂和杀菌剂。产区主要在平南六陈、平山、大坡、寺面等乡镇,年产量在20——30吨左右。主销英国、法国和香港等地区。最高年出口11吨。
结束语:
以上内容就是桥圩镇的图文介绍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桥圩镇的相关知识,请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