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举鼎而死的人是谁(举鼎而死的历史人物)

发布时间:2023-06-07 16:53责任编辑:孙小东关键词:人物,历史,历史人物

举鼎而死的人是谁

看过《大秦帝国之崛起》电视剧的人都应该知道,就是以举鼎而亡的秦武王的故事为开头,不过没有详细的交代过程,只是说秦武王在洛阳举鼎而亡,以此拉开了故事的序幕。那么秦武王赢荡举鼎的故事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而他到底又是个怎样的君王呢?

一、秦武王举鼎故事。 秦武王,勇武好斗,手下养了很多大力士,都给封了官。做了秦王的第四年,去洛阳游玩,见到大禹留下的九鼎,看着鼎上刻着的吉祥的图腾和文字,心中对中原文化无比神往,一心想要将这个鼎带回去,又听身边的人说这个鼎相当重,于是萌发了要将这个鼎举起的想法。他问手下大力士举不举得起来,只有孟贲勉强举起,却受了内伤,秦武王不服气,不顾大臣劝阻执意举鼎,结果鼎落下砸到他脚,当晚因为失血过多就这样去世了。

二、秦武王赢荡是怎样一个人。秦武王崇尚武力,举鼎而亡时才当了四年的秦王,年纪也仅有二十三岁。可以说无法判断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只能从他做的事情上去体会。首先在用人上比较昏庸。秦武王启用了很多的大力士,而且给的是高官厚禄,把张议这样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赶出了秦国,所以不能知人善任,凭的只是自己的爱好。

其次在做事上比较荒唐。就拿举鼎而言,虽然他孔武有力,但是却不自量力而且争强好胜,最后把自己给举死了,堂堂一个君王,因为举鼎断送了性命,实在是荒唐、可笑至极,由此可见在秦武王赢荡的心里面最大的成就就是成为天下第一大力士,而不是怎样去做一个好君王,幸亏是举鼎举死了,不然当时的秦国老百姓不知还要遭多少罪。

举鼎而死的历史人物

举鼎而亡的君王是秦武王,秦武王(前329年—前307年),又称秦武烈王、秦悼武王,名荡,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0年—前307年在位。

秦武王身高体壮,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秦武王四年(公元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

第一个举鼎死的人

秦武王是秦/始/皇/曾祖父秦昭襄王同父异母的哥哥。

秦武王争强好胜,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因此位居高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八月,秦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秦武王无子,群臣迎立秦武王异母弟、在燕国作人质的公子稷回国继位,是为秦昭襄王。

秦/始/皇/曾祖父:秦昭襄王、祖父:秦孝文王。

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公元前307年),嬴姓,赵氏,名荡,亦称秦武烈王(《世本》)、秦悼武王(《秦记》),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

秦武王重武好战,在位期间,平蜀乱,设丞相,拔宜阳,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桥。秦武王身高体壮,喜好跟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到了晚上,气绝而亡,年仅23岁。

人物生平

继承王位

秦武王出生于秦惠文王十年(前329年),是秦惠文王与惠文后所生之子。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文王薨,嬴荡即位,是为秦武王。

孔武好戏

秦武王天生有神力,从小就喜欢与勇士们做有关力气方面的游戏。乌获、任鄙二将在秦惠文王时期就因为作战英勇而倍受宠爱,秦武王即位后,对二人更是宠爱有加。

齐国有个名叫孟贲的人,凭借力大的缘故而闻名于乡里。他听说秦武王正在招募天下间的勇士,认为自己终于有用武之地了,于是就前往秦国投奔秦武王。秦武王经过测试,知道他也是个名不虚传的人物,于是也拜为大官,与乌获、任鄙一起受宠。

驱逐张仪

秦武王作太子时就不喜欢张仪,继承王位后,很多大臣都说张仪的坏话:“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秦国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耻笑。”诸侯们听说张仪和秦武王感情上有裂痕,都纷纷背叛了连横政策,恢复合纵。

张仪害怕被杀,便对秦武王说:“东方诸国有乱秦国才可以得利,我愿意利用齐王憎恨我这一点前往魏国,齐国必然攻魏,两国开战胶着之际,秦国可趁隙伐韩,兵临周都,挟持天子,成就帝王功业。”

秦武王认为他说的对,就准备了三十辆兵车,送张仪到魏国。齐湣王听说张仪在魏国,果然派军攻打魏国,魏哀王很害怕。此时张仪派遣他的门客冯喜到楚国,再借用楚国的使臣出使齐国,成功游说齐湣王罢兵,获得安全。

假道伐韩

秦武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即位不久,就意欲攻打韩国。韩国军事重镇宜阳,是周国与韩国阻挡秦国东进最为重要的屏障。秦军若想兵出函谷关,首先必须掌控此地,才可以保证物资与兵员的输通顺畅。

秦武王借一机会请教左右丞相甘茂和樗里疾,对他意欲灭掉周王室、得到应有威望的想法有何见解,实则是询问攻打韩国夺取宜阳之计。

伐韩一事,樗里疾表示反对,因为到韩国的路途遥远,劳师费财,还不一定能有收获,万一赵、魏二国再从背后偷袭后果不堪设想。而甘茂则认为:“伐宜阳,定三川”是秦国挺进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所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伐韩宜阳,必先破韩魏联盟,只要魏国助秦,赵国就不能越魏而援韩,韩一旦被孤立,宜阳虽然城池坚固,兵精粮足,但也是有可能被秦军所攻破的。甘茂自请入魏,声言将使魏王不但不偷袭秦军,而且还会出兵助秦。武王大喜,给了甘茂很多财物,让其出使魏国。

秦武王三年(前308年)秋,甘茂出使魏国,以“共享伐韩之利”为诱饵,争取魏王,并施以政治军事压力,与其建立了秦魏联盟,魏国答应出兵助秦,共伐韩国。甘茂返回秦国后,与秦武王订立息壤之盟,秦武王表示将全力支持甘茂,派其与庶长封率军攻打宜阳。

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未能攻下,秦国大臣樗里疾和公孙奭提出反对意见。秦武王想召甘茂回国,打算退兵。甘茂说:“息壤之盟就在那里,大王您可不要忘记。”秦武王于是增兵五万,派乌获前往协助甘茂。甘茂亦散私财以赏部下,秦军果然士气大振,击退韩国援兵。

秦武王四年(前307年),秦军攻克宜阳孤城,斩首六万。秦军乘胜渡过黄河,夺取武遂(今山西垣曲东南)并筑城,韩襄王被迫派公仲倗到秦国谢罪,同秦国议和。

古代谁举鼎被压死了

是真的,秦武王嬴荡是因为举鼎而死。

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

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

翻译过来就是:秦武王有力气(力气还不小),喜好游戏,所以,力士任鄙、乌获、孟说都做到了高官。武王和孟说举鼎较力,结果折断了膝盖骨。八月,武王去世。孟说的全族都被杀尽了。

死亡原因:嬴荡和孟说两个人举鼎比哪个力气大,嬴荡不小心把膝盖骨砸断了。当场没死,但是肯定流了很多血。在那个年代,一次小伤都有因为感染死亡,更何况被鼎这么重的东西砸的,估计是以当时的技术,没有处理好,伤口感染了,到了八月份,实在扛不住,就去见耶稣去了。而与他举鼎的孟说全族也都被灭了,谁让你呀的跟大王举鼎,还不让着他,最后大王死了,你不跟着陪葬,谁跟着陪葬。

总之:嬴荡算是因为举鼎而死。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