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阿桂为什么被处死?
历史上阿桂没有被处死,他是病死的。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于其子颙琰,自己则称太上皇。次年,颙琰正式即位,是为嘉庆元年(1796年)。这年阿桂已八十岁,他因身体不适被准休假养病。谁知从此不起,于次年八月病死,终年八十一岁。阿桂死后,被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谥号文成。
历史评价
乾隆帝在《紫光阁功臣像赞》中数次称赞阿桂:
在《定伊犁回部五十人像赞》中,评价为:“阿克敦子,性颇捷敏。力请从戎,宜哉惟允。身不胜衣,心可干城。楚材继出,为国之桢。”
在《平定金川五十功臣像赞》中,乾隆先提到:“其两被图形如阿桂之伦,岂非德业之光辉,人臣之厚幸,而较卫霍英鄂之流更为荣遇超越乎!”随后评价道:“阿桂承命以来,筹画尽心,不惮艰险,用能扫荡贼巢,俘擒逆党,大勋克集,实为首功。锡爵图形,优加章服,懋昭酬庸之典。诚而有谋,英弗恃勇。集众出奇,成勋克巩。”
在《平定台湾二十功臣像赞》中,评价为:“勘外守中,未恒亮功。驰咨军务,志每予同。归朝襄赞,剪逆除凶。三登紫阁,福厚功崇。”
阿桂为什么被处死?
阿桂没有被处死,阿桂是病死的。
乾隆五十年八月,阿桂八十寿辰,太上皇乾隆帝赐“介眉三锡”匾额,并赐“纯嘏懋勋延带砺,耆龄硕望重丝纶”之联。九月,阿桂以耳聋为由,上疏辞领兵部尚书。十一月,因病乞休,正式结束了仕宦生涯。嘉庆二年八月二十三日,阿桂病逝,终年八十一岁。
阿桂的故事:
阿桂知人善任,发现才能胆识之士,即使是“散僚卒伍”,也“即登荐牍”。其下属有一位将校,名为瓜尔佳·兴奎,相貌魁伟,气度不凡,阿桂见后,称叹:“此将材也。”
当即赐他副将札,命他进攻敌方阵地,果然大获全胜。以后兴奎屡立战功,为一时名将。王昶、韩崶、张百龄、玛拉特·松筠和朱尔赓额等人都是阿桂从他们身为微员时提拔上来的,或得到阿桂的赏识力荐,“其后皆为卿相”。
和珅对纪晓岚说的“阿桂”是谁?
阿桂,清朝名将,乾隆朝功劳、地位仅次于傅恒的重臣,是乾隆朝出将入相的少数人之一。乾隆三年戍守西北边疆;乾隆十三年参加大小金川之役;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乾隆三十三年和傅恒一起与缅甸军交战;乾隆三十六年再次参加大小金川之战;后两次督师镇压甘肃回民起义,参与制定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和抗击廓尔喀之役的进兵方略,可以说主持了乾隆朝几乎所有大小战事。
阿桂出生于满清权贵家庭,父亲是大学士阿克敦,历任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伊犁将军、四川总督等职,在傅恒死后更是成为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位居大学士班次第一,短短五六年的时间阿桂已成为清廷第一重臣。
可以说不论是功劳威望,还是官职地位阿桂都在和珅之上,再加上阿桂行伍出身脾气耿直十分看不惯和珅这样的贪官污吏,所以两人关系并不好。
要说和珅和阿桂的直接冲突是镇压甘肃撒拉族、回族起义的时候。当时乾隆想让和珅赚些军功,因为满族是马上得天下,没有战功的满人大臣是被人看不起的。
和珅带着大军进攻一千多人的起义民众竟然大败亏输,乾隆不得不派阿桂去救场。阿桂到了后和珅就抱怨诸将不听调遣才导致兵败,但当阿桂召集诸将部署作战方略时诸将无不凌然奉命,阿桂对和珅说:“诸将殊不见其慢,当谁诛?”当场就让和珅颜面无光。
但乾隆晚年昏聩老迈,和珅善于揣摸和迎合乾隆帝的心意备受宠信,再加上阿桂常年受命代替皇帝巡视天下常年不在京城,使得和珅一党做大。等到阿桂想要对付和珅的时候已经年老体衰,重病缠身,无力回天了。嘉庆二年八月阿桂病逝,终年八十一岁,被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谥号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