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风筝的来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9-10 03:30责任编辑:严花花关键词:来历,风筝
  我国是风筝的故乡。战国时期,有人用竹子和木头削成飞鸟的样子, 蒙上牛皮,然后在空中放飞,并把它叫做“木鸢”,“鸢”就是鹰的 意思。到了汉代,随着造纸技术的出现,人们发现把纸蒙在细竹架上,让 它飞起来更轻巧,所以又制作出“纸鸢”。再后来,有人把竹笛绑在纸鸢上, 纸鸢被风吹到天上,发出“铮铮”的声音,人们就把纸鸢叫做“风筝”了。
  风筝的种类很多,有摇着尾巴的大金鱼、张着翅膀的鹞鹰、眼 睛会转动的大蜻蜓、长长的一节一节的蜈蚣等。风筝里面的学问可不少呢, 按照风筝的制作结构可以分为软翅类、硬翅类、板子类、立体类、串类等, 按风筝上绘画的内容和形象又可以分为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物品类等,按风筝大小又可以分为微型、中型、巨型。
  蒙面的材料有纸面彩绘的,也 有绢面彩绘的。风筝上面的图案也和年画、剪纸一样,有很多吉祥的寓意,比如牡丹代表富贵,蝙蜗和铜钱代表“福到眼前”,桃子代表长寿等。我国的风筝按地理主要分南派和北派。南派风筝以江浙一带为主,特点是结构精巧、色泽明快、纤细精致;北派以北京为主,比较粗犷。
  南北派都有很多著名的老艺人,例如南派的老艺人石紫寿、杨鹤鸣,北派的“风筝哈”等,都闻名全国。我国的潍坊等地每年都要举办“风筝节”,届时世界各地热爱风筝的朋友欢聚一堂,具有各地风情的风箏异彩纷呈,精彩极了。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