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广位的介绍
1在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城伯乡武桥村,有一位传奇老人何广位,一生中
何广位打虎事迹是真的吗
何广位打虎事迹确实是真的。他打虎的英雄事迹曾经在各大报纸上转载。何广位,全国著名打豹英雄,一生打豹230多只,打老虎7只,更难得的是这些豹子和老虎全部是活捉后,送动物园。而且何广位在93岁高龄的时候,依然身体非常健壮、灵活,鹤发童颜。何广位在年轻时曾出家少林寺,因饭量过大等缘故还俗。一生非常喜好喝酒,年轻时最多一次唱白酒17斤。现在每次仍可喝5至6斤,但为了身体保健,每天控制在2斤左右。何老性格开朗,平易近人,人称‘老顽童’”。
何广位打老虎的事迹真实性如何?
何广位打老虎的事迹,个人认为报道描述的不太真实。
据何广位的自述,从小他就是特别能吃,为了吃饱饭,14岁就离开父母出去讨生活,但是都因为他吃得太多而被东家赶走,就在一次他露宿野外的时候,半夜被一只狼惊醒,随后,他几拳就打死了这只狼,没想到的是,这只狼给他换来了30块大洋,这次意外的收获,开启了他打猎的野外生活,也因此有了一定的经济来源。
对于这样一位超乎人们想象的奇人,更多人觉得他的事迹有些夸大其词,并不符合常理,是吹牛,是假的,所以在中国,很少报道他。
何广位曾活捉7只老虎、9头野牛、230只金钱豹、800多只恶狼:
何广位一生打死了7只老虎、9头野牛、230只金钱豹、800只狼,他的事迹传到了日本,日本东京电视台1986年还来采访他,找到了他当年打豹子的视频,不过随着国家开始保护动物,他再也不杀动物了,过上了悠闲的生活一直活到2014年,享年105岁。
过去很多人是为生活所迫才捕杀野生动物,现在不一样捕杀野生动物是要坐牢的,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模仿,保护动物也就是保护自己。
何广位的重要事件
14岁那年,他讨饭来到驻马店镇上,被一位好心的卖艺人收为徒弟,在师父的严格训练下,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拳术。师父绰号“燕子”,名叫王进。从此,他便每日跟师父在街头打拳卖艺为生。师父有一手绝招何广位没有学到:从飞奔的火车轮子下面钻过去(1923年火车不如2013年快,但那个速度相对于人体也非常快),然后从火车顶上跳过来,何广位当时有点担心,没有学。卢沟桥事变后,出于中国人的志气和正义感,师徒两人与几个日本鬼子展开了一场搏斗。在这场搏斗中终因寡不敌众,他被迫与师父分了手。
何广位和师父被追散之后,无路可走,只好返回老家,在半山腰搭起了草棚,白天四处讨饭,夜晚草棚就宿。三伏天,破草棚经不住太阳的暴晒,夜里住在里面又闷又热,又腥又臭,气味难闻。无奈,何广位只好提着烂席片儿睡在外面。一天晚上,他睡得正甜,忽觉脸上吹来一股热气,臭味熏人。还没醒来,野兽一下咬住了他的鼻子,何广位感到钻心疼痛。他急忙睁开眼睛,眼前是钢钉似的獠牙和毛茸茸的大头,“不好!”他惊叫一声,然后,“嘣”的一拳,对准这只野兽狠狠捣了过去。只听“嗷”的一声叫,那野兽被打出3米多远,紧接着他起身迅速扑过去,对准野兽头部,举拳痛打。没打几拳,那野兽就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了。这是啥家伙呢?何广位到屋里摸出了火柴,划着一看,啊!原来是只身长4尺、重有百余斤的大灰狼。他擦了擦鼻子上的血迹,对着恶狼笑道:“好个恶狼,看来你并不是我的对手呀!从今天起俺再不怕你了。”
第二天一早,他扛着被打死的灰狼来到集上,一下子卖了30块大洋。这意外的收获使他分外高兴,他心里盘算着:“这打狼既能赚钱,又能充饥糊口,可比要饭强得多呀!”从此,何广位一心扑在打狼上。第二天,天刚黑,他就拉起那片儿破烂的芦席,有意放在外面的地上,把身上那破烂的粗布外衣扒个净光,只穿了一件裤头,躺在席片儿上又喊又唱,意思是告诉狼:就我一人在这儿睡觉,快来吃吧。唱后,他又闭上眼睛,装着睡起来,等待着第二只恶狼扑来。结果他一连等了三四夜,连根儿狼毛也没见着。咋办?难道就这样死板板地硬等着狼来吗?不,得想个主动进攻的办法。他买了几只公鸡,又找来一块1米见方的木板,在中间相距20厘米挖了两个拳头大小的洞眼。然后,他来到山凹里,找到野狼出没的必经之路,挖了个1米多深的方坑,带着公鸡跳了进去。又把挖好洞眼的木板盖在顶上,他蹲在土坑里使劲拍打公鸡。公鸡拼命地叫起来,狼听到鸡的叫声,便飞奔而来,把一只爪子伸进洞眼去掏公鸡,但掏了半天,无济于事,只好把另一爪也伸进另一个洞眼里。这时何广位扔掉手里的公鸡,两手分别紧抓狼的两只前爪,用力向下猛拉,把木板平背起来,那狼嘴紧贴木板,大嘴想张也张不开。这时,何广位就纵身跳出土坑,背对山石,活活地将狼挤死。
就这样,为了苦度饥寒,留条活命,他被逼走上这条靠打狼谋生的道路。 何广位就用这张1米见方的捉狼板,拿公鸡做诱饵,也不知捉了多少只恶狼。
一天下午,他又来到山沟,和往常一样挖好了“掩体”跳了进去,把带有洞眼的捉狼板盖在头上,然后在下面拍打起鸡来,那只鸡被打得扯着嗓门直叫。不一会儿,就听见了由远到近的“嗒嗒”声,坑下的何广位听到这只野兽爪子落地声音特别重,心里美滋滋的:这次来的一定是只大家伙。突然,那家伙一只爪子踏到了木板上,震得坑沿上泥土直落。接着,听见一声惊天动地的吼叫“嗷——”,这叫声刹那间把个何广位吓得是心惊肉跳、头发倒竖。“不对劲呀!这只老狼今天咋发出这样的吼声?”他悄悄地顺着洞眼往上一看,啊!这哪里是狼,原来是一只斑斓猛虎。何广位的心一下子跳到了喉咙口。心想:“今天可坏事儿了,闹不好这一百多斤非进虎口不可了。”想到此,他急忙用手掐住公鸡的脖子,不让它再发出嘶叫声。可谁知适得其反,鸡叫声却越来越高,这时,那板上的猛虎听到下面公鸡的叫声,又嗅到了人的气味,便撅起屁股“嘣、嘣”地朝木板上撞了起来,直震得木板四周的散土“哗哗”地掉在何广位的身上。那猛虎撞了一阵,发现效果并不理想,便又跳到木板的一端,用爪子死命地刨起土来。板下的何广位心如火燎,急忙想着对策:“天哪,我能打过恶狼,可斗不过猛虎呀!要是老在下面蹲着,肯定是等死;要是出去吧,恐怕也活不成。看来只有跳出坑去见机行事了。”想到这儿,只见他往手心上吐了口唾沫,双手“噌噌”一搓,然后竖起双臂,对准顶上的木板猛地向上一推,一下子把个300多斤重的猛虎摔出4米多远,随后“唰”地跳到坑外,拉开架式,准备对策。猛虎对这突如其来的一跤毫无防备,当它从地上滚起来时,并没立即反扑,而是后退了几步,扎起了虎坐原地不动,两眼只是恶狠狠地瞪着面前之人。何广位看到对头这副凶相,不由得心中怦怦直跳,心想:我可不能让它看出害怕它呀!咋办?干脆,先从精神上压倒它,兴许能把它吓跑,那就万事大吉了。想到此,何广位运了运气,壮着胆子,扯开嗓门大声吼道:“打——打——嗨!”他一边呐喊,一边手脚不停地连蹦带跳,直震得山石抖动,峡谷震荡。猛虎好像看透了何广位的用意,它只是好奇地看着对方那乱蹦乱跳的花架子,依然不动。妈呀!看来这家伙不吃这套呀!何广位一时束手无策,心里更紧张了:跑!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样兴许能留条活命。想到这里,何广位拔脚就向山下跑去。此刻,只听“哞——”的一声,那猛虎竟从他头顶飞扑而过,迎面落在何广位面前,拦住了他的去路。何广位一见此景,可是沟里的柴火——捞(恼)上来了:“他娘的,你这家伙硬的不怕,软的不吃,看来今天只有豁出命来,拼它一场,即使你把我姓何的干掉,你也得挨我几拳,受受洋罪。”何广位拿定主意,立刻就地运气,把全身的气迅速升到手上,而后猛地拉开了进攻的架势。
谁人不知,老虎乃是山中之王呀!俗语说,老虎屁股摸不得,吼起来能把胆大的吓个半死,胆小的吓个没命。它那钢叉一般的獠牙,几乎是铁石敢吞;它那能跳善抓的利爪,更是怕人,不管什么动物的肚皮,只要被它抓过,无不肠破肚烂,一命呜呼。然而,今天这个人竟不怕它。它火了,一翻身来了个俯首弓背,张开血盆大口,两眼射出凶光,“呼”的一声,对准何广位就飞扑过来。何广位也毫不示弱,铁拳紧攥,迎了上去。眼看猛虎的两只利爪就要抓着自己的胸膛,他机灵地一闪,“唰”的一声,猛虎扑了个空,可何广位后背的衣服却被划开一道笔直的长口子。那猛虎第一次进攻,未见成效,更是暴跳如雷,接着又是第二次猛扑,何广位也随机应变,飞脚猛击。可当他一脚刚刚抬起,另一脚下的石子突然打滑,只听“扑通”一声,他摔了个后背落地脸朝天。那猛虎瞅准这一空当儿,伸出一对利爪对着何广位的前胸,“哞”的一声扑了上来。此刻何广位也顾不了许多,只好运足气力,对准猛虎,“叭”的一拳打了过去。这一拳,不高不低、不偏不斜,正打在猛虎的鼻子尖上,直揍得那猛虎滚翻在地,两只前爪只顾在鼻子上乱抓乱挠,顾不得起身反扑了。何广位趁此机会,扑上去抓住虎头,他根据马受惊后用鞭抽打耳根的道理,高高举起铁锤似的拳头,朝着老虎的耳后根狠狠地揍了过去。真没想到,这只猛虎竟被他活活打了个倒出气。何广位站起身来,望着瘫在地上的这只庞然大物,又惊又喜:“中啊!看来我的劲不小呀!不但能斗过恶狼,还能打过猛虎哩!”
后来,他把死虎背到集上去卖,结果比狼价高出几倍,他看着这意外的收入,喜了,乐了,笑了。由此,他便选定了捕虎逮豹的狩猎生涯。 1973年冬天,何广位应焦作市人民公园的邀请,带着两个儿子二毛、三毛到济源太行山上捕猴。
一天早晨,他们选好了地形,在山凹隐蔽起来,首先对猴子的活动进行观察。
此刻,一群猴子打闹着跳到他们对面的山崖上。有的在晒太阳,有的抓着藤条在打秋千,有的躺在地上让另一伙伴帮助挠痒。“看,那就是猴王。”何广位指着前面蹲着的一只棕色大猴子低声说道。“咋,猴子还真有头头?”二毛惊奇地问。“有,猴子和人一样,人有领导,猴有猴王。不过他们的头头可不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而是打出来的。”“怎么个打法?”三毛也好奇地追问。“在一群猴子中,也有争权夺利的斗争,都想抢权当头儿。究竟谁来当呢?它们就通过擂台搏斗来决定:由一胆识过量,自认能担当大事、统帅全军的猴子登场挑战,其他猴子上去应战,如战败,就自动退台。这样一个一个地格斗,剩下最后的一个强者就是猴王了。”何广位说。
他们等群猴走后,就在几棵大树下的平地上挖了一个长方形土坑,又在离坑六七米远的地方堆起了柴草作为隐身之处。紧接着往地上扔了些干柿、花生、芝麻糖等猴子爱吃的东西,摆好阵势后就高兴地下山去了。
第二天早上,他们刚吃过饭,何广位就脱掉了工作服,换了身新衣裳,边换边说:“猴子疑心特别大。它看你穿身工作服,怕你是猎人,就格外警惕。我穿身新衣裳,它们以为我是个文质彬彬的干部,就去掉顾虑。另外,这身衣裳要一穿到底,决不能半路更换,不然也就一事无成了。今天,咱去捉猴,一定要隐蔽,可不要让猴子的哨兵发现了你们。”“咋,猴子还有哨兵?”“有,在猴子中间,哨兵也不是好当的。当哨兵的猴子必须身强力壮、机智灵活、责任心强,也是通过选举产生的。在一群猴子中,走在前面的一只独猴就是哨兵。当大伙都在吃、喝、玩、乐时,它就站在树的顶端,或在山的最高处,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一旦发现情况,它就发出呼叫报警。如果它咬着牙,发出吱吱的紧急呼声,就是下令赶快逃跑。”何广位说完,便掂起为猴子准备的野餐,大步向挖坑的地方走去。
果然不出所料,何广位离土坑还有老远,就听得“哨兵”“吱吱”长叫两声,群猴霎时跑得无影无踪。
何广位站在树下,大声唱起来:“柿饼好吃花生香,谁有本事谁来尝尝。”唱罢,他把大把的柿饼、花生和大枣撒了一地,而后就走了。第二天、第三天,天天如此。时间长了,猴子尝到了甜头,认为哼唱的人是专门来给它们送吃的,也就不再害怕了。猴子们由远到近,由怕到不怕,有时甚至老何还没撒完吃食,群猴们就跑来抢吃。几天过去了,何广位看捕猴时机已成熟,便在一天深夜,和两个儿子抬来早已编好的坑盖,一端用钉钉在地上,一端用支杆顶着,用铁丝死死地绑了起来。第二天一大早,何广位又哼着那句单调的曲子,把食物撒进坑里。
当他走后,猴子们却没有像前几天那样上前抢食物,它们被突然出现的坑盖吓住了。多心的猴子们首先爬到绑死的坑盖上,拼命地晃来晃去,当它们见坑盖是个死家伙,不会出现意外时,才放心大胆地跳进了坑里,抢着吃了起来。
好了,到该下手的时候了。当天夜里,老何带着儿子们来到坑边,把捆绑坑盖的绳子解掉,用活支杆支住坑盖,用一根麻绳拴在支杆上。三毛钻进早已堆好的柴草里,拉着绳子等待着天亮。
东方升起了太阳,何广位又和往常一样,哼着老调,把食物撒进了坑里。他刚刚离去,群猴就大胆地跑了过来。这次,它们对那摇过的坑盖毫不介意,直接跳入了坑中。三毛看看时机一到,猛地一拉绳子,支杆倒了,坑盖“叭”的一声盖了起来。何家父子顺利地将这些“俘虏”送到了焦作市人民公园。 1978年秋天,何广位带着二毛、三毛到山西省阳城县丰山岭一带狩猎。路上,他们看到大片的玉米正吐红缨,长势喜人,可还不到收秋时节,玉米就横七竖八、东倒西歪,穗子不是被咬碎,就是被拔走了。此刻,远处传来了“叽叽”的野兽叫声,何广位一听便知是农业的大敌——野猪在作怪。一只野猪,一年至少要糟蹋100多公斤粮食。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四处游荡,还常到村子里偷吃粮食,糟蹋储藏的萝卜和大白菜,拱倒老百姓的水缸……
何广位听到野猪的怪叫,便命令两个儿子悄悄地跟随观察。来到树林深处,发现竟有6头大小不一的野猪。为了一网打尽,弟兄俩没当即动手,悄悄返回,向父亲汇报了“敌情”。三人决定先到村里安排好住处,给大队领导汇报后再动手干。
他们来到村大队部,这里正召开护秋动员会。他们当众谈了要打野猪的想法。谁知话音刚落,却引起一阵笑声,老支书漫不经心地说:“去年秋天,我们组织了一个连的民兵去打这些家伙,结果打了十多天,连根野猪毛也没打着。哎!现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朝天放枪,能把它吓跑不糟蹋庄稼就不错了。你们没枪没刀,还想打野猪,我看是石狮的屁股——没门。”
何广位一听此话,心里可有点不是滋味,不服气地说:“到明天后半晌,俺如果在这里捉不住几只野猪,一准在村头请全村老少爷儿们的客。”说罢,领着儿子离开了会场。
第二天早上,太阳已升得老高了,父子三人还睡得香甜,直到八九点钟,才起了床。父亲命令道:“老二,你去给队长说,借口大锅拉到村头老柳树下。老三,你去砍些烧火棍棒来。我去挖灶烧火。”父子三人各干其事去了。
“白胡子老汉打不住野猪真要请客了!”这消息在村里一下子传开了,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齐拥到村头去看稀罕,直把那口大锅围了个水泄不通。
10点钟时,何老汉才把烧火棍一掷:“老二老三,时间到了,快去把‘米’拿来下锅,咱好请客呀!”“中!”二毛肩背一根木杠,手里掂了根麻绳,三毛提了两挂鞭炮,径直向预先侦察好的目标奔去。
弟兄二人悄悄来到预定地点,透过掩体仔细观察,发现这大猪小猪正围着它们的老祖宗在嬉戏玩耍。
原来,野猪习惯于群体生活,一群野猪,基本都是一个家族:上到高龄的老猪,下至天真的小猪。即使成婚嫁娶,它们也不出这个团圆的大家庭,一家几辈,老老少少常年生活在一起。
在一群野猪当中,只有一个威望甚高的首领。它的产生可不像猴子那样通过擂台比武,胜者为王,而是论资排辈,老者为上。因它年迈胡长,见识最广,经验丰富,治家有方,这是理所当然的一家之主。这只头猪平日除了安排料理家庭日常生活外,每当浩荡的队伍开进时,总在前面领路开道。对于下边的猪子猪孙来讲,只有服从命令,不得有半点抵触和违抗。
说起野猪行进中的队伍也很可笑。一般来讲,野猪行进时,都是很有秩序地列队行进,即使遇到意外情况,全家突然惊散,但在溃逃的不长时间里又会自觉地排列成行。队伍的排列也很有讲究,同样是论资排辈、代代相接,前面带路的是最老者,后面收尾的是最小者。对于它们来说,这是不变的规矩。
何家二兄弟观察了一阵,最后决定采取特别的行动:只打头猪,其余的全让它们自己主动地自杀毙命。
他们究竟采取什么样的特别行动?野猪又是怎样个自杀法呢?首先是选择人与兽的格斗地点,也就是固定野猪的自杀场地。这地点要根据地形和山势来定,眼下这群野猪住宿的地点,三面是高山,荆棘丛生,一面是通往山崖高处的山间小道。在这一米来宽的山道最险处,一面是陡峭的山壁,一面是百丈深渊,此处正是野猪的必经之路。二毛敏捷地攀到这个固定的决斗场,面向深渊,背对山壁,双手紧紧抓住就近的山树藤条,警惕地等待着野猪队伍的到来。
为了迫使野猪头领把队伍准确无误地带到他们预定的决斗场,三毛悄悄地运动到野猪所在地的左侧,把一挂鞭炮打开,挂在一棵山榆树上,而后点燃一节早已掐好尺寸的定时火香,将香尾端绑在鞭炮的火药捻上。接着又机灵地转到野猪的右侧,同样也挂起鞭炮,点燃绑在药捻上的火香,不过这节火香要比上节短些。当三毛刚运动到左右两侧的中间,点燃的火香同时引燃了鞭炮,左右两端“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爆竹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震惊了嬉戏的野猪,顿时,它们没头没脑地乱撞乱碰。向左逃,爆炸声响,定有埋伏;向右窜,震耳欲聋,定有奇兵;向后跑,何三毛赤膊上阵,手舞木杠,乱蹦乱喊地厮杀过来。无奈,头猪只得带领一家老小,顺着何家弟兄早安排好了的山间小道没命地逃去。
野猪的队伍全在前面拼命逃窜,三毛摇棍呐喊,紧紧追赶。当头猪刚刚窜到二毛隐蔽的险处,二毛突然跃了出来,你看他,手抓藤条,收腹蜷腿,只听“咚”的一声,他那两只大脚狠狠地蹬在头猪脑袋上。那家伙还没弄清咋回事就跳下了山崖。由于野猪家族观念所致,视力较差,加之头脑简单,思维能力低下,后面的猪子猪孙来不及止步,也都跟随着老祖宗一一跳崖自尽。一场激烈而又有趣味的战斗结束了。他们抬着胜利的战果来到村头的灶前,一阵忙活,香喷喷的野味进入人们口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请客大饱了山村人们的口福…… 1976年冬天,北风呼啸,寒风刺骨,何广位独自一人狩猎来到山西中条山里。
正行走间,忽听前边有些动静,何老汉抬头一看,只见前面不远的小山坳里,一只浑身褐色的金钱豹正在连啃带抓地把一头150多公斤重的大黄牛撕得血肉横飞。那豹子吃了一阵,舔了舔舌头,伸了伸懒腰,在地上打了个滚,两只爪子抖着死牛尾巴扬扬得意地玩耍起来。这时,何广位已潜伏在离金钱豹200多米远的树丛中。他正准备伺机发动进攻,忽听身边“沙沙”一片树叶响,定睛一看,不远处的树丛中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枪口,正对着那只金钱豹。何广位悄悄转到那人身后,微微一笑低声说道:“老弟,你来打还是我来干?”那人白了何广位一眼,又看看自己的自动步枪,言外之意——你赤手空拳有何办法?还是让我的子弹来说话吧。何广位会意地笑笑,说:“好好,不过,你千万要小心。”说罢,悄悄下山去了。
此人是当地的民兵营长。他早晨提前起床,带着步枪来到山上打猎。刚上山坡,老远就发现一只金钱豹正吃着牛肉美餐,他立即架枪瞄准准备射击。
只因他打豹心切,何广位刚走不远,他就扣动了扳机,只听“啪”地一声枪响,那只金钱豹惨叫一声,便一头栽倒在地。民兵营长等了片刻,不见有什么动静,以为恶豹已中弹身亡,便兴冲冲地朝豹子跑去。哪知刚到跟前,只见那只恶豹突然腾空跃起,向他扑去。民兵营长大吃一惊,身不由己地退了几步。这一退不要紧,民兵营长一脚踩在一块大石头上,身子一歪,连人带枪朝山坡下滚去。
再说那只金钱豹,由于民兵营长枪法不准,只被打伤了一条前腿,这一来更惹得它兽性发作,紧追民兵营长不放。民兵营长滚到了半山坡,被一棵大树挡住了,眼看他大祸临头,危在旦夕。正在豹子张口伤人的危急关头,只听“嗨”地一声呐喊,恶豹实实挨了一铁拳,一个踉跄跌翻在地。
有人问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何广位刚走不远就听到了枪声,根据经验判断,如果那只豹被一枪打死便罢;如打不死,豹子非报复不可。所以,他慌忙赶了回来,正好遇上这个险情,于是他急速挥手一拳,打中了受伤的金钱豹。此刻,火冒三丈的金钱豹“噌”地一下向后跳了一丈多远,扎了个虎坐。这时,何广位稳扎双脚,紧握铁拳,摆开架势,连喊三声:“打!打!打!”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响,直震得草动树抖,山谷震荡。那生性好斗的金钱豹哪肯示弱?只见它瞪着铜铃般的双眼,张着血盆大口,龇着铁钉般的獠牙,伸出刀般的利爪,身子向后一坐,“嗷”地一声,纵身跃起两丈多高,对准何老汉猛扑过来。何老英雄就盼着金钱豹这一猛扑。你看他:怒目圆睁,铁拳紧攥,运足全身力气,照准金钱豹的鼻子“嘭”地就是一拳,直打得金钱豹鼻子酸痛,两眼流泪,摇头拱地,“嗷嗷”直叫。
被大树拦着的民兵营长目睹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他见恶豹又要反扑,吓得丢掉半自动步枪,抱着拦身大树就往上爬,嘴里还不住地乱喊:“快打死它,快打死它!”他只顾乱喊,可不知道豹子还有个吃软不吃硬的习性,更是个爬树的能手。恶豹深知不是何广位的对手,竟折身应着喊声向树下扑去,它看到地上掉落着半自动步枪,张开大嘴就把枪托咬了个粉碎,然后抱树往上爬。
眼看这位民兵营长要命丧豹口,何广位箭步来到树下,两只铁钳般的大手抓住老豹的尾巴,用尽浑身之力,“嘿”地一声,将恶豹在空中“刷刷”抡了起来,然后紧甩在地,来了个泰山压顶之势,将它紧压膝下,接着取出早已备好的布袋,将恶豹装了进去。
西天染起了朵朵晚霞。何老英雄挽着民兵营长的臂膀,扛着活捉的猎物,踏着落日的余晖,高高兴兴地向山下走去。
后来,这只金钱豹被送往焦作市人民公园,供游客们观赏。
河洛英雄人物档案
1905年何广位出生于安徽宿县何家牌坊村,现居旷世文宗韩愈的故里河南省孟州市。他居住的小山村叫武桥村,巧合的是,这个小山村就是宋时武松发配孟州路遇孙二娘的地方。
天生是深无底止的“橡皮肚子”。7岁时父母刚借来的3斤麦种,被他在父母外出时吃得干干净净。父亲回来询问,广位哭着说了实话,父亲不信,把家中仅剩的10余个菜团递给广位,转眼间被他一扫而光;1955年,在山西永寿县罗山村,山民为感谢他为民除害(活捉了使人畜经常受到伤害的豹子)而大摆宴席,他一次喝西凤酒17斤;1966年,河南省济源县领导因他捉豹有功,决定管他一顿饱饭,何广位在连咸菜都没有的情况下,一顿吞下了62个馒头……
新中国狩猎生涯的缘起。解放前何广位捉虎擒豹是为了生存。解放以后,在安徽、陕西、河南等地的山村有豹子横行乡里,不是这个村的人被豹子吃了,就是另一个村子的某户人家的羊被叼走了。在家乡已被安排到乡里工作的何广位陆陆续续听到这些消息后,主动向组织申请当猎户,组织上理解并支持这位解放前就因抓豹而闻名中外的人的想法,从此,何广位开始了在新中国的狩猎生涯。当时,他的目标是每一只豹都活抓,然后送到各大城市的动物园供人民群众观赏。
该出手时就出手。1955年在陕西省永寿县小罗山,何广位迂回到离豹不远的石头后面,当豹踱着方步侧对着自己的时候,一个箭步跃了过去,用两手分别揪住豹头和豹尾,两胯紧紧压在豹的前肋和后胯,然后迅捷地腾出右手,先打豹子一拳,使之昏厥过去,随之,解下绳子把豹的两前腿反绑在豹的后背上,将两后腿捆在豹的肚子两侧。这只豹送到西安公园引起轰动,当地政府特发给广位700斤小米、100元钱、10双袜子作奖励,《西安日报》还作过连续报道。
也曾被豹子伤过一回。何广位年过花甲的时候,曾在6天内空手活抓了8只豹。不过,豹子是比虎还凶的猛兽。1976年春天,年近古稀的何广位刚把一只豹子塞进笼子里,当地生产队长冒失一拍何广位的肩膀,结果何广位手一松劲,豹子冲破笼盖向山坡下遁去。何广位追到一个石崖处,豹子从后面用前抓搭着他的肩头,张开大嘴就向他的后脑和头盖骨咬去,在被咬住的瞬间,何广位一个左转身,同时左拳打出去,把豹的四只獠牙都打断了,接着右手立刻提起豹耳,对准豹肚踹出一脚,一声惨叫后,豹子死了。这是何广位一生打死的唯一一只豹,而他头上也留下了两排伤痕。
力大无比扬国威。1985年7月24日,日本东京电视台以高柳为首一行5人来中国给“活武松”拍专题片。但一看到何广位,高柳一行就摇头,不相信这老人就是活捉恶豹的英雄。当何老汉单手把80多斤的大石锁舞动了十几下,把一块700余斤的水泥板搬到一米多高的砖墙上时,日本人惊得目瞪口呆。
钻狼窝、栖虎洞,足迹遍布20余省、32条山脉的何广位在狩猎的过程中,逐渐感觉豹子等珍贵动物越来越少了,于是把最后一只徒手擒捉的活豹捐赠全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之后,被誉为“当代武松”的何广位主动从狩猎岗位“下岗”了。与此同时,作为河南省政协委员的他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议,尽快为保护野生动物立法。这是《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之前的事。
童心不泯:心底无私天地宽
何广位身上长的一个瘤子已折磨了他10余年,不过平时痛起来喝一喝用40余种奇石异草自泡的药酒症状就减轻了。但是在1998年4月的某一天他却感觉内气不够用,身体不太灵敏了,于是他让儿子购棺材以准备后事。儿子们劝他去动手术,他说:“身体是父母给的,是完整的,动一刀会把气给泄了。我死也要是个圆满的身子”。也巧,正在洛阳讲学的一位何广位的忘年交来探望他。见他棺材都准备好了,这位忘年交笑着劝他到河北治病,说吃、住、用都包了。何老汉被这位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又懂中、西医的忘年交一劝,心也动了,就说:“如果你能连喝我6杯酒,我就跟你去”。这位忘年交也是性情中人,早年曾苦练过太极拳、通臂拳等;虽说他平时不喝酒,但此时为了请动何广位也豪气干云地与之连碰6杯(每杯2两)。何广位一看,非常高兴,一捋白髯,连声说:“我去、我去。不过我新买的棺材,用不上太可惜了,我去躺躺”。说罢不顾家人的阻拦,就躺在了棺材里。
躺在棺材里的何广位把一生所走过的路都浮现了出来:抗日时与4个日本兵遭遇,搏斗中杀死了3个,自己的腿也负了伤;有一年与人争强,一天内跑了400里,把腿都跑肿了,睡了两天才恢复体力;抗日时为美国人开了一年汽车;在肆楼茶馆听人说古论今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可爱的小孙女在孟州武校学习,本事不知长了没有……
何广位从棺材里跳了出来,就随着这位忘年交到了河北。也许是有武功的基础,几个月下来,瘤子小了许多。“像小米粒那么大了”。于是,坐不住的何广位一身仙风道骨的样子到街上转悠,忽然看到出租车司机正与乘客因为多收一元还是少收一元吵了起来,他马上掏出两个5元分递俩人,说:“人与人应该和和气气”。俩人没接钱,惭愧地走了。
何广位对钱从不放在心上。70年代末有人仅凭卖他的打豹照片就挣了上万元,而何广位听说后只是笑了笑,说了声:“随便吧,这人想挣钱就让他挣吧”。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前后,常有动物掮客许以3万、5万请何广位父子出山猎豹,何广位均婉拒。不过,为了生活他仍然与次子一同经常出入山林,但现在不是狩猎而是采药。
养生秘诀:练武、喝酒、超越自我
生命力是个很奇怪的东西,有些人富贵,但青春年少就夭折,有些人生活在最底层,却一生与大病无缘。
1997年,何广位跑到县交通局要办汽车驾驶执照,交通局的同志谁都不敢给他办执照,因为他已经90多岁了。1999年,何广位赶到郑州市的一家大商场要购一台两轮摩托车,商场人员一问,老人95岁了,谁都不敢轻售给他,他只得购回一台三轮轻便摩托车。不过,到村里菜市场选购自己爱吃的牛肉,他还是愿意骑自己的那辆旧自行车。
无疑,何广位的健康长寿与他从14岁就开始常年坚持练武是分不开的。他说:“年轻时站四平马桩,一站就2个小时,扔沙袋一扔就是一个小时”。武功是他安身立命之本。但是,他不赞成练武者去和别人比武。他认为很有名气的武术家为什么短寿,就是经常比武所致。他下过苦功夫练扔沙袋,腰部练得有力量了。“豹扑过来,腰一拧就能把豹打倒”。
“对,命意源头在腰隙,腰部的气足了,会充养两肾,生命力就旺盛了”。一位中医专家如是说。
何广位的另一个长寿秘诀就是喝酒。但是,他喝的酒与别人的不一样,大都是农家酿造的没有工业酒精成分,而且,更关键的是,酒里面还泡有动物们自我疗伤用的奇石异草等。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奇石异草,是真正的天然补品。
何广位第三个长寿秘诀就是不断地超越自我。
除了狩猎,何广位其实还是一位民间动物学家。他对于野生动物的了解很深入、很细致。听他讲野生动物,特别是豹子、猴、狼的生活规律,比珍妮?古德宁讲黑猩猩的故事还深刻。何广位也还是一位民间医生,邻里乡亲有小伤小病,他到山林采一些药草,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奇效。
从狩猎岗位上主动“下岗”,何广位完成了一次对自身的超越。但是,“下岗”后的何广位并没有闲着,在采药为生的同时,经过几年的酝酿,他选择了95岁创业的道路。
1999年12月26日,何广位意气风发地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企业——河南省孟州市广位酒业有限公司。这次,他又一次地超越了自己。
2000年2月,为了更好地与外界联系,何广位开始学习电脑上网。当他的公司创办1周年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在网上自由的浏览了。2001年夏天,他还应邀出国考察了一番。
何广位是真实的吗
何广位是日本电视台上报道过的一位奇人,他的力气特别大,并且是一位可以徒手制服野兽的能人,比起历史上的打虎英雄武松,他比可比武松厉害多了,武松只打死一只老虎,而何广位一生打死老虎七只,还有大量的狼和豹子。那么他力气那么大是怎么练的呢?
?
何广位的事迹是真的吗
说到何广位的事迹,曾经被很多人质疑,老虎可不是一般的猛兽,它不仅力气大,还非常灵活,怎么可能轻易制服。
但是据何广位的自述,从小,他就是特别能吃,为了吃饱饭,14岁就离开父母出去讨生活,但是都因为他吃的太多而被东家赶走,就在一次他露宿野外的时候,半夜被一只狼惊醒,随后,他几拳就打死了这只狼,没想到的是,这只狼给他换来了30块大洋,这次意外的收获,开启了他打猎的野外生活,也因此有了一定的经济来源。
?
做为职业的打猎人,他一生中共打七只老虎和200多只豹子,还有1000多只狼以及800多只野猪。
这样惊人的数字,真的让人瞠目结舌,就在解放后,他还再次上山解决了一只骚扰村民的豹子,低价卖给了动物园。
对于这样一位超乎人们想象的奇人,更多人觉得他的事迹有些夸大其词,并不符合常理,是吹牛,是假的,所以在中国,很少报道他。
?
他力气多大是怎么练力气的
何广位的力气非常大,据说是日本电视台在采访他的时候,看他本人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根本就不可能制服野兽,但是,看到他能轻松地将一块水泥预制板搬到1米高,就觉得这是奇人。
?
其实何广位的一生都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他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他的力气大,很可能是他常年从事体力劳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