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菜里吃的五黄是哪五黄?
端午节菜里吃的五黄为黄瓜、黄鳝、黄鱼、咸蛋黄、雄黄酒(说法不一,有人将黄梅、粽子也作五黄之一。因雄黄有毒,现今将雄黄入白酒内饮者已少见,今多见以黄酒替代雄黄酒)。
在端午节吃五黄是因为雄黄是一味中药,用雄黄末与菖蒲根屑入酒的雄黄酒有解毒杀菌之功效。江南有谚语:“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也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而黄鱼、黄鳝、咸蛋黄、黄瓜则是端午时节的当令食品。
端午节特色饮食
1、粽籺
端午节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的形状很多,品种各异,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2、打糕
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吃五黄是哪五黄
端午节吃五黄是杭州一带的习惯。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端午吃五黄,主要是为了辟邪祛暑。在端午节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因此民间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端午节成为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农历五月,也称五黄月,因有五种带“黄”音的食物上市而得名。端午那天,在江南人的传统中,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雄黄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黄酒代替雄黄酒)。
扩展资料:
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颜色的食物混在一起吃。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而在南京,端午节还有吃五红的习俗,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要避五毒,传说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会为害人间,民间便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妖怪吓跑。这五红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吃五黄
端午节吃五黄是什么
端午节吃五黄是雄黄、黄鱼、咸蛋黄、黄瓜、黄鳝。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须当吃五黄,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吃“五黄”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提升自己的精力。
雄黄是一味中药,用雄黄末与菖蒲根屑入酒的雄黄酒有解毒杀菌之功效。江南有谚语:“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也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因为雄黄有毒性,如今都用黄酒代替。
端午时节的黄鱼长得体态肥胖,肉质最美味,成为端午时节的时令菜。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是平时比较常见的,因为名字带有“黄”,也进入“五黄”之列。尤其是蛋黄流油的咸鸭蛋,尤其受到老饕们欢迎,不论是下酒、喝粥都是极佳佐菜。在端午节,吃咸鸭蛋、粽子也成为很多人喜爱的美食。
“五黄”中的黄瓜有“第一瓜果”之称。农历5月。能吃到新上市黄瓜,时间上正好与端午对上,也就自然成了端午的必吃之物。
经过一个冬天的蓄养和一个春天的复苏,再加上天气转暖,食源丰富,端午时节的野生黄鳝格外的体壮肥美,而且此时黄鳝肉质细嫩,是择食的最好时节。因此,民间素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