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正的资料简介有哪些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3、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
5、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要处理许多事务,哪一个比得上我处理的事务呢?
6、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7、蒙乃始就学。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9、及鲁肃过寻阳。
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
10、与蒙论议,
鲁肃和吕蒙一起商议,
11、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不再是当年的那个吴下阿蒙了!”
12、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几日,就要另眼相待,
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兄长为什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14、肃遂拜蒙母,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
15、结友而别。
与吕蒙结为朋友后才告别。
吕蒙正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 [1] 。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
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去世,终年六十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
吕蒙正是什么人?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 。北宋初年宰相。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有雅度。
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去世,终年六十八,追赠中书令,谥号文穆。
吕蒙正刚被任命为副宰相,第一天入朝走马上任,意气风发地迈着方步走在大殿上,突然听到有人说:"这小子也当上了参知政事呀?"面对这盆当头冷水,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了。但是,与吕蒙正要好的同事很不满,要追查此人是谁。吕蒙正急忙制止,不让追查。下朝以后,吕蒙正的有些同事仍然愤愤不平,后悔当时没有逮住那人。吕蒙正则说:"如果知道他的姓名,就会终身不能忘记,不如不知道为好。"
折叠知人善用
有一次,宋太宗问吕蒙正谁出使辽国合适,吕蒙正推荐了一陈姓官员,宋太宗觉得不合适,就没有同意。第二天,宋太宗问起人选的事,吕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宋太宗再次否决了。当第三次问及时,他仍以此人呈上,气得宋太宗把呈上的文书扔到地上,十分不高兴:"卿为什么这么固执呢?"吕蒙正说:"臣不是固执,而是陛下不能体察谅解啊。"再次说:"这个人可以任用,其他的人赶不上他。臣不愿用阿谀献媚盲目听从皇上的意见,以致耽误国事。"同僚们屏气不敢言。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人说:"吕蒙正的气量是我不如的啊。"此外,吕蒙正还向朝廷推荐了经常说他坏话的老同学温仲舒等。
又有个叫富言的人,是吕蒙正的宾客。一天告诉吕蒙正说:"我的儿子十几岁,想让他入书院,事奉廷评、太祝。"吕蒙正答应了他。见面后,惊叹说:"这个儿子将来名位与我相似,而功勋事业远远超过我。"令他与自己的几个儿子同学,供给很优厚。富言的儿子就是富弼。后来富弼两次任宰相,也是以司徒退休。吕蒙正善于识人才就是这样。
历史评价
宋太宗:吕蒙正气量,我不如也。
脱脱《宋史》:吕蒙正质厚宽简,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未允者,必固称不可,上嘉其无隐。赵普开国元老,蒙正后进,历官一纪,遂同相位,普甚推许之。又论:《诗》云:'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为阿衡,实左右商王。'言有是君则有是臣,有是臣则足以相是君也。太宗励精庶政,注意辅相,以昉旧德,亟加进用,继擢蒙正、齐贤,迭居相位;复进黄中,俾参大政。而四臣者将顺德美,修明庶政,以致承平之治,可谓君臣各尽其道者矣。君子谓李昉为多逊所毁而不校,蒙正为张绅所污而不辨,齐贤为同列所累而不言,黄中多所荐引而不有其功,此固人之所难也。而况四臣者皆贤宰辅,又能进退有礼,皆以善终,非盛德君子,其孰能与于斯?
陈淡野:人亦一器也,莫不各有其量。如天地之量,圣贤帝王之所效焉。山岳江海之量,公侯卿相之所则焉。古夷齐有容人之大量,孟夫子有浩然之气量,范文正公有济世之德量,郭子仪有福量,诸葛武侯有智量,欧阳永叔有才量,吕蒙正有度量,赵子龙有胆量,李德裕有力量,此皆远大之器。
吕蒙正是哪个朝代的宰相
吕蒙正是北宋赵光义时期的宰相,公元988年(端拱元年),太宗(赵光义)罢李防,拜吕蒙正为宰相。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谏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蒙正受牵连,被罢贬为吏部尚书。公元993年(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又以原官职入相。公元995年(至道元年),太宗再度罢贬吕蒙正,吕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间,政尚宽静,事务多委任于属僚,其总裁定夺而已。公元998年真宗即位,吕蒙正被任命为左仆射,为感先帝之恩,吕蒙正献家财三百万助之朝廷。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许国公,授太子太师。
吕蒙正简介
吕蒙(179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然而"蒙疾发"(后世人或猜测建安二十四年发生瘟疫,因史载吕蒙、孙皎、蒋钦死于同年,或猜测是吕蒙年轻时在战场上吃苦受累导致积劳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