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
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前进方向,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互相交织、互相激荡的复杂局面,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势在必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且也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时代,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简述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
答: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室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和智力支持,使人们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准则,为改革和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思想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是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明确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到改革开放以后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再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建成文化强国的具体时间。这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价值意蕴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对文化建设的积极践行。
2、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文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文化强国既构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条件和精神支撑。
3、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
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越是离不开文化的保证、力量和滋养。
4、建设文化强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要求。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也意味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日益发展到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等综合性满足,精神文化的需求日渐占据重要位置。
我们党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优秀文化产品供给,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以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更好践行为人民谋幸福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