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氯酸钾制取氧气-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哪些器材和操作方法?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

发布时间:2023-05-26 08:07责任编辑:韩大石关键词:方法,氧气
  (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报告
0、实验器材:铁架台、铁夹、十字夹、酒精灯、火柴、大试管、导管配橡皮塞、水槽、集气瓶、毛玻璃片(还要做氧气性质的实验吗?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之类?如要,再加:铁丝、燃烧匙)、托盘天平、称量纸、药匙、氯酸钾、二氧化锰
1、实验目的:略
2、实验原理:
   (1)氯酸钾不稳定,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放出氧气:
        2KClO3 (MnO2, 加热[放在等号上下])= 2KCl + 3O2
      (2)氧气分子量与空气接近,不溶于水,采用排水法收集。
   3、实验步骤: (1)氧气的制取: a、搭装置/气密性检查。将酒精灯置铁架台上,将大试管与带塞导管接好,调整铁夹高低与酒精灯、大试管以及导管伸入水槽并匹配;微热大试管,如果水槽中的导管中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好; 注意事项:大试管干燥、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搭装置从下到上,先左后右。 b、称量及装样:用托盘天平称取指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并混合均匀;用纸槽送入大试管认底部,并按a中搭好装置;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置在水槽中; 实验现象:KClO3白色粉末,MnO2黑色粉末,混合后得到灰黑色粉末。
   c、点燃酒精灯,先在大试管底部移动加热,使样品受热均匀,然后集中加热;待到气泡较快出来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实验现象:加热过程中,试管部分固体部分熔化并冒泡;水槽中导管口开始时气泡少,随后迅速增多,气体无色,无味,最后气泡慢慢减少。
   d、冷却、拆装置,后续实验(验证氧气的性质)…… e、仪器清洗 4、实验结果分析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均匀对氧气的快速发生很重要。 (2)氧气发生时,气泡少时出来的主要是空气,此时收集会影响氧气的纯度。
   (3)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有助燃作用。 (4)其它实验结果(氧气的其它性质)。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