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秦桧儿子(鸡脑子秦桧图片)

发布时间:2023-06-03 10:36责任编辑:冯大明关键词:儿子,图片,秦桧,脑子

秦桧儿子

是在忧惧中抑郁而终。

秦熺(1117~1161)字伯阳,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为行秘书郎、秘书少监。十三年,擢礼部侍郎,兼直学士院、提举秘书省,除翰林学士。十八年,迁知枢密院事。

南宋与金议和之后,秦桧独占相位17年,擅权专政。因此,秦熺官运亨通,短短几年就一直做到知枢密院事,朝班位列其父之下。

秦桧死后,宋高宗忌惮秦桧尚有众多党徒在朝,只是下令秦熺致仕(即退休)。秦熺失去权力后日夜生活在忧惧中,在绍兴三十一年(西元1161年)一命呜呼。

扩展资料

秦熺生有三子:秦埙、秦堪、秦坦,其中以秦埙最为知名。秦埙与大诗人陆游同时参加锁厅试(现任官或有爵禄者应进士试),因依仗祖父的关系,被主考官陈之茂判定为次名(头名即陆游),但依然令秦桧大为不满。在接下来的礼部省试中,秦桧便授意亲信、主考官魏师逊与汤思退二人,将陆游强行判定落榜,而以秦埙为头名。秦埙一出场,便给时人留下恶劣的印象。

尽管随着祖父的去世,秦家的势力大不如前,但秦埙仍旧做到了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显官要职,虽然官品、人品不咋地,但依然荣耀得很。而在生计方面,据陆游在拜访秦埙时听人讲,虽然秦家败落甚至到了典当物品的程度,但每年的收入依然高达米十万斛(宋制,一斛合5斗,即60斤),而此时距秦桧死去已有20余年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熺

鸡脑子秦桧图片

传说秦桧杀了岳飞要砍头,结果砍头的时候一个公鸡打鸣,秦桧一下跳进了鸡嘴巴里吃鸡的时候注意把这鸡脑子剥开,如果脑浆完整,形状特别像一个跪着绑着手的小人,所以人们就把这鸡脑叫秦桧。

秦桧(1090-1155年),字会之,生于黄州,籍贯江宁(今江苏南京)。

南宋著名奸臣、主和派代表人物。 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油炸桧

据民间传说,岳飞被秦桧夫妇施计杀害于风波亭,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临安一户饮食摊贩得知消息后也深感不忿,就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人们为了发泄愤怒,便争相购买。随着顾客越来越多,店铺就简化制作工序,直接把两条面缠绕起来油炸,成为现今常见的炸油条。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条称为油炸桧或油炸鬼

遗臭万年

元代时,人们在秦桧墓前便溺以快意,谓“遗臭冢”,有诗曰“太师坟上土,遗臭遍天涯。”明代时,人于岳飞墓前种桧树,一劈为二,名曰“分尸桧”。清朝秦涧泉到西湖岳飞墓前,自称“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又有一地演戏,忽一人上台将演秦桧者刺死,可见秦桧名声之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桧 (南宋宰相)

秦桧有几个子女

秦桧有后代,有一个继子秦熺。

1、继子:秦熺,字伯阳,本姓王,为秦桧妻兄王唤之子。以少师致仕、封福国公。

2、孙子:秦埙,秦熺长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探花。历任敷文阁待制、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秦堪,生平不详 。秦卓,又名秦坦,生平不详。

3、曾孙:秦钜,秦埙之子,字子野,嘉定十四年(1221年)在蕲州抗金战死,封义烈侯。

秦熺(1117年~1161年),字伯阳。南宋大奸臣秦桧的养子,本秦桧妻兄王唤之子,自秦桧专权期间,曾捏造罪名将王铚家的藏书掠走大半,把南宋初年国史实录中不利于秦桧的内容或改写,或烧毁。秦桧死后,秦熺想继承相位,但遭到拒绝,秦家就此失势,岳飞也得以平冤昭雪。

岳飞的尸骨照

岳飞冤死之后他的尸首最初被收葬于九曲丛祠旁。岳飞生前曾前后三次从戎,其中第一次从戎时间仅几个月的时间,因为其父亲逝世的缘故而宣告结束。第二次从戎是因家中经济困难,结果从戎第二年宋钦宗便决定与金朝议和,所以岳飞便又再一次离开军队。但是议和进行得并不顺利,所以宋金两国再次爆发战争,于是岳飞就又再一次投身于抗金军队之中。

后来北宋为金人所灭,幸亏康王赵构另外建立起了南宋政权,岳飞也得以继续他的抗金抱负。南宋建立之后岳飞凭借自身出身的能力渐渐得到重用,宋军在他的带领下一点点从金人手中夺回早前失去的疆域,于战乱之中仓促建立的南宋政权也在金朝的持续进攻中顽强坚持了下来。眼看着宋朝在宋金两国的对战中逐渐占据优势,宋高宗赵构却执意要与金朝议和。他的议和态度,使得岳飞与其它抗金将领多年来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

岳飞不光抗金主张受到反对,他自己也因秦桧等人的诬陷而背负上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赵构被秦桧的花言巧语蒙蔽,全然不顾岳飞为抗击金军所作出的贡献,先是没收岳飞兵权后又将他关进牢房。待宋金完成议和之后,岳飞被赵构下令处死在大理寺的牢房之中。

因为岳飞得罪的是秦桧,所以在他死后众人皆不敢为他收尸。狱卒隗顺不忍一代忠良死后尤不得安宁,所以趁着黑夜偷偷将岳飞的尸首运出都城临安,将它带到钱塘门进行安葬。隗顺为岳飞挑选的收葬之地位于此门附近的九曲丛祠旁,为了易于辨认他还特地在岳飞墓旁种植了两棵橘树。待岳飞得到昭雪,继承这一秘密的隗顺儿子将岳飞的埋葬之处告知宋孝宗,岳飞的尸体就此被转移至西湖栖霞岭。

秦桧养子

秦桧有后代,有一个继子秦熺。

1、继子:秦熺,字伯阳,本姓王,为秦桧妻兄王唤之子。以少师致仕、封福国公。

2、孙子:秦埙,秦熺长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探花。历任敷文阁待制、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秦堪,生平不详?。秦卓,又名秦坦,生平不详。

3、曾孙:秦钜,秦埙之子,字子野,嘉定十四年(1221年)在蕲州抗金战死,封义烈侯。

秦熺(1117年~1161年),字伯阳。南宋大奸臣秦桧的养子,本秦桧妻兄王唤之子,自秦桧专权期间,曾捏造罪名将王铚家的藏书掠走大半,把南宋初年国史实录中不利于秦桧的内容或改写,或烧毁。秦桧死后,秦熺想继承相位,但遭到拒绝,秦家就此失势,岳飞也得以平冤昭雪。

扩展资料:

秦熺是秦家名义上唯一的儿子,从小备受宠爱是一定的,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秦桧膝下唯一的爱子,各种巴结自不必提。甚至秦桧在世的时候,秦熺的儿子都可以经过权势去做探花,接着当史官。曾经坐的有多高,后来就可以摔得有多惨。

他在秦桧死后,官运受阻,想继承秦桧官职当宰相不可得,坐吃山空。秦桧受尽世人唾骂,他作为秦桧的儿子日子也不好过,受人白眼,也不被皇帝喜欢。加上自身才华不够,可以说是夹缝求生。一点好处是,秦桧没有被抄家,当初的搜刮,全部由他继承了。

“乞和”造就了千古奸臣: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奸臣。当初的血性男儿,经过战乱的洗礼,从庙堂到江湖,从重臣到囚徒,那种漫长而不堪忍受的痛苦,迫使着这个意志不是特别坚定的北宋遗臣作出了一些有违初衷的改变。或许,因这种时势而带来的人格裂变,秦桧自己都没有觉察到。

秦桧被俘北去后,随徽、钦二帝幽囚于韩州(今辽宁昌图),倍尝艰辛。宋徽宗听说赵构即位的消息后,怀着最后的希望,写了一封信给粘罕,要求与金再次议和。徽宗此信,经过了秦桧的润色,写得凄婉恳切,文辞优美。粘罕转呈金主吴乞买,吴乞买给予盛赞。

虽然没有同意议和(当然不可能同意,要议和,对象也只可能是高宗而非徽宗),但他因此发现了秦桧这个文辞、识见俱佳的人才,于是,安排他到自己的弟弟挞懒军前效力,秦桧又深得挞懒信任。建炎四年(1130年),北去四年后,秦桧自金国携家逃回。

其原因和过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好在赵构亟需一位熟悉金国情况的人作参谋,便任命秦桧为礼部尚书,第二年任命他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旋即又任命他为宰相。虽然,秦桧在相位一年就被朝臣论罢,但山不转水转,绍兴八年(1138年),赵构又重新任他为宰相,而且是独相。

从此,秦桧在位专权达十八年。纵观秦桧当权的这十八九年,为达到巩固权位的目的,可谓“坏事做绝”。秦桧至少有四宗罪:一是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以土地和甘当金国附庸的方式换取和平,卖国卖得振振有词;二是收拾与求和方针不同的文臣武将,以残忍的手段打击异己。

三是篡改历史,对宋高宗一朝的历史作了一些有利于皇帝和自己家族的技术性处理;四是深文周纳,兴文字狱,掀起了有宋以来文字狱的高潮。秦桧刚刚由金归国时,就开始向赵构兜售“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主张。当时,金人经过几次轮番南侵,占领了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原,他们在张邦昌的“大楚”政权后,又扶持了刘豫的“伪齐”政权。秦桧所谓“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即承认金人占领区和“伪齐”政权的合法,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他的潜意识是,反正长江以北为金所控制业已成为事实,不若索性承认事实以换取和平。

然而,这一思路无疑是把“两个中国”合法化,甘心做金国的附庸和奴隶而不以为耻,思路一提出,朝野顿时大哗,弹劾秦桧的奏章雪片般飞向赵构的案头,就连在和、战中摇摆的赵构后来也不禁叹息道:“桧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宋史·秦桧传》)可见。

对于这么露骨的卖国之言,作为皇帝的赵构都是不能接受的。秦桧对政见不同的同僚的排挤打击颇为残忍。海南海口市有一座五公祠,是为纪念唐、宋两朝贬谪到海南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而建,故名五公祠。五公中,除唐朝名相李德裕外,宋朝是李纲、李光、赵鼎和胡诠。

而这四人,都是由于力主抗金遭到秦桧排挤,贬谪至茫茫海外的。四人中,李纲最幸运,不久即遇赦北归。最惨是赵鼎,他曾经两度任相,是秦桧的老上级,却在贬至海南三年后,身心交瘁,绝食而死。秦桧死后,李光和胡铨遇赫归朝,李光死于归途,胡铨得归。

这只是秦桧打击异己的一个缩影,冰山一角。人在做了亏心事之后,总会想方设法涂抹和掩饰。秦桧是宰相,拥有“监修国史”身份,他利用这一有利身份对历史进行了主观篡改。《宋史·秦桧传》记载说:“(秦桧)命子熺以秘书少监、领国史,进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五百九十卷。

熺因太后北还,自颂桧功德凡二千余言,使著作郎王扬英、周执羔上之,皆迁秩。自桧再相,凡前罢相以来诏书章疏稍及桧者,率更易焚弃,日历、时政亡失已多,是后记录皆熺笔,无复有公是非矣。”同时,秦桧还不断为赵构个人以及降金乞和政策上贴金,对岳飞颇有诋毁。

抹杀岳家军的功绩。宋孝宗时期所确定的“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中,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胜也囊括,却没有岳飞的郾城和颖昌大捷,或许就是当时的官方记述皆出于秦桧父子之手的结果。有人说两宋无文字狱,其实要从程度上来说。宽松如北宋者,也有苏东坡的“乌台诗案”。

到了南宋,尤其是秦桧当权期间,兴狱的方法更多样了,受到打击的人也更多了。秦桧当政期间,曾力推私家野史写作和出版的禁止。《宋史·秦桧传》载,绍兴十四年,秦桧“乞禁野史”;绍兴十五年,秦桧“又对帝言私史害正道”;绍兴十九年十二月。

朝廷正式颁布诏令:“禁私作野史,许人告。”这种态势下,许多人不仅不敢再写,现有的也赶快烧,李光的家人,就把李光的万余卷书全部烧掉。司马光的后人信誓旦旦地辩解说,《涑水记闻》非其先祖所撰。一个叫曹泳的小官,因状告他人私作野史而官升数级。

一时间,“士大夫争以诬陷善类为功”。从秦桧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来看, “引刀成一快”易,“十年持汉节”难。要做一个无愧于良心道义的忠贞之士,需要像苏武一样,历尽节旄尽落的艰辛和阶下囚的屈辱。而前途的渺茫和囚徒的屈辱。

却常常成为击倒意志这匹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意志薄弱者改头换面,卖国求荣,坏事干得振振有词而不以为耻。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朝廷以紧邻岳飞墓的下智果寺为岳飞功德寺,并赐额“褒忠衍福禅寺”,即今天的岳王庙。

清朝褚人获《坚瓠集》载:“(明)正德八年,指挥李隆冶铜为(秦)桧及妻王氏、万俟卨三形,皆赤身反接跪墓前。”从此,秦桧被反绑双手,跪于岳飞墓墓道阶下,任后人石敲瓦掷,撒溺其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桧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