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鼓励反向春运,你怎么看?你会选择反向春运吗?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一票难求的春运车票、长途跋涉的费时颠簸、不菲的人情往来花费都让回乡游子们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不少人抱怨,过年7天反而更累了。然而,有这么一些老人,在春运开始前“逆向迁徙”,去子女家里过年,省去子女往来奔波。
这就是所谓的“反向过年”,而其所带来的好处绝对不仅仅是团聚那么简单。比方,这对老人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旅行机会,且此时相应火车上的人不多,飞机票也很便宜。尤其,这对没有长期固定工作的打工者来说,由于不用回家,留在本地可以早下手为强,说不定能找到更理想的工作呢。
而且“反向过年”对社会好处更大。比方,这是解决春运乘车难,城市“保姆荒”等一系列“节日病”的最佳办法之一。而且这还是企业留人的好办法之一。不过,尽管“反向过年”好处可谓好处多多,选择“反向过年”的人却十分有限。
反向过年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不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文化习惯。国人的春节传统是亲人、朋友团聚,一年聚一次就在春节,想改变这个几千年的习惯是非常难的;
2、反向过年,只是从交通和省钱的角度去考虑,没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符合国人的思维方式;
3、如果全国人民都反向过年,哪不还是交通照样拥堵的,所以这个提法缺少科学性的。
4、提倡老人去孩子哪里过年,虽然可以避开交通拥挤,但是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实际情况。
反向春运影响到目的地的进程吗?
反向春运不影响到目的地的进程,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回乡“一票难求”且客流量大的问题。
这种相对而行的错峰,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纾解归乡的资源焦虑,也能更大程度上释放出运力的双向潜能。在进城旅游过年“反向春运”热潮的带动下,北京、上海、广州等以往春节“空城”的人气将会有很大程度的回升。
大数据显示,成都、重庆、哈尔滨、西安、长春、郑州、长沙、贵阳、合肥、武汉是十大热门出发地。这些城市所在的省份,都是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
“反向春运”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大城市的旅游消费。数据显示,上海迪士尼、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广州长隆等景区在年初一、年初二的门票预订量也有相应增长。受此带动,返向过年的人群为餐饮、娱乐、购物消费带来的提升,同比增长近100%。
如何看待反向春运?
如何看待反向春运?
“反向春运”也是近几年颇为流行的一种现象,对于反向春运的看法,也有着不同的声音。有人说提倡反向春运好处多,也有人说反向春运花费更加大。
首先,跟家人相处的时间更长。
这些年农村家庭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对于农民家庭来说,眼下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要通过外出打工赚钱。农村人长期在外打工,每年都难逃春运的经历。而且城里的工厂假期又有限,光节前节后返乡进城所要花费的时间都要二三天。回到家里后,跟家人相处的时间则没几天,还弄一身心疲惫。但如果“反向春运”,让家人从家里买票,进城来过年的话,能跟家人相处的时间更长。
?
其次,反向春运车票比较好买。
笔者记得以前赶春运的时候,从春运模式启动前一个月就已经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打抢票、买票,深受“一票难求”的经历所折磨。而且春运期间返乡的人也比较集中,无论在车站还是在火车上,到处都是人山人海。赶一次春运,回一次老家过年真的太心酸了。可如果“反向春运”的话,车票比较好买。因为反向春运的话,车的的座位大把大把的,甚至连硬座都能成成卧铺来坐。
?
其三,农村年味正在逐渐退却。
如今社会在高速发展,农村这些年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之中。这些年通过时间不断地推移,如今在农村很多事物甚至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农村的一些传统风俗习俗,可以说无一不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近几年,农村过年的味道也在逐渐退却。农村人走亲戚的习俗变淡了,过年也不准放鞭炮了。如今回村过年也越来越没意思了。所以不如通过“反向春运”,还能带家人感受不一样的过年方式。
?
最后:进城过年的花费也不小。
近几年,反向春运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可以分解春运模式的压力,而且现在“反向春运”在农村也越来越流行。但尽管“反向春运”有着很多方面的优点。但在花费方面可能并没什么优势,甚至花费还会更加大。因为在城里工作的人,衣食住行都需要花钱。尤其在住的方面,随便一个单间租金都要五六百,而如果过年将家要都接过城里来过年的话,可能一个单间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只能重新再多一个单间,再加上每天的花费也粊大。所以反向春运也有它的弊端。
?
临近春节,在农村“反向春运”越来越流行,虽说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少缺点。至于为何不回村过年,这也是社会发展和一个必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