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怎么都开始过“中国年”了,啥情况?
每个国家因为地域的不同,生活地区的不同,还有文化的不同,像节假日也不同。我们中国最值得一提的节日就是春节,因为春节代表着除旧迎新,并且是陪伴家人的日子。
现在国际上的节日其实都是通用的,我们会过外国的情人节,愚人节等,同样的外国也会选择过我们的中国节日,其中最多的就是春节,而美国人就特别喜欢我们的春节。
春节的文化寓意最强,并且每次过年都会让人特别快乐,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但就是有年味,闻到鞭炮味都感到很幸福。外国人也一样,他们对于春节的喜爱程度都快赶上我们了,也因为这个节日是来自我们中国,所以美国人将这个节日叫做“中国年”。
我们每次过年都会有不同的情况,像笔者的家乡,一旦要过年,就会有潮汕习俗出现,比如舞龙,迎老爷之类的活动。而外国人对我国舞龙就特别感兴趣,每次过春节时他们就会舞龙舞狮,并且还像我们一样放鞭炮,一些人还会专门穿红色的衣服,寓意着新年红红红火,不得不说,真是将中国文化学了个精深啊。
美国的新闻媒体也一直报道美国人过年时的场面,甚至连他们的高层人员都会向百姓们发来新年祝福,而且像购物中心都会因为新年而将东西降低价格。
笔者觉得美国人过春节也好,这样那些在外的华人看到美国过春节,也可以看成自己回到了中国,能够缓解思乡情绪了。
不过美国还是有一些老派的人,他们觉得如今美国人都在过春节,都快把自己国家的节日忘光了,这样就是在崇洋媚外!不尊重自己的国家。
这种说法像不像许多中国老人对你的劝教呢?其实在笔者看来,现在文化都是相通的,你过我的节日,我过你的节日,既可以宣扬自己国家的法定节日,又可以让自己快乐,何乐而不为呢。毕竟现在时代在变化,很多事情还是得跟上潮流的。
不过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如今的春节不再是小时候的春节了,已经失去了年味。读者们觉得,如今的春节真的失去年味了吗?欢迎在下方留言。
西方人过中国的节日吗
随着世界文化融合的加快,—些西方节日如今越来越受到不少中国人的青睐。与此同时,中国春节也正以它独特的魅力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那些土生土长丶从未到过中国的外国人,是如何在他们的国土上欢度中国最为传统的佳节的呢?
美国人:爱凑热闹
在美国这个文化大熔炉里,随着华侨丶华裔人数日渐增多和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对春节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日益感兴趣。
近年来,每逢农历新年,上至总统丶下至华人聚居较多地区的地方民选官员,都会利用不同的场合向华人致以新年的祝福,对为美国社会作出重要贡献的华裔表示敬意。继纽约州在几年前将农历春节定为公共假日后,加利福尼亚州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华裔议员们也正在准备提出将春节定为当地公共假日的提案。华人社区甚至出现了争取使农历新年早日成为美国全国性法定假日的呼声。
爱凑热闹的美国人喜欢看游行丶放焰火,自然也不会放过春节这个机会。大多数过春节的美国人都想沾沾中国文化的喜气儿,找个机会品尝中国美食。还有一种情况值得关注:目前每年有数千个美国家庭从中国领养孤儿,为了让这些来自中国的孩子不忘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些家庭成为对春节最有兴趣的群体之一。每当农历新年到来时,他们都在家里布置中国特色的装饰,如中国结丶红灯笼丶春联等,许多家长还给自己和孩子置备了专门在新春期间穿的中式服装,对华人社区举办的各种新春庆祝活动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衷。
英国人:“恭喜发财”
春节期间,英国的大街上会增添许多Chinese New Year(中国春节)的东西。非中餐馆也会添置几道“Special Meal Deal for Chinese New Year”(专为中国春节准备的菜肴),英国大报推出“中国周”教人学汉语。英国也处处洋溢着欢庆春节的气氛,以伦敦为例: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3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不是华人)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齐声高呼“恭喜发财”,当时的场面令所有华人都感到无比骄傲。舞龙舞狮丶爆竹烟花丶盛装巡游丶文艺表演等欢庆活动令人目不暇接。两个广场上还有文艺演出和烟火表演。伦敦警方将相关街区全部变成步行街,持续一整天的庆祝活动盛况空前。
这一天伦敦简直是中国化了,乐滋滋的孩子们手里拿着拨浪鼓和气球猪;喜欢中国美食的男男女女挤在唐人街共进中餐;在市中心,年轻人纷纷用相机丶手机丶摄像机留住舞龙舞狮表演的倩影;有些英国人干脆穿上了中国的唐装……伦敦俨然成了一座中国城。此前,伦敦已举行过两次春节彩灯游行。去年有10万人参加了这一活动,其鲜明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使游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春节为什么在伦敦的影响如此之大?据统计,伦敦有8万多华人,其中6300多名留学生,他们为中国文化在伦敦落户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支持。据伦敦投资局资料显示:英国是欧洲接受中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而中国对英投资中约三分之一在伦敦。近5年到伦敦的中国人每年递增45%,消费递增 66%。因此,中国的春节受到了英国政府的格外重视。英国的主流社会积极参与和各地传播的中国文化及英国民众的高度热情,使得近几年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在英国迅速蔓延开来。
法国人:由衷喜爱
近几年,随着中法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与频繁,法国人对中国春节越来越熟知,毫不夸张地说,春节已经悄然走进了很多法国人的家庭,春节习俗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到春节前夕,法国的大街小巷都装饰一新,彩旗飞扬,不仅华人聚居区,就连巴黎市政广场也会挂上大红灯笼,满眼都是喜气洋洋的大红色。迎春贺新的节日气氛相当浓郁。
而家乐福等法国知名连锁超市都会在春节前夕开辟专柜销售中国食品,水饺自然是当之无愧的畅销冠军。中餐馆也会在此时迎来一年一度的订餐高峰。“法国人喜欢跟着中国人过年,除夕晚上餐馆一定满座,甚至要提前订座。”巴黎中产阶级聚集的15区的中餐馆老板叶先生如是说。
法国人欢度春节的种种做法,已不仅仅是出于对东方文化的好奇或是单纯的凑热闹,而是缘于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乃至热爱与推崇。在去年春节前夕,法国前总统希拉克给旅居法国及欧洲的全体华侨丶华裔的春节贺词中有这样一句:“2月18日,我们将欢度中国传统新年。”“我们”这个简单的单词,却无疑体现出了希拉克总统这位众所周知的“中国通”对春节丶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认同感。法国其他政要,包括现任总统萨科齐也都说过类似的话。
德国人:青睐贺卡
相对于法国人对中国春节的高度接纳,德国人在这一点上,则体现出了他们民族性格中节制谨慎的一面。对东方文化丶中国春节,他们所持有的是一种好奇但又审慎的态度。比较奇特的是,德国的青少年对中国春节反而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家长也乐观其成,甚至带有某种鼓励与支持。
近几年来,每逢春节到来之际,德国街头都会出现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柏林的商场内,春节前夕总会醒目地摆出五颜六色的中德文贺年卡。其中有一种贺卡因设计新颖美观深受德国顾客的青睐。贺卡封面左上角印着“平安”两个金色的正楷中文大字,左下角为花体“吉祥如意,万事顺利”,正中间则是用中文楷书写成的西方人名的中文译名。打开贺卡,左面一页是一只飞舞的凤凰,右面是封面名字的德文解释,如Christine这个德文名字的中文意思是一个美丽丶善于思考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女子。最下边是用德文写的孔子的话:“父母在,不远游。”贺卡背面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图案。
春节前夕,很多德国人争相购买此类贺卡,或送给朋友以示祝福,或个人收藏。德国的青少年也喜欢互赠此类贺卡,彰显个性。
另外,中国春节还出现在德国小学生的教科书中。在小学四年级的英文课本里,专门有一课介绍中国春节,按照教学进度安排,正好赶在春节到来之前讲授。老师的课程设置也颇为有趣,在对中国春节进行介绍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有十二生肖丶“恭喜发财”和生肖年表的问题单,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加深对中国春节的认识。
满意请采纳
外国人是怎么度过中国年这个节日的?
外国人在度过中国年这个节日的时候也会贴春联,吃饺子,也会和家人们一起看中国春晚。春节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春节的时候也是大家和家人们在一起团聚的时候。春节也是我们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虽然我们国家的年轻人们都非常喜欢过节,但是只有法定节假日才可以放假,像很多国外传过来的节日都是不可以放假的。
所以很多年纪比较大的人就会说,现在的年轻人崇洋媚外,都追求国外的节日,对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不屑一顾。但其实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增加,很多外国人也是会过中国的新年的。在中国境内也是有很多的外国人的,他们也会入乡随俗,和中国的人们一起过春节。其实国外的人在中国年的时候也非常的兴奋,他们也会在家里准备很多吃的。
因为大部分的美国人都非常喜欢凑热闹,所以在看到中国人都在兴高采烈的过节,他们肯定也是要掺和一下的。而且美国人在过中国年的时候很喜欢舞龙舞狮,虽然现在在国内已经禁放鞭炮了,但是在美国却可以放鞭炮,很多美国人都会在国中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英国人对于中国年也是非常重视的,在过年的时候这些英国人也会组织起来,去当地的华人家里,给这些中国人拜年。
而且这些外国人也会学习中国买年货的习惯,德国人最喜欢的中国年货就是中国贺卡了,他们在过年的时候会买很多的贺卡,在朋友之间互相赠送。所以别再说中国的年轻人们崇洋媚外了,文化本身就是相通的,我们国家现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非常的大。国外的传统文化影响着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同时,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的影响着外国人。
美国人过春节吗?
美国的华人会自己过春节。好比在中国的美国人极其帮办会自己过圣诞节一样。
美国人会像中国人过圣诞节一样过中国的春节那样么?
不可能。就像中国人不会像过春节-样去过圣涎节。
再有,过圣涎节是好奇,就像美国人及西方人过圣涎节期昐圣涎老人钻入烟囱后才能为人们送去礼物。而中国人则不同,都相信只要回家吃了团圆饭,来年就一定会使家庭和和美美,亲人团团圆圆,亊业顺顺利利。靠自己的努力就会达到这些目地,而不像西方人一样,靠圣涎老人给予。
另外,还有-个有趣的亊,我儿子那帮玩得特好的朋友,在十多岁时特爱过圣涎节,如此二十多岁,有几年都不想去圣涎节,理由是,圣涎老人给的东西没-点意思,也没有春节热闹还是春节好。由此可以说,中国人不会像过春节-样去过圣涎节。美国人也不会像中国人过圣诞节一样去过中国的春节一样,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固有习俗是绝对改变不了的。
外国人是怎么度过中国年的?
外国人是怎么度过中国年的??美国人到了中国人过春节的时候,总是喜庆凑个热闹。在美国这个文化的大熔炉里,随着华人数日渐增多和中国在世界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日益感兴趣,春节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每逢中国农历的新年,美国上至总统,下至华人聚居较多地区的地方民选官员,都会利用不同场合向华人致以新年的祝福。同时继纽约州在几年前将农历春节定为公共假日;此后,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等地方也在将中国的春节定为公共假期。美国人喜欢看游行、放烟火,这就是美国人喜欢同中国的喜庆佳节凑个热闹,同时也会融合到华人喜庆的行列中去。
长期工作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他们大多都经常接触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对中国很友好,思想开放,崇赏学习研究中国文化,,中国人全民在隆重热闹的过春节,一些使馆外交工作者,留学生,工程技术人员,做生意的老外们,有被官方邀请的,有被朋友邀请的和自发的,也就图个热闹参加中国春节活动,其实也没有什么深层次的意义。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外国人喜欢过中国年。是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使他们对这些传统和文明更加了解。因为他们直来直去的性格。有时候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由于我们中国的长足发展和进步。人们工作的忙碌。有些传统我们忽略了甚至遗忘了。其实过年更深层次的内涵有待我们去体会发展和发扬光大。所以说我们要立足传统文明,而发展现在科技水平。两则是不可偏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