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民国时期中国首富是谁

发布时间:2023-07-26 10:10责任编辑:蒋小新关键词:中国,民国,首富

倪桂珍是盛家仆人吗

晚清就有这样一位名人。 他一生取得了无数辉煌的成就。 他亲自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电报局、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第一所大学。 盛宣怀,清朝民国时期中国首富。

? 民国最富有的盛怀玄家族,佣人多达200人,但盛家的佣人可不像普通大家族的佣人。 要求甚至更高。 盛宣怀家的仆人多为书香门第,受过高等教育,学识渊博。

? 作为民国首富,盛宣怀深谙人际关系的发展之道。 所以,很多佣人到了结婚年龄,盛宣怀都会把他们介绍给结婚对象,稳定他们的人脉。 其中,最著名的两个仆人就是陆宝珍和倪桂珍。

? 女仆吕宝珍

? 民国时期,因为盛宣怀家的佣人待遇很好,不仅工资比普通豪门高出数倍,而且还要负责帮家里佣人找对象。? . 那个时候,很多豪门世家为了稳定关系,安抚下属,都会把自己的丫鬟娶进一些家族,很多人都愿意接受这样的结合。

? 很多出身贫寒的女人为了改变命运嫁给有钱人,会选择加入有背景的主人家当丫鬟,因为通过主人家的介绍,她们至少可以嫁给一个能造就 他们的余生无忧无虑。 人们。 而陆宝贞就是这样的女人。

? 吕宝珍出身贫寒,机缘巧合得到机会在盛宣怀家当普通女佣。 因性格温和,相貌俊美,盛宣怀将他介绍给时任交通部副部长赵清华。 既然赵清华已经结婚了,陆宝珍只能娶赵清华的妃子。

? 对陆宝贞来说,做赵清华的妃子,已经是很般配了。 毕竟她从小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把她卖给别人当丫鬟,所以能进官家当二孩,夫人已经过得不错了。

? 嫁给赵清华后,因为陆宝珍的勤奋认真,加上她非常温柔体贴的性格,很受大太太的喜欢,这让陆宝珍在赵家的生活非常安定。

? 不仅如此,卢宝珍还给赵清华生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她的女儿赵一荻,又名赵七霞。 据说,在她出生的时候,赵清华看到了天上的光芒,非常高兴。 她觉得这个女儿生来不凡,便给她取名赵启霞。

张作霖是民国军阀中公认的首富,那他有多少财产呢?

话说,在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中国出现了许多首富,例如,李嘉诚,马云,王健林,许家印等商业大佬,他们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与机遇成为了成功者。那么,在民国的时候,对于那段“不太平”的历史来说,可能有很多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们,一定非常好奇,谁会是那个年代的首富呢?对于那个战乱的年代,到底谁是首富,这个问题肯定非常令人费解,社会不安定,就算钱在兜里,那也不安全。也许你会说是黄奕住,也许他会说是孔祥熙,宋子文,不错,他们确实是非常有钱,到底谁更有钱,这个还真是不好说。不过呢,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谈论的人物,不是黄奕住,也不是孔祥熙,宋子文,而是有“枪杆子”,名声家喻户晓,被人称为东北王,军阀界的“首富”张作霖张大帅。

如果大家品读过《张作霖大传》这部作品的话,肯定会对张作霖有一定的了解。张作霖出身贫寒,年轻的时候生活非常惨淡,在之后,能有那么大的“家业”,也都是白手起家的(小编就不详细给大家介绍了)。在张作霖“发家”的早期,是从他“从戎”开始的,慢慢的,一步一步,经过了一些事儿,才使得他开始蜕变,最终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东北王”。张作霖“成功”以后,积累了很多的财富,当然也包括很多的“枪杆子”,毕竟是在乱世,手中有枪,腰杆子才会硬,才能守住“财”。张作霖之所以可以成为东北王,最重要的条件还是他有强大的物质保障。可以说,在张作霖最强盛时期,其财富可以形容为“富可敌国”。那么,咱们的张大帅,在那个时候到底有多少资本呢?

曾经有史料记载,是关于民国时期那些大军阀财富的记载。据说,在那个时期,也可以说是在北洋时期,整个中国共有71个大小军阀(官僚),而且这些军阀们都非常的有钱(当然,在乱世有枪就有钱)。曾有数据显示,在这些军阀中,“最穷的”军阀资产都有100万(在那个时代,这可不是一笔小的数目)。但大家可曾知道,在同时期,咱们的东北王张作霖张大帅竟然独自就拥有了5000余万元,在那些中小军阀中,其财富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庞然大物”(张大帅为“东北首富”,当之无愧)。从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张作霖的实力遥遥领先于别的军阀很多。

在前文中,小编给大家讲的只是关于那些军阀所拥有金钱的数量,下面呢,再给大家讲一下关于张作霖的其他“固定资产”。张作霖除了有5000多万元金钱外,在他的名下还有很多土地,有记载的为20多万公顷,在东北平原,一个人拥有这么大的土地,其带来的“收益”可见一斑。除了这些土地外,张作霖还有其他的产业,例如,矿场,兵工厂等,都是属于他的财产。据不完全统计,矿场就有几十个,兵工厂也有很多(小编暂时没翻阅到详细的数据资料)。

可是,当时间到了1928年的6月4日,日本人蓄意谋划的“皇姑屯事件”,将张作霖炸成重伤,之后将张作霖运送回沈阳,并于当日逝世,且秘不发丧。张作霖长子张学良,收到噩耗后,从前线赶回了沈阳(6月18日),为了稳住东北的局势,张学良在21日继承了其父张作霖的职务,才正式对外公开发丧。

自从张作霖被小日本鬼子谋害身亡后,以及东北易帜后的不抵抗政策,最终使得我国东北沦陷。东北沦陷后,最令人生气的是,张作霖原先的那些“固定资产”,绝大部分都被那些小日本鬼子侵占了(钱都到了倭寇的兜里了)。至于张学良,在民间通常称他为少帅,也是“西安事变”中的重要人物。张作霖到底有多少钱?在张学良晚年的时候将此实情说出。记者曾采访过他,问张作霖到底有多大的家业,根据张学良的回忆与口述,告诉记者,在他父亲张作霖还在世的时候,算上那些地契,矿产,生产线等,再加上以前所搜集与珍藏的那些古董字画等,差不多其资产财富可以达到当时的2.5个亿。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这笔财富可是相当惊人的。话又说回来,大家对“此”是否会感到一些哀伤呢?

张作霖作为民国军阀首富,他到底有多少资产?

张作霖是叱咤风云的民国军阀,也是家喻户晓的大富翁,甚至被称为民国军阀首富,那么,张作霖到底有多少资产?

据张学良晚年回忆,他说:“你要知道我在东北的家产有多大,我没讲过。我在那个时候的钱,虽然不能说称亿吧,反正我有五六千万家产。”

张学良认为,他的家产,也就是张作霖的资产,大概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

当然,这只是一个估计的数目。

可能因为家产太多,而且分布太散,张学良也不是特别清楚家里到底有多少钱。

张作霖的资产数额有如下三种说法:

其一:2850万元之说。

1925年,郭松龄反奉,日本人乘机调查张作霖的财产:查得张作霖于奉天以外所存之现款,即朝鲜银行400万,正金银行200万,又在天津1000万,上海汇丰银行1000万。”。“奉天‘满银’、‘正隆’两银行所存奉票当在100万元,150万元之数”,总计约2850万元。

这个数目,比张学良估计的下限还少一半。不过,这笔资产,只是张作霖个人名义下的存款,而张作霖生前,还没少以亲人的名义存款,这笔钱又有多少?而且,张作霖还有众多价值不菲的不动产等资产。所以,2850万元肯定只是张作霖庞大家产的一隅。

其二:5000万元之说。

据1926年《民视日报》所列财产表显示,北洋时期的71个官僚军阀要人私产总额达63000万元,而张作霖个人独占5000万,高居榜首。这个数目,处于张学良估计家产的下限。

但如你所知,《民视日报》所统计的,肯定只是张作霖的公开财产,或者说可调查到的财产,那些不为人知的财产,又有多少呢?

其三:3亿元之说。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攻占东三省,张作霖在东北的财产落入日本人手中。据日本人的统计资料:从大帅府搜出金条八万余根,共256万两;搜出的各类首饰、古董不计其数。张学良在东北的票号、钱庄、地产等都被日军查封。

据学者估算,仅256万两金条,其价值就高达2.6亿元。如果日本人的数据无误,张作霖的资产可能不低于3亿元。

另据资料显示,张作霖在晚年,还可以拿出5000万现钞,可见,张作霖的资产即使没有3亿,也很可能在1亿以上。

但无论张作霖的资产是几千万还是上亿,这在当时都无疑是一笔庞大的数目,张作霖是如何聚集如此庞大的家产的?这便不得不提张作霖的资产组成。

据资料显示,张作霖的资产数额有如下三种说法:

一、现钞:张作霖的薪水收入。

作为民国东北王,张作霖的薪水可不低,1921年,他和美国教授孟禄有一次交谈,他在谈话中提到自己的薪金:“我的钱,每个月东院有1600(省长薪金,应该是指1600大洋),西院有1800(督军薪金),这几年共集500来万,全部存在了官银号,分文未动。”

当然,作为一位草莽出身的军阀,张作霖的现钞收入中,免不了包括地方官员、商人的“孝敬”,但这笔数目无法统计。

二、古董、珠宝等奢侈品。

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人侵占大帅府,查获各类首饰、古董不计其数,那么,它到底有多少呢?

据说,在抄掠大帅府的日本人中,有一个名叫本庄繁的人和张学良交情不错,打算把大帅府的古董、字画等奢侈品还给张学良。当时,张学良人在北平,本庄繁遂决定用火车将这批资产运送到北平,足足装了两火车。

不过,张学良并没有接收这笔资产,而是让其原路返回。因为张学良认为,“我是一名军人,如果我作战是为了保护我自己的财产,就等同于羞辱我”。

三:不动产:房产、田产。

房产:张作霖生前很喜欢置办房产,他最大的一套房子,自然是位于沈阳的大帅府。大帅府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9月,总占地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76万平方米。

其后不断扩建,逐步形成了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等四个部分组成的的建筑体系,有大青楼、小青楼、西院红楼群等建筑。各个建筑风格各异,有中国传统式、中西合璧式、罗马式、北欧式、日本式。

田产:张作霖拥有大批田产。据资料显示,张作霖在北镇有土地1100余垧,在黑山有土地500余垧,在通辽西有荒地12.6万垧,在辽河岸边有荒地4.5万垧,在黑龙江一面坡有地近2万垧,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

四、企业持股:其参股企业主要涉及银行、纺织、轮船、煤矿等行业。

银行:张作霖生前参股最大的银行,是徐树铮于1920年创办的边业银行。该银行创建之初,资本总额为1000万元,分为10万股,其中,官方认购3万股,民间募集7万股,直系军阀曹锟是当时最大的股东。后由于曹锟在直奉战争中战败,边业银行由张作霖接管,张家出资500万以上占股份大头,以张学良担任董事长经营。九一八前夕,边业银行总资产高达6000万元。

纺织: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张作霖取得了胜利,随后,他将自己在天津恒源纺织公司的股产全部抽出,然后,在沈阳创建了东北第一家纺织公司——奉天纺纱厂,由他的私产管家彭相庭担任监事。

轮船:1919年,张本政的政记轮船公司濒临破产,张作霖拿出30万东北币,帮助公司渡过难关。其后,30万东北币便成了张作霖入股的股金,直到张作霖去世前,公司一直给张作霖分红。张学良上位后,从政记轮船公司收回了本金和利息,双方合作终止,这才停止了分红。

煤矿:张作霖早年在东北黑山八道壕煤矿有一份股产。后来,八道壕煤矿因经营不善而濒临破产,老板刘甲山请求张作霖资助,张作霖便拿出巨资加以挽救。然而,刘甲山无力偿还越来越多的债务,只好把煤矿抵押给了张作霖。张作霖接手煤矿后,先后委托阎廷瑞和王正福经营,使这座煤矿的日产达到几十万吨。

祖孙三代皆是首富,家族资产超万亿力压李嘉诚,他们是谁?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杂说一首送张琥》

在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富不过三代"。这是根据孟子的话语:"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演变而来的。财富这种东西虽然可以留给子孙,但赚钱的方式以及守住钱财的能力只能靠后天培养,很多暴富之家对子孙后代的培养很不上心,家中多出几个纨绔子弟,一般的富裕之家三代之后就很有可能会家道中落。

不过,在我们国家漫长的岁月里,也有不少家族打破了这一规律,他们的后辈中同样能出现巨商富甲将家族财富传承下去,比如说今天讲的这个非常显赫的大家族,家里有好几代人都登上过中国首富的位置。这个家族就是中信集团的创始人荣毅仁所代表的荣家。

荣家发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末。在晚清时代,中国的贸易环境已经被外国列强打开,商品贸易日渐发达。世代经商的荣家趁着这段时间里逐渐在面粉、纺织行业里做大做强,最终成为了清末面粉与纺织业的龙头老大。

由于国内动荡,清朝的统治越来越摇摇欲坠,荣家也明白江山即将迎来大的改变,为了让荣家不至于就此衰落,一部分的荣家子弟去了国外经商,而另一支队伍则留在国内守住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想办法将其传承发扬,荣德生就是内这支荣家人的领袖。

民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商品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荣家凭借祖辈累积下来的商业基础,再加上出色的商业头脑,荣德生不仅将荣家的产业成功发扬光大,他本人还做了一段时间的民国首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面粉大王”。

新中国成立后操劳了大半辈子的荣德生功成身退,将祖传的家业传递给儿子了荣毅仁。当时我们国家刚刚建立,整个市场环境百废待兴。荣毅仁敏锐发现当时国内紧缺高新技术力量的支持,于是主张提高行业的技术水平,让荣家旗下的企业迅速走上了工业化和现代化。

此外荣毅仁还主动向政府提出要将自己名下的产业进行改造,由原本的私营企业变成公私合营。从此,荣毅仁便获得了受国家认可的现代民族工商业杰出代表,继续将首富的名号传承下去。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地后,荣毅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成立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他本人兼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凭借荣毅仁出色的商业头脑和党的正确指挥路线,中信集团越做越大,在国内外都拥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并成为了中国的标志性企业之一。

1987年,荣毅仁的儿子荣智健从父辈的手里接过了中信集团。才刚刚上任的荣智健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投资眼光,力排众议收购了国泰航空百分之十二点五的股份。从此中信集团便开始了疯狂的扩张之路。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信在荣智健的领导下接连收购了香港电讯、泰富发展、恒昌等集团,这些投资几乎每次都给中信集团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荣智健的经商头脑也赢得了董事会成员的一致认可。

荣德生在民国时期成为全国首富,是荣家第一位成为首富的人。荣毅仁在1999年与2000年登上首富,是荣家第二位享有如此殊荣的人。荣智健则是荣家出的第三个首富,他在2002年拿下了首富之位。

荣家爷孙三代均在不同时期登顶首富的位置,成为打破"富不过三代"规律的典型案例,同时荣家也被认为是中国最隐形的首富之家,全部家族资产能够力压李嘉诚。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