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左河水提出“人民币”应改称中元"你支持吗?理由是什么?左河水有

发布时间:2023-05-30 01:40责任编辑:游小芳关键词:人民币
  根据左河水先生在《“人民币”应更名为“中元”或“华元”  》一文的观点是:

现在,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已上一个新台阶, 人民币迎来了走向国际的一次大好时机。
  
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货币的名称,如同一般商品的品牌,具有排它性,也要求准确定位,力求简明、上口、易记。为此,作为一种将在国际市场上广泛流通并自由兑换的货币——人民币,我建议更名为“中元”或“华元”。其理由如下:
(一)“人民币”之名缺乏中国的专有属性。
  “人民”不为中国所特有,世界各国都有人民,“人民币”一词则不能表达中国专有或特有的一面,一般来说,世界其他国家也可以发行自己国家的人民币。目前,在国际市场知名并广泛流通的货币中,美国有美元,欧盟有欧元,日本有日元,英国有英镑。其货币的名称与国家的名称相统一。
  人们拿到其货币就能联想到其发行国。可见定位准确的货币能提高发行国在世界的影响。
建国初期,我国处在封闭、落后的状态下,实行全民经济的人民共和国,人民刚刚站立起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是很自然的,也符合当时的取名特征,如:五十年代成立国家建设银行时,周恩来总理在该银行的行名前加上的“人民”两字,即中国人民建设银行(20世纪末才省略掉)。
  未来流通于国际市场的中国货币,如果还延用“人民币”这一名称,与国际知名的中国名称脱钩,则不利于中国货币的国际认知,叫起来也不上口,显然不适宜。
(二)“人民币”之名称不便记忆和书写。“人民币”之称虽然在中国已惯顺于口,
现在要改用一个新称呼,也许在短时期内国人反而有些不习惯。
  但是,它早晚必将要进入一个大的世界,而整个世界不仅国家与货币众多,且语言与文种也很广。一种要在世界几十亿人群中流通的货币,其名称与国际知名的中国名称脱钩不利于国际认知,叫起来也不上口。在当今世界提起“中国、中华”谁人不知,若问起人民币往往就有人不知所云了。
  对外国人来说“人民币”三个字采用英文表述时也较于生僻、复杂。另外,“CHINADollar”可简写为“CN$”,与国际货币的简写标识接轨。
(三)只需改个“叫法”,不必重印钞票。我国的货币符号无论是纸币还是硬币之上,并未标注“人民币”字样,只要在口头上和记录时换个叫法就行了,不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新印制和发行。
  以后印制和发行新币,可在币值数前面加印两个字:“中元”或“华元”,当然,不想加也行。总之,只改个“叫法”是简便、易行的。
(四)晚改不如早改。人民币如同一个孩子,小时候父母、取了一个不时尚、不响亮的“土名字”,叫惯了感觉挺顺口。
  待孩子上学了,感觉到自己的名字不好了,就应该早改,拖延到参加社会工作后再改,就不方便了,中国的货币名称也同样要下决心早换一个适当的名字展现在世界面前。为中国货币走上国际早作准备。人民币改称了“中元”或“华元”,还能扩大中国本位货币概念的涵盖范围,增强对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影响。
  

我支持改称”中元“!。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