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关于哲学名词的解释

发布时间:2023-05-16 06:48责任编辑:姜先生关键词:哲学
  什么是辨证唯物法,什么是唯物辨证法,两者有区别吗? 前者就是辩证唯物论,——强调的是唯物论,但这个唯物论是辩证的辩证的唯物论,以示不是机械的唯物论。 后者强调的是辩证法,但也在说明这个辩证法是和唯物主义相结合的辩证法,而不是和唯心主义相结合的辩证法。
   唯物”可以看成客观性”的同义词,唯心”可以看成主观性”的同义词。唯心主义”是用主观来解释客观,唯物主义”是用客观来解释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间还有一种中间类型,就是所谓的形而上学”,即是借助主观的客观(客观的主观)来解释世界。物理学中的以太”,中国古典哲学中的道”,都称之为形而上学的观念。
   辩证法”却是一个比较难说得清的概念。人类思维的逻辑可区分为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两大类,形式逻辑就是所谓的亚里斯多德的三段论逻辑,是可以在计算机中实现机械推理的一种逻辑。辩证逻辑就是把事物(现象)看成一种受矛盾支配的变化”过程的逻辑,辩证思维的目的是把支配事物变化的矛盾找出来,即是所谓揭示事物的本质。
  辩证逻辑是不可能被程序化或公式化的,是人的思维独一无二的特征,是人的智慧和人工智能分界之所在。一个人没有辩证思维能力,充其量只是一个形式推理能力(智力)高度发达的机器人而已。 辩证逻辑被用来构成形式逻辑的前提,数学概念的诞生总是伴随着某种辩证思维,一旦数学概念形成,形式逻辑便取代辩证逻辑发挥作用。
  要理解数学,就必须理解数学基本概念中包含的辩证法◇人学习前人的思维成果,往往把最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丢弃了,只注重证明,计算这类机械性推理,辩证法成了若有若无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想要创造某种科学理论,他就需要某种辨证法的智慧,但如果仅仅是想维护某种理论,辨证法就是多余的了。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人类解释世界方式的两个侧面,并不绝对排斥。唯物主义是唯心主义发展到极限的产物(可以用西方文艺复兴之前神学的主宰地位来理解),而唯物主义发展到一定的极限时,也会把主观性包容进来,实现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量子论的思维就带有这样的特征。
  这正是辩证法中的两极相通,物极必反。 最后,辨证唯物主义”即是客观地去揭示事物变化中的矛盾的智慧,千万不能当成一种教条。 在学习中,常常难以区分和认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那么,它们两个有什么关系呢,应该如何把它们分清?下面就这个问题做一概述。
   首先:二者的区别: 1. 含义不同。 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中包含多个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这个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反之,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其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反之,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就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二者提出的背景不同。
   现实存在的事物往往是很复杂的,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 盾体系或系统。主、次矛盾说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可“一种”矛盾;而矛盾主、次方面研究的是任何一个矛盾中的两个对立面之间的关系,说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做“一方”或“方面”。
   3. 从外延上讲,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许多矛盾”相互比较而言的,而 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相互比较而言的。比较的结果,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方,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方。
   4.并非一切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事物有简单和复杂之分,对简单事物而言,其内部只包含一个矛盾,因而无所谓主次。只有复杂事物内部包含两个或两以上的矛盾时,才有主次之分。而对于任何一个矛盾而言,它总是包含着矛盾的双方的,所以任何矛盾的双方都要分为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5.方法论意义不同。主次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集中力量找出主要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关键或中心,同时做到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矛盾的主次要方面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因此,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主流,同时,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一定条件下二者还可能相互转化,所以也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6.可以用来判断二者区别的一些重点词语:“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等说法都可以判断为抓主要矛盾;“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等词语都可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识别依据。
   其次,二者的联系: 1.都是讲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的问题,都属于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 2.主次矛盾都是矛盾体,因而其内部均包含着矛盾的双方,所以,主次矛盾又都有它们各自的矛盾主、次方面。
  有时我们可以见到这样的一个说法:“主要矛盾决定着复杂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其实其本质含义就是说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这个复杂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3.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4.二者都要求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关系 1.含义不同。(略) 2.依据的哲学原理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依据的哲学原理是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实事求是依据的哲学原理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普遍性。
  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具体问题是分析依据的哲学原理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3.地位和作用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实事求是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精髓。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4.对立的观点不同。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相对立的观点是从主观主义出发。与实事求是相对立的错误倾向是否认规律的客观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相对立的观点是形而上学 的“ 一刀切”、“一风吹”。
   5.侧重点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侧重说明人们的主观观念思想是否来自实际,主观与客观是否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事求是侧重说明人们是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揭示客观事物本身所存在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也就是怎样按客观规律办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侧重分析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用不同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三者相互联系,具体表现在: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强调从客观事实出发依据于客观存在的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深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它们都是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所应坚持的科学态度和方法 。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