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是民国时期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冬夜杂咏》:这一组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上。共12题19首,这里选其中一首。发表时有小序云:一九六〇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
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几乎零乱。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诠次,选择、归类及排列的意思。)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粲。(粲,形容笑的样子。)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记。(仲弘,是陈毅的字。)]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
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我们似乎像松一样承受压迫,又像松一样挺直起来。那冷峻峭拔的松的形象,因为充溢其中的豪气激荡其中的力量而挺直起来。在压与挺的抗争中,我们似乎同时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涤荡,因为在这种抗争中,展现了那个时代飞扬凌厉的热情,展现了作者那令人起敬的人格力量。
读这首诗,总让人想起陈总的形象。想起那刚毅的面孔。勃发的神采,光明磊落的胸襟,刚直不阿、任何时候也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人格。真是文若其人。如果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句充溢着一种帝王之气,那么“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诗句也只有刚傲沉毅、满怀将帅气度的陈毅能够写出来!也许作者在这里的主要目的不是抒写个人。
冬夜大雪,作者辗转难眠。1960年那是全国人民都在经受考验的时期。特大的自然灾害,党的工作失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背信弃义,帝修联合反华,正使中国内外交困。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作者作为国内领导人,胸怀的是祖国的命运,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虑的是决不能丧失民族气节,不能丧失原则和立场,向各种反华势力妥协。
而这时,全国人民正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迎接困难,战胜困难,顶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义的逆流。“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对我们的党和人民,对雄气勃发的时代精神的盛赞。也许正是作者人格和时代精神相互融合,内外互动,共同投射在青松这个特定的象喻上,才使这首诗有一股凛然大气,读来令人感动。
青松作者陈毅是哪个年代的人
发布时间:2023-06-22 20:42责任编辑:何小强关键词:作者
知识推荐
- 教育硕士的报考条件 教育硕士报考条件是什么?
- lol手游无限视距插件
- truly怎么读(真用英文怎么读)
- 商丘市梁园区(关于商丘市梁园区的知识介绍)
- 小峓子4中字巴巴鱼汤饭
- 华为p6usb调试在哪
- 女孩化妆品被亲戚家孩子打碎 当事人回应
- y460无线网卡型号(联想y460n-ifi的无线网卡是什么型号的)
- 脑梗塞能痊愈吗?以后得注意什么(脑梗塞能痊愈吗干细胞)
- 珑骧饺子包怎么样(珑骧饺子包折叠方法)
- 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动词过去式变化规则举例)
- 女性性反应周期有哪些?
- 甪直镇(甪直镇的简介)
- 魅族mxroot(魅族MX怎么root权限)
- 一加9pro数据迁移怎么弄(一加怎么迁移数据)
- 诺基亚225电池(诺基亚220与225为何相差一百多,仅仅是屏幕的大小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