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明是那位?请个位详细介绍一下
深秋时节,山西省柳林县塔村,成片的果树枝繁叶茂。77岁的老党员薛珍山抚摸着一棵挂果的苹果树说:“刘县长,您看到了吗?您调来的果树苗已硕果满枝,可您怎么就去了呢?”这位让塔村人念念不忘的“刘县长”,就是吕梁市委原常委、副市长刘建明。2004年9月11日,刘建明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年仅52岁。
“为官一任,就要为百姓谋求致富出路”
1988年,刘建明走马上任柳林县县长。当时的柳林是国家级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仅200元。上任伊始,刘建明走村入户做调研,提出“农业奠基,煤炭强县,红枣富民,科教兴农”的施政方略。
刘建明组织实施了涉及60多个村、惠及10万农民的“北山10万亩生态农业治理工程”。经过5年奋战,柳林县实现了人均1.5亩基本农田,被专家评为“黄土高原沙土流失治理的模式工程”。
为了给柳林县地下丰富的优质主焦煤寻找“婆家”,刘建明四处奔波。1990年12月,上海召开全国煤炭订货会,柳林县本不在邀请之列,刘建明等住在每晚8元的小旅店里,利用会议间隙不厌其烦地向客户推销柳林煤。刘建明一连几天守候在上海宝钢总经理的门口。看着身体单薄、冷得发抖的刘建明,这位总经理答应试用柳林煤。从此柳林的优质主焦煤得以挺进市场。刘建明说:“为官一任,就要为百姓谋求致富出路。”
“你们尽管去上学,其他的事我负责”
越是偏远贫困的山区,越是牵动着刘建明的心。离县城30多公里的刘家圪瘩村山路崎岖,家家点着煤油灯,村集体欠外债2万余元。刘建明给村里送来500余册科技书,并亲自带着村支书外出考察,为村里引进骏枣、梨枣、帅枣等新品种。刘家圪瘩村失去双亲的邢瑞娥姐弟双双辍学,刘建明得知后,搂着姐弟俩动情地说:“你们尽管去上学,其他的事我负责!”从此后,每年开学,邢瑞娥姐弟都能收到刘建明送来的学费。在柳林,受他资助过的学生达10余人,有4名孤儿在刘建明的资助下完成了学业。
刘建明在柳林工作9年间,跑遍全县520个行政村,82个村通车,247个村通电,51个村解决了人畜吃水,315所学校修葺一新,9万多贫困人口超过温饱线,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2倍。
“我是市委的组织部长,不是咱家的组织部长”
刘建明在柳林时下乡多,经常要在村里吃饭。他坚决禁止乡村干部摆酒席招待。1996年,刘建明被调到吕梁市委工作,在县委食堂吃完最后一顿饭,他掏出钱来说:“把我的饭钱结一下吧。”临走时,刘建明谢绝了欢送仪式,只让县委办副主任王海宁一人送他到离石。王海宁说:“老刘的行李只有两个纸箱,一个装着衣物,一个装满书籍和资料。”
刘建明不仅自己为官清廉,还不允许自己身边的人“打自己的主意”。在他任吕梁市委组织部长时,他的一个外甥想提拔,让他帮忙说说话。刘建明一脸严肃地说:“我是市委的组织部长,不是咱家的组织部长!”他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路要靠自己走,靠别人庇护的孩子永远不会有出息。”
另一个是刘德华:刘建明其实是个从开始就无法选择去做什么人的坏人,这个坏人是与生俱来的。上两集的刘建明都忘记了道德枷锁,表现了最原始的兽性一面。刘建明其实也有机会做回好人,可惜都失败了,这也许是因果循环的结果。
在第三集中,我一直想着如何令刘建明寻找回些道理,让观众觉得他是可悲的。以前的事改变不了,刘建明就希望可以改变日后发生的事,让别人都觉得他是个好人。
遗憾的是最后他发觉自己还是改不了现实。这也吻合无间道的主题,他究竟是离开,还是留下,留下来又能否得到别人的宽恕,还是留下来继续受罪,这些疑问都会在第三集中找到答案。
记者:作为扮演者,你怎样挖掘和表现刘建明的这个人物的特点?
刘德华:演出第一集时,有很多人说我演得不够奸,但我自己觉得刘建明是个活生生的真人,而他生活在警局内,警察比常人更具特别触觉去辨别好人与坏人,所以我在演绎上,绝不能有一丝破绽让戏中人和观众看出我是个坏人。
事实上,在骨子里的他,彻彻底底是个坏人。到了第三集,我想刘建明经历过很多事,发现陈永仁、黄警司都曾经做坏事,但他们也得到机会做好人,为何刘建明没有呢?我比较集中于他的思维改变。
我的总结是大家出身背景不同,他们二人出身警察,好人出身。刘建明出生于黑社会,坏人出身。这是他的背景。为何警察在警局内做坏事便能被原谅,而黑社会在警局内做好人就不能被原谅,这样的纠缠使得刘建明心理出现不平衡,也正是这部电影的好看之处。
记者:你有没有特别设计在《终极无间》中演绎刘建明?
刘德华:每次我做任何角色,我都会用角色的过去设计他的将来。今次已经拍到第三集,我无需再给他新的性格,但剧情令刘建明遇上不同的事情,我跟随着他的性格,想像他会做出什么改变。
遇上难题时,我会和导演讨论,然后达成共识。我常觉得我在电影中生活多于在电影中演戏。其实,当我换上衣服,我便做了刘建明,无论在现场或是其它地方,我都在演刘建明。拍摄时间,我就是与刘建明共同生活。
有一点值得一提,我演绎刘建明时,刻意令自己喜怒不形于色,令观众以致戏中人都不知刘建明其实在想些什么。基本上我都尽量减少脸部表情,令别人察觉不到我是个坏人。
一定有选择
记者:你有没有参考过其它角色,或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来帮你建立这个人物的模型?
刘德华:没有。因为我没看过电影中出现过在警局做卧底的坏人角色,再者,现实中更加无法找到类似的人做参考,我只能靠自己想像。但这也是我的优势,因没有参考,便没有比较,可以随意演绎。
记者:作为刘建明,你怎样看待陈永仁?
刘德华:我看刘建明只是一只动物,陈永仁也是一只动物,但二人开始也以为自己是人。其实陈永仁和刘建明都做了坏事,只不过有好人放过了陈永仁,但如今陈永仁却反过来怪刘建明。这是宿命,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其实当中有一场戏,说刘建明和陈永仁都在对李医生说自己想做好人,但无奈大家各有各自的宿命。我感受到自己那刻基本上与陈永仁是同一人,大家的心态其实都是一样,而我觉得这场戏亦是这部电影的精髓所在。
记者:仿佛你在这个人物身上倾注了大量的感情,你怎么体会刘建明的痛苦?
刘德华:不能够形容的,这种痛苦是要你用第一身来感受,甚至我刘德华也许只能把刘建明70%的痛苦演绎出来,我相信假若刘建明真的存在世上,他的痛苦比我演绎出来的更痛。
记者:这样设身处地的去扮演刘建明这个角色,会不会对你的现实生活造成影响?
刘德华:没有太大影响。也许让我更加认识到千万不能做坏事。也许做坏事后,真的有人会原谅你,但最终得不到别人原谅是很辛苦的。
当世界进步到某一层面时,是很难清楚自己的道德观念。我们不能像刘建明一样,他是真的很想做好人,但却因为要做好人而做了很多坏事,绝不能让“想做好人”成为做坏事的借口。
记者:你怎样看这个“无间”世界,是否真的没有选择,或者大多人选择都是错的?
刘德华:不是选择的问题,一定有得选择。例如刘建明,他可以有很多不同选择,但性格就决定了他选择的方向,踏上这条不归路。其实,只要他选择自首,便什么都不会再发生。但人总会想逃避,于是做了更多更错的选择,这也直接导致了第三集的结局。
记者:你的演出经验比较丰富,编剧和导演怎样帮助你演绎这个角色?
刘德华:我演出的经验是很多,但在剧本创作方面他们的经验可能比我更多。我通常都会等到他们的剧本成稿才看。如果觉得角色某些地方有问题,就和他们讨论,直至他们能说服我,让我觉得刘建明真的是这样,那就会照这样做。做演员,必须相信自己演的角色,才能把角色演得出神。这就是“生活”
记者:在这部大牌云集的电影里,你怎样和其他演员演对手戏?
刘德华:就是我之前提及的“生活”,你在生活,你会知道自己怎样去与人相处。在戏中生活,也许就是演员学习演好一出电影的最基本条件。
记者:电影中的群戏,你向导演和编剧提出改动时,会不会顾忌到其他演员的戏份?
刘德华:首先,我对自己角色非常清楚。然后我会琢磨其他演员的做法。有时,我想陈慧琳自己是个心理医生,但自己又有心理障碍,她究竟心理状态会如何。为什么她会在陈永仁墓前哭……这会影响我日后的演法。
所以,我会和编剧研究这些细节。她在我面前哭,我想她绝不会在一个陌生人面前哭。我经常想她在我面前哭了以后,我便知道她不再当我是她的病人,而是她的朋友,我再怎样从朋友身上找到陈永仁的线索,这些都是我向导演编剧提出的。
其实都是宿命
记者:你怎样看“无间道”系列的意义?
刘德华:首先,要澄清这部电影绝不是剧情片。先说《无间道Ⅱ》,它基本上是个纪录片。《无间道》发生的事情,可以拍一部商业电影,但我和伟仔角色的内心煎熬,又绝对足够两部电影以上。例如陈永仁其实是个很乐观的卧底,一个乐观的卧底究竟会是怎样?刘建明一直很想得到别人接受,但最后失败了,失败了究竟又会是怎样?虽然看似非常简单,但这正是“无间道”的厉害之处。你多看一次,你会发觉多一点东西。
记者:“无间道”系列对香港电影业的意义何在?
刘德华:其实电影剧本可以有很多不同取向,只要观众喜欢,香港电影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无间道》后,大家开始留意演员的内心戏,这正是电影魅力所在。其实我没想过香港电影会如何更上一层楼,我只会想如何演活每一个角色,其他的,便留待有关岗位的人去想。基本上,有好剧本,好演员,能够令电影成功的机会也许只是一半左右,其他的东西,其实都是宿命。
记者:你参与“无间道”系列后,最大的满足感是什么?
刘德华:我找到电影的友谊。每一个人,都很尊重其他人的岗位,每一个人都很欣赏其他人的出色工作表现。
传媒常说黎明究竟为何拍第三集,他是怎样被排斥,但其实是每一个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都非常接受他,每一个人都非常接受其他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最大的满足感是发觉电影圈其实是有友谊的。
阎刚平的人物简介
1981年9月至1984年7月,离石师范学校学习;
1984年7月至1985年9月,柳林县贾家垣乡中学教师;
1985年9月至1987年9月,柳林县一中教师;
1987年9月至1989年7月,山西大学教育系教育与心理学专业学习;
1989年7月至1991年4月,柳林县教育局工作;
1991年4月至1993年4月,共青团柳林县委副书记、少工委主任;
1993年4月至1993年12月,柳林县苇元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1993年12月至1997年8月,柳林县苇元沟乡党委书记(期间:1994年3月至1994年8月参加中组部组织的中西部四省区乡镇书记赴华西村挂职锻炼;1997年3月至1997年7月在山西省委党校第23期中青班学习);
1997年8月至1998年6月,柳林县企业改革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体改办主任;
1998年6月至2002年6月,中共柳林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
2002年6月任共青团吕梁地委书记;
2003年8月任临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2006年6月任交城县委副书记、县长(期间:2008年3月至2008年7月在山西省委党校第44期中青班学习);
2009年9月任岚县县委书记;
2012年12月任离石区委书记;
杨虎城将军的儿女
长子杨拯民(1922-1998),其名字来源于杨虎城非常的喜欢的一句孙中山名言,“拯斯民于水火之中”。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岁为关中军区副司令,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将门虎子”,杨拯民在西安事变后,于1938年到延安参加革命,从1942年到解放前夕,杨拯民先后担任过陕甘宁边区米脂县统战部长、县委书记、一野骑六师副师长、关中军和大荔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务,曾参加过著名的智取华山战役。建国后,杨拯民任玉门石油管理局局长、陕西省副省长、天津市副市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等职。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次子杨拯中(1930-1949),1930年7月出生,曾随父出国考察欧美,1937年随母探父时被监禁,1949年与杨虎城同时遇害。
三子杨拯亚,早年夭折。
幼子杨拯仁(1931-1937),生于1931年。“西安事变”后期病殁,时年仅6岁。
长女杨拯坤(1924-1994),又名周盼。13岁的杨拯坤就投身到革命之中,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陕西省西乡县县委委员。1941年回到延安,主要从事党的宣传和学校教育工作。建国后,在中宣部工作,她负责编辑的《读者来信》及《宣传通讯》两个刊物深受党内读者的欢迎。后调北京市丰台区党委、北京市政府工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杨拯坤进入旅游部门工作,担任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分社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北京旅游局党委书记、副局长等职,是第四、五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妇联第四、五届执委,北京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北京市政协常委。
二女儿杨拯美(1932— ),16岁时杨拯美就秘密加入共青团组织,为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她开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发展革命力量。建国后,任甘肃省轻工业厅处长、甘肃省祖国统一联谊会主任、甘肃省政协常委。
三女儿杨拯英,现任陕西省杨虎城研究会秘书长。西安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当过中学校长,在陕西省政协文史馆退休。
四女儿杨拯汉(1935— ),于抗美援朝中参加军干校,此后一直在中央党政机关从事机要工作。1958年被下放基层,改行做企业管理,1963年调到新疆石油管理局经济研究所退休。
五女儿杨拯陆(1936.3.12—1958.9.25),毕业于西北大学石油地质系,同大哥一样,她选择了石油事业为祖国建设,主动要求到新疆石油管理局进行地质勘探工作,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队117队队长,1958年在三塘湖地区勘察石油地质时,遇到风暴雪,气温骤降至摄氏零下20多度,寸步难行,不幸冻僵牺牲,年仅22岁。杨拯陆牺牲后,中共称她为“党的优秀儿女,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坚强不屈的模范共产党员”,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把她勘察的三塘湖盆地的一个含油地质构造命名为“拯陆背斜”(包括新疆准葛儿盆地东部克拉玛依与北塔山之间的二塘湖旷野的地质构造)。
幺女杨拯国(1941—1949)(亦称杨拯贵),1941年出生于狱中,1949年6日与将军及哥哥杨拯中一同遇害,1950年2月与将军等同葬长安杨虎城烈士陵园。
原副市长女儿出轨6人,前夫为何背上370万债务?
原副市长女儿出轨6人,前夫为何背上370万债务,不得不说这个男人非常倒霉了,其实是在结婚期间被出轨了,而且前妻当时还借下了370万,现在来追债了法院则认为两人要一起偿还,因为是在婚姻期间,不得不说真的非常倒霉。
这件事说起来非常有意思,在十几年前,这个要给妻子还钱的男人和这个名为万莉的女子闪婚。而在2012年8月,一个名叫刘文泳的人起诉万莉拖欠370万元,要求夫妻共同偿还这笔债务,在庭审期间,景玉生方知,万莉以“女友”身份向刘文泳借钱。2016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370万借款认定夫妻共有债务,景玉生为此承担连带偿还责任。
景玉生当然不同意刘文泳一案的判决,自己被出轨,还要帮忙还钱是什么道理,因此在今年7月23日,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监督,7月26日,最高检决定予以受理。
景玉生接受采访说了自己和万莉的婚姻过程,两个人在婚恋网认识,闪婚,但是却被骗了。自己原是一名英语老师,后下海经商,是南通一家外贸公司的总经理,当时身价千万,离异后想找个人过日子。而万莉说自己有显赫的身世和优质的背景,令他心折,让他觉得她不需要靠傍大款结婚敛财。一个月两个人闪婚,婚后他和万莉一起回醴陵市,万莉确实是湖南省醴陵市原副市长万某某的女儿,万某某时任醴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但是除了这一点,万莉口中的巨额财产却难以求证。为了表示有偿还能力,婚后万莉给景玉生写下三张共计5550万元的欠条,现在都没有还。
山西省卫生厅的领导介绍
卫小春 厅长
男,汉族,1959年12月生,山西曲沃人,1976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医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民进成员。现任民进中央副主席、山西省委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山西省卫生厅厅长,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骨科主任。1976年7月至1978年3月曲沃县西常村知青;1978年3月至1982年12月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系医学专业学习;1982年12月至1985年9月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医师;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山西医学院骨科专业硕士研究生;1988年7月至1994年1月山西医学院第二医院骨科医师;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瑞典Linkoping大学骨科专业学习及瑞士苏黎士大学医学院类风湿病科做博士后;1998年12月至2000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副主任;2000年7月至2004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2004年9月至2007年5月省科协副主席,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其间: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在省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2007年5月至2007年12月民进山西省委主委,省科协副主席,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民进中央常委、山西省委主委,省科协副主席,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民进中央常委、山西省委主委,十届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副主席,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2010年7月至2011年5月民进中央常委、山西省委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其间: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民进中央常委、山西省委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骨科主任;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民进中央副主席、山西省委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骨科主任;2013年3月至今民进中央副主席、山西省委主委,省政协副主席,山西省卫生厅厅长,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长、骨科主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主持卫生厅全面工作,负责人事、规划财务、干部保健工作。
杨增武 党组书记
男,汉族,1957年4月生,山西山阴人,197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9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山西省卫生厅党组书记。1983年12月至1996年8月山西省政府办公厅,副处长、处长;1996年8月至1997年7月阳泉市政府副市长;1997年7月至2008年3月中共忻州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中共忻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中共忻州市委副书记;2008年3月至2008年4月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2008年4月至2013年3月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2013年3月至今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山西省卫生厅党组书记。
李书凯 副厅长、党组副书记
男,汉族,河南巩义市人,本科学历1992年7月至1995年5月,任山西省防疫站副站长1995年5月至2002年6月,任山西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处长2002年6月至2009年5月任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成员2009年5月至今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协助厅长分管健康教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和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
李凤岐 副厅长(正厅长级)
男,汉族,吉林长春人,大学本科学历,主任医师。1992年2月至2001年10月,历任北京医院团委书记(副处级)、医务处处长;2001年10月至2002年7月,历任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002年7月至2006年2月,历任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发展中心质量管理部主任;2006年2月至2009年12月,任国家人口计生委科研所副所长、国家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技术中心主任;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任国家人口计生委药具管理中心主任;2012年9月至今任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正厅长级)、党组成员。协助厅长分管药政、外事工作。
李双才 纪检组长
男,汉族,河北肥乡县人,在职研究生.1996年11月至2004年4月,任山西省外经贸厅纪检组长2004年4月至2008年8月,任山西省纪委驻商务厅纪检组组长2008年8月至今任山西省纪委驻卫生厅纪检组组长,厅党组成员。负责纪检监察工作。协助厅长分管党群工作、党风行风工作。
梁明虎 副厅长
男,汉族,山西夏县人,专科学历1987年4月至1989年5月,任山西人口报社副社长。1989年5月至1995年5月,任山西人口报社总编。1995年5月至1997年8月,任临汾市委副书记。1997年8月至2011年6月,任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2011年6月至今任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协助厅长分管食品安全、农村卫生、卫生执法监督工作。
王 峻 副厅长
男,汉族,河南罗山县人,博士学位,教授,医学影像学博士生导师1997年3月至2002年8月,任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院长兼党委副书记2002年6月至今任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协助厅长分管医疗和医改工作。
赵光国 副厅长
男,汉族,山西离石人,研究生学历1991年4月至1993年7月,任柳林县委常委1993年7月至2002年7月,任柳林县政府副县长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任吕梁行署副秘书长、招商局长2004年6月至2009年5月,任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9年5月至今任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党组成员,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协助厅长分管机关日常工作、科教工作。主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
谢红 副厅长
女,汉族,贵州遵义人,大学本科学历1996年2月至2004年12月任山西省生物研究所所长,2005年1月至2012年4月任山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2012年4月至今任山西省卫生厅副厅长。协助厅长分管政策法规、妇社工作和爱国卫生工作。
李 贵 副巡视员
男,汉族,山西怀仁人,大学本科学历,1984年12月任雁北地区防疫站站长、书记;1991年12月至1992年4月任省防疫站副书记、副站长(主持工作);1992年4月至1995年5月任省防疫站长;1995年5月至2001年5月任省结核病防治所党委书记;2001年5月至2004年6月任山西省卫生厅后勤中心主任;2004年6月至2009年10月任山西省卫生厅地病处处长;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任山西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处(地方病预防控制处)处长;2011年7月至今任山西省卫生厅副巡视员。协助李书凯副厅长负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李和平 副巡视员
男,汉族,山西洪洞人,大学本科学历,1994年1月至1998年4月任省医学会副秘书长,1998年4月至2012年6月任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2009年10月至2011年7月兼任医疗服务监管处处长),2012年6月至今任省卫生厅副巡视员。协助王峻副厅长负责医政(医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