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百科

路人借问遥招手的下一句

发布时间:2023-05-11 02:33责任编辑:吕小小关键词: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路人借问遥招手的下一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小儿钓鱼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卧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的鱼惊不应人。

路人借问遥招手的后面一句是什么?

前句:路人借问遥招手;后句:怕得鱼惊不应人。

钓鱼的小孩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诗如下: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路人借问遥招手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 下一句是怕得鱼惊不应人。“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句诗出自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全诗: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翻译: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路人借问遥招手下一句是什么


1、下一句是: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代胡令能《小儿垂钓》:
2、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释义: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着大人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路人借问遥招手”,请问这首诗的下一句是什么?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出自唐朝诗人胡令能的古诗作品《小儿垂钓》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1、借问:向人打听   

2、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3、应:回应,答应   【翻译】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小儿垂钓里的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是什么意思?

《小儿垂钓》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聪明、调皮的稚童学习垂钓,遇到有人问路的场景。“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句的意思是遇到有人问路,稚童遥遥地给他招手,不敢大声作答,生怕吓跑了水中的鱼,鱼儿不咬钩了。

这两句话主要是对稚童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他担心鱼儿受惊游走,赶忙制止路人的高声问话,自己也打手势不敢出声,这说明了垂钓的孩童十分在意自己垂钓的成果,聪明、有头脑,十分机警。作为一个学垂钓的稚童,在路人问路时他甚至想到了自己的大声作答可能惊了鱼儿,让鱼儿游走,让自己的垂钓功亏一篑,这充分表现了稚童的聪慧和心计,又充满童真。

这两句话描写的十分生动传神,让一个聪明、狡黠又认真的垂钓孩童的形象跃然纸上,充满意趣。这在唐诗中也是不多见的。这首诗多用白话,没有过多修辞手法,在文采上也称不上大家,但它好就好在用平白朴实的语言,将稚童垂钓、路人问路的场景描述得栩栩如生,将稚童聪明、狡黠的形象刻画的如此传神。

尤其是这后两句,通过描写稚童回应路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让读者仿佛看见这个垂钓的稚童就在眼前。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