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新知

郎顾之争-“郎顾之争”,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3-05-17 17:09责任编辑:蒋小新关键词:
  
  2004年,站在复旦大学讲台上的郎咸平,发表了题为《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筵中狂欢》的“讨顾檄文”。“檄文”认为,顾雏军只不过是乘着“国退民进”的东风,驾驶着“资本绞肉机”,只花了区区数亿元人民币,换回来的却是资产总值达136亿元的科龙、美菱、亚星、襄轴等众多响当当的企业。
  “檄文”一出,顾雏军高调积极应战,国内各路媒体、学界大腕、企业领袖、政府官员与无数百姓踊跃参与,论战主题逐渐远离郎顾之间的个人恩怨,并最终转化成一场关系到全民福祉的“国企产权改革方向”大讨论。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郎顾之争”,只不过是从郎顾之间的个人纷争发端,其核心和实质是指那场在2004年夏秋之交引爆的关于“国企产权改革方向”何去何从的大讨论。
  事关全民福祉的论战主题,绝对高规格的大讨论,使“郎顾之争”赢得堪与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姓资姓社”大讨论相媲美的历史地位,并最终得以走向神坛。   就在“郎顾之争”有关国企产权改革方向这一主题讨论渐趋归于沉寂的时候,一度在当时主题论战边缘化的顾雏军及其旗下格林柯尔控股的科龙电器,却重返市场公众关注的是非漩涡中心:业绩大幅变脸下的6000多万巨亏,中国证监会的正式立案调查,数亿乃至更多资金的涉嫌挪用,3名天价独董危情时刻的匆忙撤退,小股东严义明律师发起的大规模“倒顾”行动,以及供应商断货、银行惜贷、生产线停产、重组传言四起直至格林柯系坍塌与顾雏军被捕等,这一切都使郎咸平在一年前所言的诸多事实逐步得以验证。
     郎咸平的幸运,自然也成就了顾雏军的不幸。在这幸运与不幸的背景映衬下,同样有意思的是,去年在媒体“集体失语”强刺激下作出最强硬反应的众经济学家,现如今却再度陷入“集体失语”的尴尬境地。   郎顾之间的市场恩怨纷争,经过春夏秋冬一个完整的岁月轮回,在穿插与糅和无数鲜活事实之后,演绎生成的是一幅以“国企产权改革”为主题的壮观图画。
  在这幅图画中,尽管市场个案的悲剧喜剧表现,并不能作为国家产权改革大方向这一全局性命题终极评判的标准,但回头重读与反思却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本刊将“郎顾之争”摆上祭坛,推出这组回顾与反思性文章的理由。 。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