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海底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火锅,排长队的免费美甲,和“跟所有的烦恼说拜拜”这些欢乐的景象。
但最近,海底捞却因为一个女大学生的留宿事件闹得沸沸扬扬。
起因是一位女大学生,在深夜的深圳,因为没有赶上车,被迫留在了陌生的街道上。
或许是因为囊中羞涩,又或许是害怕深夜在外的安全问题,无奈之下,她找到了一家深夜营业的海底捞想要留宿。
她向服务员询问:店里人少一些的时候,能否可以进去借宿一晚?
没想到,服务员很快答应下来,在请示了经理之后,就把她带进了店里。
遇到这样温暖的善意,她本来已经很满足,但是没想到,服务员竟然在包间给她拼了一张简陋的“床”,还叮嘱她晚上打扫时可能会有些吵闹,要注意一下。
我相信,有过在外漂泊经历的人,看到这一幕一定会忍不住鼻酸。深夜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地方,没有熟人,也没有钱,叫不起出租车,更住不起廉价的酒店。
在这样的窘境之中,能有人愿意伸出一只援助的手,为你提供一个短暂休憩的场所,那时的心情,根本不是“感激”这样简单的两个字可以形容。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想。
就在这个事情冲上热搜之后,许多网友对这个女孩进行了讨伐,女孩也被骂到删帖。
有人说:“她完全可以去找青年旅馆住”。
有人说:这是在过度消费海底捞的服务,是开了一个坏头,一旦传开了,一定会有人去效仿和占便宜。
还有人说:女生的脸皮真厚,在没有消费的情况下竟然提出借宿的要求,着实有点不要脸。
说实话,看到以上这些话的时候,心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无力感。
确实,我们都知道青年旅社很便宜,但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连青年旅社都住不起?
还有人骂她不消费就提出借宿的需求,那有没有可能,她连一顿火锅都吃不起了?
再看她当时的居住环境,说是床铺,其实就是几张椅子搭建的,高低不平,睡一晚很容易着凉或者腰酸背痛。而那些说效仿的人,我想请问谁没事会去效仿?
如果不是实在囊中羞涩,走投无路,谁又愿意去这样的地方睡一晚呢?
而面对“别人也会去效仿”的质疑,海底捞的工作人员也回复媒体说:是否能留宿,将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一样处理。
如果你不理解一个人为什么要选择在海底捞留宿,我只能说你真的很幸运,没有经历过那种窘迫到走投无路的生活。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其实不止海底捞,肯德基、麦当劳的深夜也有很多留宿的人。
在白天,我们看到的肯德基和麦当劳,都是熙熙攘攘的用餐人群,一派热闹的画面。午夜12点后,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和肯德基依然灯火通明,在外面看起来没什么不寻常。
但只要你走进去,你就会发现许多潜藏在这座城市背后,那些无奈而又辛酸的灵魂。
他们有的头发蓬乱,衣服上沾着或多或少的油污,随身携带的行李,不过是一个手提袋,一个铁盆,一床脏兮兮的被子,和一把雨伞。
他们没有钱去点一份热腾腾的炸鸡或是米粥,而是看谁的餐桌上留下一些残羹冷炙,吃完这些剩下来的东西之后,就会在附近的座位上沉沉地睡去。
在网络上,有一个专有名字,叫做“麦难民”、“肯难民”。
对于他们来说,快餐店是绝佳的容身之所。
有卫生间,有长凳沙发椅,还有客人吃剩的食物。
至于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他们已经毫不在意了,毕竟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
午夜,他们在这里睡觉,刷手机,发呆,为找不到工作懊恼,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演绎不一样的人生百态。
当清晨到来,阳光洒下,他们便纷纷散去,消失在人群之中,开始为生活奔忙。
许多精英人士,在他们早上走进麦当劳买早餐的时候,却不知道昨晚这里的餐椅,已经见证无数居无定所的寂寥身影。
毛不易的《深夜一角》里,有这样一句歌词:“深夜的小摊里借一丝温暖,缺失的总填不满。”
这些“麦难民”与“肯难民”,就是这句歌词的最好写照。
我们习惯了飞机高铁,习惯了出入五星级酒店,就以为这个世界跟着我们一起脱贫了。
可是事实不是这样的,在我们看到不见的角落,在厚厚的冰山之下,还有许多寂寥而又心酸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