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资产减值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了量度,企业通过确认资产价值,不仅可以消化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而且还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获取经济利益的实力,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同时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
然而,由于资产减值判断的主观随意性较大,验证减值计提合理性难度较大,因此,上市公司利用减值计提操纵利润情况经常出现。
“不合理地计提减值会对市场环境和投资者会造成不利影响。大额计提减值可能意味着公司试图将其不利状况计入当前财务报表,试图获得更高股价或更有利的融资条件,而减值准备计提不足,则会导致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当前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对市场环境和投资者造成风险。”上述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但并不是所有大额减值都是有问题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职业投资人程宇说。
在提到如何规范计提减值时,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缠论新解》编者付学军向记者表示:“计提减值的规范化应遵循法律法规、资产评估、计提标准、计提周期、计提数额、记录与披露等相关规定,使计提减值更加合法、准确、合理、及时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