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儒释道三教同源或三教合一可以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08 11:30责任编辑:姜先生关键词:
  回答此问题需了解哲学用语本体界和现象界。另我所说皆为义理之谈。 
首先须知上述三家都虽不废现象界,但都不在现象界立足,重心都在本体界。
下面谈儒释道的区别: 
儒家由道德(即是非)的进路来了解本体界,所谓心只是是非,只是非就尽了心,这里心是形而上的。
  但儒家主要有两路: 1,心为气,性为理。即朱子,王夫之一路,心和性是主客关系,人只能在心上用工,由于心性不一,心和性永不能为一,所以导致了此系把孔子抬高为圣人(虽未明说),而其它人只能为贤人。如朱子对孔子每事问的解释是孔子会而而故意问,以示谦虚,此即表明孔子无不知,无不能,而人谁能无不知乎? 2,心性为一,皆为体,为形而上。
  即陆王一系。此为儒学正宗,认为人人皆可为圣贤,平常所谓满街圣人即出此。儒家只此两系。 释家由缘生的进路来了解本体界,认为物无自性,空即色,色即空。(注意此处空非空气或一无所有,此为顽空)空为空所执之意。佛家大都认为人人有佛性,甚至无情有性,只有唯识宗除外,一分无性即出此宗。
   道家由无为,无用的进路来了解本体界,认为人本元气而生,自有真性,只要不被打搅,亭之毒之,皆可为真人,即使被后天所打搅,经过修炼,复性报朴,亦可为真人。 此为儒释道耶义理区别之大较,至于天堂,地狱等问题,乃方便法门,如了解义理,自莫逆于心,不多谈。
   本体界和现象界非此即彼,儒释道皆需超越现象界才能实现,故所谓良知,佛性,玄智皆在本体界,本体界无二无别,所以其所指皆为同一本体。所以称三教同源可,源者,即同一本体也。其实只要超越现象界才可实现者,皆可称为同源。所以又有百教同源一词。 又由于儒释道之进路不同,对于本体的理解与体会不同,甚至互相冲突,所以三教合一即不可。
  此只是矮子观场之异想天开而已。 原创作品,欢迎浏览! 。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