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SpaceX公司成功将“载人龙”飞船送上空间站(当然还有特斯拉国内降价一事),马斯克又一次被送上了新闻头条,这次老马又创造了一次“世界第一”,即私人公司首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但报道一出,国内舆论便陷入了两个极端:支持者认为马斯克作为带领SpaceX公司艰苦奋斗17年才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们的认知,SpaceX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私人航天企业;而反对者认为,SpaceX之所以迅速成长,完全来自于NASA的输血以及人员和技术的资助,因此只能说是NASA养大的孩子,应属于“半国有”,配不上真正的优秀私营企业。事实究竟是怎么样呢?今天带您全面地了解一个真实的SpaceX公司。
一、SpaceX公司的真实起源
作为一个名南非“逃难”到美国的一代移民,马斯克在90年代的大学期间就意识到互联网、系能源和太空技术将会改变人类的命运。2001年马斯克成立SpaceX公司的前身,只是一个团队想要做一个被称作“火星绿洲”的项目,即向火星发射一个种有植物的“温室”,将生命送达最远的深空,以刺激美国民众对太空的关注。
青年时期的伊隆马斯克
马斯克的团队必须购买一次火箭发射,一开始他们就意识到采用美国的火箭发射成本高昂,因此他们将目光转向了航天强国俄罗斯。2001年10月马斯克和另外两个小伙伴跑到俄罗斯去买火箭,结果被俄毛两家火箭公司臭骂了一顿,认为老马是异想天开;不死心的马斯克2012年2月又一次来到俄罗斯,这次俄罗斯人同意以8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老马一枚“第聂伯”火箭。但是马斯克觉得太贵了,就放弃了购买。就在从俄罗斯返回美国的飞机上,马斯克突发奇想,为何不自己造一枚火箭呢?这就是马斯克造火箭的第一个初衷,完全跟NASA搭不上边。
2002年,回到美国的马斯克经过精密计算,认为可以将火箭价格降低90%的前提下依然获得70%以上的利润,让他和他的早期投资人义无反顾的投入了工作。马斯克找到了当时在美国已经非常有名气的火箭专家“汤姆·穆勒”,并说服他加入自己的团队。这样SpaceX公司才算正式成立了,随后马斯克开始招兵买马,SpaceX逐步进入了正轨。
2002年马斯克和团队庆祝入住新办公室
这里有一个误解,很多人误认为马斯克招募汤姆·穆勒是挖了NASA的墙角,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穆勒确实参与了NASA很多项目特别是火箭发动机项目的研发,但穆勒一直是大名鼎鼎的TRW公司(现已被采埃孚公司收购)的员工,而TRW又是NASA的主承包商之一,比如先驱者一号、阿波罗飞船登月舱发动机等都出自该公司之手。因此,多年来穆勒仅是作为乙方的技术人员在为NASA的项目工作,并不是NASA的雇员。因此到这个时候为止,SpaceX和NASA还没有扯上关系。而汤姆·穆勒至今依然是SpaceX公司的首席推进技术官,猎鹰火箭上使用的大名鼎鼎的“梅林火箭发动机”就是出自他之手。就连2010年电影《钢铁侠2》中,“钢铁侠”托尼斯塔克还拍着马斯克的肩膀说:“你的梅林发动机真不错”。
右起:马斯克、钢铁侠、小辣椒、黑寡妇
二、从PPT火箭到拿到NASA合同
马斯克从2002年和团队开始研制第一台发动机“梅林-1A”和第一枚火箭“猎鹰1号”。由于2003年美国航天史上发生损失惨重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投资巨大且安全系数有限的航天模式开始受到质疑。此时的马斯克已经研制出了猎鹰一号的样机,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向国会和美国人民展示自己火箭的好机会,并以此嗅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他花“巨资”将一枚猎鹰1号火箭样机用拖车从生产基地拖到了首都华盛顿的博物馆门前进行展览,并在2003年12月在博物馆前进行公众演讲,提出了低成本、更可靠的运载方案。SpaceX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终于进入了各大媒体的视线,也最终进了NASA的法眼。
2003年11月马斯克将猎鹰火箭拉到DC作秀
2005年开始,NASA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国际空间站货物补给方案进行招标,没有实物的SpaceX靠着一纸“龙飞船”设计方案,与轨道科学公司等其他几家大型公司一起拿到了NASA的研发合同。这是SpaceX与NASA之间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产生交集,也是从NASA拿到的第一笔钱。任务本身就是NASA出钱,让SpaceX设计一套货运飞船送货方案,就好像NASA是甲方,花钱购买乙方SpaceX的服务一样。
三、从资本整合到猎鹰火箭成功飞天
为了加速SpaceX的发展,马斯克从2004年起就开始不断为公司优化资金。作为贝宝PayPal公司的主要创办人,套现得来的1.8亿美金大部分已经基本投入到了SpaceX公司中,同时他又引入了第三方的投资,但自己依然牢牢的把控住了对公司的控制权。尽管在2008年接受了2000万美元投资、2015年接受了一轮10亿美元的股权投资,马斯克在公司的股份占比依然远超过50%。
经过SpaceX团队前期研究的努力,他们在2008年正式拿到了NASA16亿美元的空间站补给合同,向空间站发射10次龙1飞船。在同年9月,首枚猎鹰1号火箭成功飞天;2010年6月首枚装有9颗发动机集群的猎鹰9号成功发射;12月第一艘龙飞船顺利发射……
重型猎鹰火箭成功发射
四、如何进一步为商业发射缩减成本
猎鹰九号发射成功后,SpaceX已经把商业太空发射价格拉低到了不足欧洲阿里安火箭的40%,这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就当人们认为SpaceX将从此走上稳健的发展道路时,马斯克又提出了一个疯狂的想法,他准备完整回收猎鹰火箭并且加以重新使用。于是在2012年一个代号称作“蚱蜢火箭”的计划浮出水面,马斯克给猎鹰火箭装上了4条腿,在火箭一二级脱离后,剩余的燃料将在飞控系统的指挥下带领一级火箭返回地面着陆,以备再次使用!经过了无数次的失利,2015年12月猎鹰9号火箭首次成功回收!据悉,最新版本的猎鹰9号B5火箭将可以重复使用10次,这无疑再次大大降低了火箭发射的成本。疯狂的马斯克还在不断的尝试回收火箭整流罩,尽管至今没有成功,但随着试验的深入,距离这一目标不再遥远。
猎鹰9号火箭成功回收着陆
发射成功的同时,SpaceX获得了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业订单。这让SpaceX的火箭和发射迭代速度加快,成熟度和资金流也趋于健康。但马斯克并不满足于此,他认为联合发射联盟ULA垄断空军的发射订单是不对的,因此他冒着与ULA撕破脸的风险硬是逼迫美国空军以竞标的方式选择火箭发射供应商。最终,SpaceX获得了美国GPS导航卫星和间谍卫星的发射许可,并且在2018年底用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GPS III卫星。但截至目前,空军还禁止SpaceX使用二手火箭发射军用卫星。
五、从火星移民到研发载人龙飞船
为了加快美国人重返空间站的能力,2012年NASA经过几轮培育,再次选中了SpaceX和“亲儿子”波音公司为美国生产两型载人飞船,分别执行6次载人飞行任务。不过NASA从开始就无视SpaceX的存在:早期预研阶段,波音、蓝色起源、内华达山脉、ULA等公司都获得了NASA的研究启动资金,但根本没有SpaceX什么事儿。于是马斯克憋足了劲儿独立发布了一款满足NASA需求的人货两用飞船(即2代龙飞船),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飞船也是可重复使用的!NASA终于看到了SpaceX旺盛的生命力,最终将价值26亿美元的合同摆在了SpaceX面前,而SpaceX也不负众望,用更少的资金率先在2019年3月2日先于波音公司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龙”飞船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
载人龙飞船对接国际空间站
这时的NASA也彻底被SpaceX折服,越来越多的NASA“赋闲”员工开始加入SpaceX,而NASA也确实开始给SpaceX和其他承包商免费提供一些成熟的技术。实际上马斯克研究载人飞船的初衷并不是NASA的载人项目,而是他创立SpaceX的最初理想——征服火星。由于有了运载能力,马斯克已经将最初的把植物送往火星的计划改为了将人类送往火星。而他自己的理想也是能长眠在火星之上,于是他成功发射了首枚重型猎鹰火箭FH,并推进了“大猎鹰火箭”(BFR)和“星际飞船”(StarShip)项目,目前进展都很顺利。
六、对SpaceX的总结
外界一度传言SpaceX要在2013年上市,但最终没有成行,SpaceX目前依然是一家由马斯克绝对控股的私营公司。但由于美国政府认定火箭行业涉及“军事科技”,因此SpaceX一直禁止非美国籍的人士加盟(老马自己是2002年拿的国籍),但不能仅凭这一点去评价这个公司的属性。综合上文提到的几点,SpaceX不但不是NASA的亲儿子,甚至给其他承包商发糖吃时都没有SpaceX的份儿。SpaceX正是在老马这种不服输劲头的带领下,做出自己过硬的产品,才一步一步让NASA刮目相看,才最终赢得了NASA的合同,成为了NASA合格的承包商。
马斯克与NASA局长、宇航员闲谈
这也就说明,NASA和SpaceX之间不是竞争关系、不是后台老板的关系,而是是甲方与乙方的关系,由于SpaceX卓越的贡献,NASA确实免费提供了部分技术,但这并不是SpaceX这家私营商业航天公司成功的根本原因。因为除了NASA和空军的合同,SpaceX其他80%的合同全是商业发射。我们不知道SpaceX未来还会创造多大的奇迹,但历史上肯定会有伊隆·马斯克浓墨重彩的一笔——SpaceX的成功,来自于老马那种“我不知道什么是失败”的精神。
附录:“SpaceX的多个第一”
2008年09月28日 第一枚私人资助火箭进入轨道“猎鹰一号”
2010年12月09日 第一艘私营货运飞船发射成功
2012年05月25日 第一艘“龙飞船”到达国际空间站
2013年12月03日 私营公司第一次发射同步轨道卫星“SES-8”
2015年02月11日 私营公司第一次发射非地球轨道探测器“深空气候观测站”
2015年12月22日 第一次成功回收火箭一级
2016年04月08日 第一次火箭一级在海上成功着陆
2017年03月30日 第一次使用“二手”火箭发射并在此成功回收
2017年06月03日 第一次使用“二手”龙飞船对接空间站并再次回收
2019年03月03日 私营载人飞船第一次与国际空间站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