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局势越来越紧张,甚至有扩大化的趋势,波兰动员军队严阵以待,芬兰瑞典准备加入北约,格鲁吉亚爆发大规模反俄游行,日本也伙同德国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对此,联合国甚至都直接介入俄乌战争,要求立刻停止。
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人担心发生全世界之间的战争,认为2022年甚至可能是另一个1939,那么,未来真的有可能会爆发全世界之间的战争吗?会成为比二战更加凶猛的战争吗?
其实在深入剖析这个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全世界之间的战争爆发的两个必要条件,第一个就是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第二个就是军事上的可行性,其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几乎不可能爆发全世界之间的战争。
首先从第一点来看,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战争的实质究竟是什么,战争的实质究竟是“政治的最终手段”,只有在出现利益矛盾并无法调和的情况下,才会有爆发战争的可能。
例如历史上的第一次全世界之间的战争,其实早在1853年爆发的19世纪的中叶的克里米亚之战后,欧洲各个国家就已经出现了没有办法去缓和的矛盾,在欧陆上每一个国家都摩拳擦掌,准备作战,不过局势紧张了十多年,最后才在1914年爆发一战,这是因为在19世纪的中叶的克里米亚之战前后,各个国家虽然都有着没有办法去缓和的矛盾,但几乎所有国家都忙着向外扩张殖民,发展殖民地,就算有利益冲突也没人忙着打仗。
可时间来到一战前,那时候的殖民地基本上划分完成,新崛起的德国渴望更多的原材料,因此才迫不及待的开战的夺取新的土地,这就是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因为德国再也不能通过对外拓展殖民地获得利益,只能是全面战争。
还有另外一种就是军事上的可行性,如果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但缺乏必要的军事手段,那没有任何国家会主动挑起战争自取灭亡,在打仗前必然要有资本自信战胜对方才能够进行战争,历史上的波兰就是一个例子,由于当初的波兰太过于孱弱,周围的国家对他虎视眈眈,而波兰又缺乏对抗战争的必要军事手段,因此俄奥普三国直接签订条约就灭亡了波兰,甚至不费一兵一卒,与之相似的还有二战前德国夺取苏台德的慕尼黑阴谋,美国强迫日本签订跳跃的黑船事件等。
我们现在已经了解到,在不可调和利益矛盾的背景下,有爆发战争的可能,但缺乏必要的军事手段就不会爆发战争,只有在双方实力相当且矛盾不可调和时才会出现大战。
因此我们以这个视角来看今天俄乌局势,从利益上来看,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根本要求就是保持中立,不要加入北约,作为缓冲区存在即可。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且很容易接受。而乌克兰的诉求就是加入北约以获得保护和享受西方的经济提携,但俄罗斯当初为了稳住乌克兰,延迟乌克兰加入北约,甚至不断的对乌克兰进行经济补贴,甚至以优惠价格出售能源,但都被乌克兰拒绝了。
其实俄乌之间的矛盾在本质上是可以调和的,远没有达到非战不可的地步,只是由于美国和北约在后面拱火,才闹到如今这个地步,而目前北约也正在继续拱火,大有开始全世界之间的战争的意思。
但北约在后面拱火是为了利益,战争却不能带来利益,只会损耗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发动战争也成了必须思考的问题,更何俄罗斯强大的军力,并不是能够轻易撼动的,北约的军事手段不一定奏效。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事情,就是自二战后地区冲突不断,但很少出现全世界之间的战争了,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核武器的出现,核武的巨大威力使得其他国家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核武的使用意味着毁灭,在俄乌冲突之初普京就警告北约不要介入俄乌冲突,不然“俄罗斯都消失了要世界干什么”,极大的震慑了北约国家。
但受《禁止核武条约》的限制,世界上拥核国家都不会使用核武,因为本国拥有核武器,那么敌国同样也有,互相对轰等于世界毁灭,这是绝不可能发生的,但目前核武器的界定还存在问题,由于武器的多样化,核武并不仅仅局限于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投下的“小男孩”和“胖子”,那种当量的核武毁灭力度实在太恐怖。
目前有一种战术核武,很难去界定它究竟是核武器还是常规武器,也被许多国家捏着作为战争筹码,但只要使用那种武器,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总的来说,核武的出现也使得出现全世界之间的战争的可能性大幅减。
而且最重要的是,世界各国的领导人都非常克制,并没有明面上拱火的举动,早在俄乌冲突之初,俄总统普京警告北约国家不要参与俄乌冲突,这时候的北约国家也并没有硬着刚,是表态不参与俄乌之间的冲突。
就算是背后拱火的美国,虽然在暗地里偷偷介入俄乌冲突,但在表面上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各个国家的领导人都非常克制,这就说明只要矛盾还有商谈的可能,那么就不会出现战争的情况。
毕竟战争是要损耗国力的,是一种负和博弈,战争方都不会有什么好处,在目前的情况来看,发生战争的可能非常小,现在的2022并不会重演当初的1939悲剧,不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避免战争,但也不可能过分的安逸忘却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