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您一起探索知识星空

注册/登录|最近发布|今日推荐

主页 生活常识知识百科综合新知学习探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地球死了图片(地球死的样子)

发布时间:2023-06-16 20:55责任编辑:严花花关键词:地球,图片

10张图告诉你人类灭亡后的地球是怎样的

很不幸,在未来的某个日子,人类因为对环境的破坏,又或者因为战争,终于走到了世界尽头。于是,美国一大学教授,以图片的形式预测人类消失后地球的景象。

人类灭亡后第二日

由于持续抽水系统无人看管,城市里的地铁开始被水浸没。

人类灭亡七日后

接着核反应堆的水冷系统开始失效,高温引起大火毁灭核电站。

1年以后,世界各地的城市街道被水的冻融力量撕裂,然后被杂草倾占。2年后,街道边的树根有的向上生长隆出地面,有的继续向下生长摧毁下水道系统。

人类灭亡四年后

城市中无人收拾的枯枝败叶,可能被闪电击中,引起大火。人类建筑开始坍塌。

人类灭亡二十年后

下水道系统已经破坏,城市被水浸没。房屋的屋顶慢慢塌落,有些建筑需要经历数百年之久才会完全倒塌。

人类灭亡五百年后

城市被森林覆盖。人类留下的核弹头,外壳被腐蚀需要等到5,000年后,放射性钚239元素进一步污染环境。1.5万余年后,地球开始迎接新的冰河时期。

人类灭亡3.5万年后

土壤中的金属铅终于完全消散。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要降到农业时代的水平,则需要10万年。1,000万年后,地球上还可以看到人类时代的遗迹,比如青铜雕塑。

人类灭亡10亿年后

太阳往红巨星演变,地球酷热无比,但仍有新物种可以生存。

人类灭亡50亿年后

太阳变成了红巨星,膨胀的体积,将地球吞噬。

人类灭亡100亿年后

人类时代的电视广播信号,还在宇宙中飘荡。

地球上一直死死盯着太空的神秘“眼睛”,是怎么回事?

地球自诞生以来,地表经历了无数的沧海桑田的变化。而每一次的变化,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神奇的地方。比如,墨西哥水晶洞穴,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洞穴拥有地球上已知的最大的亚硒酸盐晶体,这个洞穴的水被清空后,露出了巨大的水晶;还有德林库尤地下城,它深入地下200英尺,可以容纳2万人和他们的牲畜,这里也有食物储存的地方。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更为神奇的地方,它就是有名的''撒哈拉之眼'',从地表上看不出什么不同,但从太空看去,它就像一巨大的眼睛,一直死死地盯着太空。

这只巨大的“眼睛”是怎么被发现的呢?在上个世纪60年代早期。美国为了在太空争霸中取得优势,开展了双子座4号太空飞行计划,正是在这个计划中,有一位宇航员偶然地向舱外看了一眼,就不经意的看到了这个巨大的眼睛。这次神奇的对视,真是一眼一万年,从此,在这神奇的“眼睛”,就正式进入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

当这只神奇的图片传到地面上后,人们对它进行了十分仔细的研究。这只眼睛大体分为三层。最中心的,是由致密物质组成,像极了人的瞳孔,而在瞳孔的外围,则是一圈又一圈圆,把中心处包围了起来,那不就是眼珠么?最绝的是,在最外面,还有丝丝缕缕的环状物,那不是这只“眼睛”的睫毛么?

这只巨大“眼睛”是怎么形成的呢?

小行星撞击

当然,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小行星撞击之说。因为地球受到小行星撞击的次数太多了,恐龙就是在小行星的撞击下灭绝的。目前,地球上还存在约150个可以辨认出来的大型陨石坑。那这只“眼睛”,是不是也是小行星的杰作呢? 根据经验,在小行星撞击的周围,一定会出现柯石英,柯石英要在极高的压力下才能产生,而小行星撞击刚好符合这一条件,但是在整个“眼睛”地区,人们根本没有发现柯石英的存在,因此,撞击说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火山口塌陷而成

众所周知,地球上火山爆发的次数非常之多,但地质学理论认为,火山一般出现在地壳开裂处或者板块俯冲地带,而撒哈拉之眼所处的地质环境并不符合上述条件。当然,还有人认为,原本该处存在火山,但后来逐渐被侵蚀掉了,这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没有火山岩的踪影。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有力的证据证实这种推测正确或者错误,因此该假说尚在存疑之中。

地质结构变化自然形成

还有人认为,在撒哈拉的漫漫黄沙之下,曾经是坚硬的岩石层。数十万年前,由于地质运动,下面的岩石受到抬升,从沙土中露出了头。岩石层露出地面后,在风、雨等自然作用下,逐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凹地,由于岩石层的结构不尽一致,受到的侵蚀程度也不同。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坚硬的岩石受侵蚀程度较轻,特别是一些硬度较高、不易受侵蚀的古生代石英岩基本保持了原貌。而较软的岩石则被严重侵蚀,形成大坑。巧合的是,受侵蚀的岩石恰好组成了3个同心圆,于是这个奇异的“眼睛”便出现了,这个说法听起来有点道理,但也只是理论上来讲的,也找不到真实的证据。就连数十万年前,撒哈拉的漫漫黄沙之下是否是坚硬件岩石,也很难找到直接的证据。

外星文明的遗址

当然,UFO爱好者肯定不会放弃这个很好的机会,说这是外星文明的遗址,而传得最多的是说这分明就是古亚特兰蒂斯人的家园。而古亚特兰蒂斯文明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一直也没有找到真正的原因。当然,还有人说,这是外星文明曾经的飞船发射基地。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切,都有赖于我们的科技进一步发展了,也许才能解开包括这在内的很多未解之谜!

科学家在北极发现至少1万年的生物尸体,地球到底怎么了?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各种大事件接踵而至,让我们应接不暇。从北极地区进入夏季以来,会出现了持续性的罕见高温天气,温度最高的时刻一度达到38摄氏度,打破了人类观测以来的最高纪录。

西伯利亚地区持续性的高温天气,也让林火变得更加严重难以控制,同时高温也会让永冻层融化。俄罗斯当地居民在北极圈内的亚马尔半岛发现了一头史前动物的残骸,科学家推断它至少来自于1万年前。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一直以来坚固的永冻层,已经变的非常泥泞。当地居民从这泥泞之地发现了长毛猛犸象的部分头骨、肋骨以及腿骨,并且有些骨头上还附着有软组织。

【永冻层并不永冻】

实际上跟大多数人理解的不同,永冻层并非是永久冰冻的区域,它们可以被分为上下两次,上层被称为冰融层,每年夏季来临它们就融化了,下层才是真正的永冻层,持续多年都不会融化。

因此说如果一些动物残骸,被封印在冰融层之内,那么发现它们的残骸就不足为奇了,一般而言浅层的动物残骸都是时间上距离我们较近的物种,甚至都是现代的生物。例如20世纪初的时候,西伯利亚地区大量的驯鹿因为炭疽热而死亡,它们的尸体就被掩埋在活跃层中。每年夏天来临活跃层融化,它们的残骸就会暴露出来。

但是对于长毛猛犸象这类生物,完全就可以称为史前动物了,它们生存在180万-1万年前的地球上,是经历过冰河时代的生物。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死后尸体被封存在地下,由于温度较低的环境,即使时间跨度很大,但是一些软组织也得以保存下来。

【史前动物的发现这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

上文已经提到了,发现的长毛猛犸象残骸是来自于1万年前的,这意味着融化的并非是活跃层,而是更深的永冻层。归根结底还是今年北极地区温度的罕见提高,让永冻层出现了融化。

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升高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尤其是在两个极地,表现的非常明显。实际上此前,科学家已经在西伯利亚永冻层发现过猛犸象、小马驹、狗等动物残骸,并且保存的都相对完整。而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未来可能发现更多的史前动物残骸。

【动物残骸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病毒微生物】

我们很清楚,微生物的生存能力是非常强的,尤其是病毒,它们惧怕高温的环境,但是并不惧怕低温环境。在低温中病毒会进入休眠模式,变得不活跃,但是并不会死亡。而随着永冻层的融化,封存的一些远古病毒细菌等同样会跟着释放。

生物有一种协同进化,而如果人类碰到这种跨越时间的病原体,身体上的抵抗力自然是非常小,甚至是没有。因此对于人类可能会有很大的威胁,当然病毒感染宿主,是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同时高温也会让冰川融化,冰川中封冻的病毒等病原体会进入海洋生态系统,随着洋流进行大循环,科学家担忧这会改变海洋生物的基因库。

【持续性的高温天气,可能让地球进入另外一个极端】

NASA科学家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温室效应让全球气温显著升高,最终北极冰川融化,融化的冷水和碎冰会涌进大西洋,届时西欧一带会迎来非常罕见的低温气候,可能会导致地球进入冰河时代,这就是物极必反冰火两重天,无论是哪一种,都不是人类想要遇见的。

不要小看1万年前长毛猛犸象残骸被发现,它背后的产生机制,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担忧的问题。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地球死掉后会变成什么样

地球会变成太阳的一部分。因为宇宙大爆炸产生膨胀力,过了现在的相持阶段,就会迎来反弹产生的收缩。收缩力不仅会逐渐使收缩速度加快,而且会终有一天突破轨道产生的蜗牛式的收缩速度,那时地球就会义无反顾如同陨石一样直扑太阳怀抱。所以地球死掉后会变成太阳的一部分。

知识推荐

星宁百科——分享生活小百科,一起学习探索新知识。 垃圾信息处理邮箱 tousu558@163.com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 闽ICP备2023003782号-5 互联网安全管理备案 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Copyright 2023 www.tsingning.cn All Rights Reserved